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快跑。”近日,2022届本科毕业生王蕾在某社交平台一条“应届生当管培生是好的选择吗”话题帖下留言。她通过校招进入杭州一家公司成为管培生,公司承诺轮岗一年后定岗,但在最后一轮轮岗期间,HR却以部门岗位已满为由,让她考虑转岗门店销售。无奈之下,她只能被迫接受,但接踵而来的是,公司以试用期业绩考核未通过为由将其优化。

管培生市场“通货膨胀” 求职者需警惕虚假光环

2024-06-07 15:57:38 · 中人社传媒 · 李娜

“别去,快跑。”近日,2022届本科毕业生王蕾在某社交平台一条“应届生当管培生是好的选择吗”话题帖下留言。她通过校招进入杭州一家公司成为管培生,公司承诺轮岗一年后定岗,但在最后一轮轮岗期间,HR却以部门岗位已满为由,让她考虑转岗门店销售。无奈之下,她只能被迫接受,但接踵而来的是,公司以试用期业绩考核未通过为由将其优化。

近年来,招聘管培生的风越刮越大,管培生开始“通货膨胀”。一些不规范的企业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管培生的名义虚假招聘,引应届生跳“坑”。

从金字招牌到烂大街  管培生开始“通货膨胀”

在当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管理培训生(简称“管培生”)项目一度被视为企业培养未来领导者的摇篮,是众多应届毕业生眼中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近年来管培生项目的泛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岗位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光环,不少管培生感叹:“曾经的金字招牌,现在成了烂大街。”

胡婧就是众多管培生中的一员。她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高校,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实习经验,成功获得了广州一家企业的管培生职位。然而,入职后她却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管培生应聘门槛并不高。

“原本以为管培生在公司很吃香,但现在发现这一两年公司招聘的员工有一半都是管培生的身份。”胡婧说,一些企业甚至动辄就贴出大规模招聘管培生“100~500人”的招聘公告,以此来吸引毕业生。

胡婧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管培生项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出类似项目。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一些企业开始将管培生项目作为“噱头”来吸引求职者,实际上却并未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以某互联网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宣称其管培生项目将提供全面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应届生投递简历。然而,当这些应届生真正入职后,却发现所谓的培训只是一些简单的业务培训,并没有真正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一些管培生甚至被安排到与自身专业背景不符的岗位,难以发挥自身优势。

一般来说,管培生招聘面向的是应届毕业生,成为管培生后会进入到公司的不同部门进行轮岗,最后根据工作表现和工作意愿,进入定岗的部门担任管理者。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管培生是招聘企业的金字招牌,代表着发展路径明确、有竞争力的薪资以及成为企业未来的管理者。

记者注意到,某招聘平台上标注为“管培生”的职位数量在近几年激增,但实际上真正能够提供全面培养和发展机会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在这股“管培生热”的浪潮中,不少求职者被企业承诺的高薪、高福利和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所吸引,纷纷投身其中。

“参加的招聘会全都在招管培生,这个词都被用烂了。”湖南工商大学应届毕业生刘同学说,从其今年参加的春招来看,招聘管培生一职的公司不少,企业类型也五花八门,企业的体量也大小不同。

招聘时“画饼”入职后掉“坑”  管培生的期待与现实落差大

在招聘市场上,一些企业为吸引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常常在招聘管培生时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的职业蓝图。然而,一些求职者反映,他们在满怀期待加入后,却发现实际情况与招聘时的承诺相去甚远,直呼“上当”。

凌薇薇是一名2023年应届毕业生,去年,她通过一家招聘网站了解到某医药公司正在招聘管培生,并承诺提供完善的培训计划和丰厚的福利待遇。其被这些诱人的条件所吸引,决定申请该职位。

经过几轮面试,凌薇薇顺利获得了这个管培生职位,并满怀憧憬地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然而,入职后她却发现,公司所谓“完善的培训计划”,其实只是一些基础的业务培训和简单的轮岗,与她所期望的系统管理和领导能力培训相去甚远。

“招聘时他们说得很好听,说会重点培养我们,提供很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凌薇薇在接受采访时说,“但进来之后才发现,所谓的培训就是让我们在各个部门之间轮岗,哪里需要‘填坑’,我们就被派到哪。”

更让凌薇薇难以接受的是,公司的福利待遇也远不如招聘时承诺的那样。她发现,自己的薪资水平远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司,而且加班、出差等额外工作的补贴也远远不如预期。

“我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凌薇薇无奈地表示,“现在只能先在这里干着,等有机会再寻找其他的发展机会。”

记者了解到,即使以正规渠道进入较为大型企业的管培生,也存在只管招不管培、“填坑”式使用等情况。

“本以为能够接触到公司的核心业务,得到高层的指导,但没想到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些琐碎的工作。”胡婧直言,“我们就像是被企业随意摆布的棋子,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放。这让人很失望,也让我们开始怀疑这个项目的真正价值。”

还有多名受访管培生说,轮岗之后的定岗去向与自己的意愿相去甚远,大多数人被安排在销售或策划等人员需求量较大的岗位。

管培生到底值不值?求职者需警惕虚假光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才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尝试引入管培生制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抢人’。然而,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资源和经验上的不足,往往难以提供与大型企业相媲美的培训和发展机会。”5月15日,在湖南工商大学举行的2024年湖南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会上,伊利集团湖南区域招聘负责人在谈到其管培生招聘岗位时表示。

“管培生制度本身并非问题所在,它原本是一个为大型企业精心设计的培养未来领导者的计划。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源和实力,能够为管培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培训资源。”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工作了2年的李静雯告诉记者,她毕业后就是通过管培生身份进入到目前工作的企业,如今早已能够独当一面。

“我们企业非常重视管培生的培训和发展工作,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度和反馈机制,帮助管培生快速成长。”李静雯告诉记者,企业推出管培生项目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却忽视了管培生的真正需求和成长路径,导致项目效果不佳。

“对于第1年开设管培生项目的公司,我建议求职者直接避开。”李静雯分享了自己求职的经验,“这类项目往往处于摸索阶段,很可能成为公司试错的‘小白鼠’。”

李静雯还表示,除了管培生项目的成熟度,管培生的定岗问题也是求职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我进入企业之前特意向人力资源部门确认了管培期结束后的定岗情况。”她建议,求职者应明确询问管培期结束后的定岗安排,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给出确切的答复。“如果公司给出的答复含糊不清,以“根据你的表现”“看你擅长和适合什么”等话术回复,求职者就需谨慎考虑。

伊利集团湖南区域招聘负责人则提醒,对于求职者而言,面对泛滥的管培生项目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在选择项目时,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招聘和培养机制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在入职后,也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应受访者要求,王蕾、胡婧、李静雯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