第210期

姜平:新建一门“国家课程”需要怎样的“龙马精神”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易巧君
2024 02/22 07:05:16

关注我们

@湖南民生网

微信公众号: hnmsw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民生

中人社传媒记者 易巧君

给家里年夜饭添道菜,设计一场家族春晚,记录家乡年俗活动……当下,不少中小学生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份年味儿十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寒假作业。

20余年了,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姜平建构并推动着这门课程从无到有、迭代升级、传播推广,如今正在家校社的共同推动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相融相长。而她自己,则从一位有着奇思妙为的一线教师,“升级”成为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持有人。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65后的姜平,从形象到气质甚至爬楼梯的体力,均可媲美75后……对此,姜平笑言,她这体能等就是综合实践“锻造”的成果,也希望这门课程真正能让广大中小学生成长成才受益无穷。

“素人老师”与“国家任务”

姜平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广宣讲交流。

姜平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建立联系,应该追溯到2001年6月。其时,她正在长沙市开福区一所学校担任教导主任,接到区教研室电话通知去北京参加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

新世纪之初,中国首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置为必修课,并要求以平均每周3课时进入学校常态化课程设置,希望借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课程综合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然而,此时这门课程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没有实施经验,没有指导老师,没有统一教材,没有评价标准……这样白手起家般的“国家任务”,缘何选择了“素人老师”姜平呢?

“可能是爱折腾的我,在教育教学中总想大胆创新吧。”姜平回忆。

1998年,湖南遭遇特大洪灾,和很多学校直接开展爱心捐款活动不同,姜平带领学生来到五一广场开展报纸义卖。结果,因不少学生家长打电话质疑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活动终止。

回来后,她组织学生谈感想,让他们把卖报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与人交流的方法等进行记录、总结……不到半小时,学生全部完成了任务,连平时最怕作文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内容。

事实上,自1986年参加工作,作为语文老师的她就在点点滴滴中尝试改变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如将全册教材按照自己的意图整合和重新编排,开展专题化教学;如教学李清照《醉花阴》时,还引导孩子们深入品味词人不同时期写愁绪的词作,从中深度了解词人的一生。

她当年带领的班级,在平时考试成绩和重点中学升学率等方面,常常名列前茅。而让她感觉最开心的是,常有孩子反映“最喜欢上姜老师的课”。

从这些点滴的冲突和可喜的改变中,她还会进行深思和总结,为什么明明有利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不能得到相关认可?到底该用什么方法更能推进孩子们增强学科学习的兴趣及素养的提升?

姜平说,她之所以热衷于这些尝试与思考,因为她就是这样幸运地长大的。

她成长的那个年代,学生们边学农边读书,作文则常是枯燥的命题作文。但她却自作主张,把那些活泼泼的收稻子、采茶籽实践,甚至路边采来的野花、和同伴玩的“打子”游戏,都写进了自己的作文里,并获得了老师的特别夸奖。

她的家乡是宁乡,花鼓戏氛围浓厚。她常在听了某一唱段之后,还要想方设法找来全本继续进行沉浸式阅读。获悉从部队退役的亲戚带回了红色小说,还有邻居大学生姐姐带回的杂志等,她都赶紧凑上前去借了来读。虽然对于当时的她主要是条件所限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但也让她无比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开拓视野的机会,同时还锻炼了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

“特别是后来进入宁乡师范学校读书,那种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那种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课程设置,那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还有那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与我走上教师岗位后,发现孩子们愈演愈烈的卷培训、卷分数的学习氛围大不相同。”曾经,从事了14年一线教学的姜平,对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一直在尝试探索。

“满脸长痘”与“喷薄成果”

姜平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研和成果推广。

从北京回来,“感觉身心被点燃”的姜平随即被调入开福区教研室,负责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改革要赶早,当时真的特别希望这门新课程能尽快帮助老师们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束中解放出来,能给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带来勃勃生机与盎然春意。”姜平回忆,那时自己就像“众里寻她千百度”,几乎不顾一切奔向这位相思经年的“梦中情人”。

她不分昼夜、不论节假,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即使大年初一上岗也在所不惜。

一个月后,她带头总结撰写的综合实践主体“亲近家乡风景名胜”等8个典型案例出炉。这门“经验性”课程在开福区(全国38个试点地区之一)开始有了落地载体,并奠定了综合实践主题的体例模型。由此,她也渐渐总结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范式、策略、原则、步骤,并在第一届全国综合实践研讨会作“综合实践内容开发”的主题报告。

一年后,她撰写的第一本综合实践活动专著《体验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出版。其间,她深入一线,和教师一起开展了几十次专题研讨活动,从中提升理念,寻找理念与实践的结合点,并随时记录下来。

2001年开始,她每年在全国综合实践研讨会作主题报告,开展对全国各省市综合实践教师培训,参与教育部《综合实践实施指导意见》研制;2007年开始,连续3年主持全国综合实践远程网络研修,并建立了教师培训数字资源库。

可以说,从综合实践内容开发到实施指导规范、课堂教学范式、方法体系建构、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化建设、区域推进到校本化实施……她就这样边实践研究,边总结建构,边推广应用。其间,各类相关成果更呈喷薄之势,截止到2014年,她总计出版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著10余部,主编教材30多本,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共500余万字。

姜平来自农村,身体素质一向不错,还曾是学校篮球队队长,但终究不是钢铁之躯。在常年超负荷工作压力下,正当壮年的她出现了满脸长痘、大把掉头发等一系列内分泌失调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她被迫进行住院治疗。

“但我很乐观,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我相信想办法能够调理回来。就像我相信,工作虽然有很疲惫的时候,但‘聚精会神’终将‘如有神助’。”姜平捋了捋自己的长发,笑着说道。

姜平说这样的话是有底气的。2014年,她作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领衔人,申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推进与实施》研究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其与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等合作完成的教学成果《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在她和研究团队的努力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化建设与常态化实施任务基本达成,并正式成为小学至高中开设的必修课程。

“生命之春”与“传播使命”

姜平认为多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推广对自己生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花城广州到苏北徐州,从南海之滨的珠海到西部山城重庆,2023年11月,年龄数字已往花甲奔的姜平出了5趟差,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她说:“尤其自2020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推进与实施》研究成果成为全国成果奖推广项目,在全国进行积极推广应用更是我的工作常态。但研究成果能够被全国研究同仁、广大中小学老师和学生需要,同时也再次焕发了我的生命之春,更成为我的传播使命。”

全国推广也不意味着成果研究深化按下休止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姜平还不断深化、迭代研究成果,以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推广为契机,建构出高质量全面育人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型。

她告诉记者:“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要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的目标,不断深化迭代成果推广内容,不断深化推广方法。近3年来,其在促进示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规范、常态实施的基础上,更是建构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推进与实施》成果为抓手,全面赋能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优质社会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学校育人方式与教学方式全面变革的理论体系与系统实践模型与范式、典型经验、案例,以及与示范区深度合作的成果推广机制与路径。同时,还建构了以综合实践课程成果推广为抓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典型经验模型,物化新成果100多万字,建立优质社会资源单位170多家,建构成果推广7大模型23种范式,广泛辐射全国各地。

在长沙,其引领100多所学校开发了“一校一品”的综合主题课程。如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宁乡市五里堆中学“沙田包子”进课堂等,甚至“六一”儿童节如今都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孩子们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节。

对此,姜平亲自指导的“示范校”岳麓区博才白鹤小学负责人深有感慨地表示,他们在本轮成果推广中,以学校为校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运用到学科教学之中,促进了学习与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师生呈现开放包容、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

在不断迭代成果的同时,姜平致力于在成果推广中建构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典型范式。她这么总结自己3年来的成果推广工作:“第一方面,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系统解决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中的问题,分别以市区校三级为样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抓手,为引领示范区以及学校围绕理论研究、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系列问题探究与经验建构,引领了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第二方面,具化分享策略层面的主要做法,包括建构成果推广模型,提供成果推广的范式;研制成果推广工具,建构成果应用体系;制定原则规则,促进成果的转化创生。第三方面,创新成果推广机制:典型示范校引领的联片辐射机制,在建立示范校的基础上,培育典型示范校,以其带动其他学校快速辐射引领的经验,使得成果快速推广,形成全面辐射态势。”

“这些年,我们探索了一套整体的成果推广机制,包括整体方案研制、组织机构建立、专家工作坊建设、成果本土化落地路径设计、成果推广相关保障机制建立……不但引起了媒体、社会的全面关注,学校、社会的广泛参与,还面向全国兄弟省市开发。”担任历年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姜平说起这些滔滔不绝、自信满满。

她还认为多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推广,对自己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其很自然地对个人生活有一种艺术化建构,营造出个人生活的艺术才情,诸如酷爱中医文化,以及喝茶、赏画、弹琴、登山、临水等诗情画意的生活,在平凡、简单的日常景物中体味到潇洒冲淡、清新淡雅的审美趣味,在工作繁忙之余,获得精神境界的逍遥之游。

“这种构建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与提高综合素质,反过来又能促进自己的工作,甚至成为身边人的一种活态样范。”姜平很开心地告诉记者,她女儿在读中学时的寒暑假,就其被鼓励邀约同伴一起去湘西参加社会调研;读高二时自己提出想学画画,她作为妈妈也支持了女儿这个在别人看来有点一时兴起的兴趣……如今,她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有主见。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龙马精神”是说得最多的祝福语之一。姜平说,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门能让学习、人生“龙马精神”的课程,她希望更多人因其真正受益终生。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