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能学习的赛道上,只要怀揣志向,人人皆可竞相成长、学有所成。
2025-05-16 15:37:15 · 中人社传媒 · 兴仁平
在前不久举行的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项目赛场上,一位学习摄影专业、从事品牌推广的朋友以“5天极限备赛、零经验开局”的姿态参赛,顶着巨大压力完成10个小时高强度比赛,最终斩获第12名的优胜奖。
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经历,绝非个例,而是当下“有志者‘技’竞成”的生动注脚——在技能学习的赛道上,只要怀揣志向,人人皆可竞相成长、学有所成。
基础技能学习的普惠性,打破了“技能高不可攀”的认知壁垒。一方面,基础技能通常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学习者能通过现实场景直接应用所学。就像各级人社部门积极推行的育婴师、机械焊工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其高达9成的合格率与“结业即就业”的成效,充分证明技能学习并非天赋者的专利。而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兴职业同样可通过“案例教学法”降低学习门槛。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技能教育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技能学习叩开新职业大门。
技能进阶的多元路径,重塑了职场价值评判体系。在信息爆炸与政策红利叠加的时代,文化程度更高的年轻一代凭借大学培养的底层逻辑思维,叠加职场锤炼的应变实操,正实现从“技”到“绩”的跨越式发展。如笔者朋友的顺利参赛,不仅是个人跨界能力迁移的彰显,更预示着职场生态的变革。也如现在职业院校 “本升专”招生成为吸睛现象,这种“逆向镀金”本质上是市场对“真才实学”的价值回归。这意味着,职场并不只看中文凭,实际本领才是“杀手锏”;或者说拥有实际本领加持的文凭,更有机会成为职场“香饽饽”。
工匠精神的时代传承,则为技能学习注入了精神内核。刚刚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又表彰了一大批劳模工匠,他们中不少人都是从素人起步,历经数十载学技、研技、精技、创技,终成“行业大拿”。就像此次受表彰了的湖南兵器建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刘光华,择一事、终一生,脚踏实地、磨炼技能,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车工骨干和数控机床操作领域的佼佼者,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 “技能报国” 的生动实践。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劳模工作室”等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工匠精神超越个体价值,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群体力量。
政策红利、市场需求与个人奋斗正在形成共频共振。“有志者‘技’竞成”,这既是个体突破职业天花板的奋斗宣言,更是时代对技能人才的深情呼唤,技能学习已成为实现人生价值与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多学技,更昂扬,它赋予人们突破能力边界的勇气,提供抵御职业风险的底气,更将凝聚起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