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平起平坐”决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能顶层设计高歌猛进,下头执行变形走样。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力推进,让崇尚技能、技能成才成为社会共识,需要真正从“平等”二字上下功夫。

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需从“平等”上下功夫

2022-04-28 17:52:54 · 中人社传媒 · 兴仁平

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的首次“大修”,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新《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意味着两类教育“平起平坐”已有法可依,也再次吹响了职业教育振兴的号角。

一直以来,“崇尚学历,漠视技能”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不仅导致人才培养“分层化”,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也面临着就业天平惯性倾斜。此次修订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从原先“分层教育”到如今“分类教育”,一字之差,将职业教育的身份地位从当初“落选生”梯队提升至与主流教育平起平坐。

笔者认为,“平起平坐”决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能顶层设计高歌猛进,下头执行变形走样。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力推进,让崇尚技能、技能成才成为社会共识,需要真正从“平等”二字上下功夫。

如何让“平等”掷地有声?笔者认为,首先应重塑思想观念。直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大门敞开,为无数年轻人实现梦想插上了翅膀,一批批大学毕业生从象牙塔迈向社会,并在各个领域大展所长,实现人生价值。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对产业工人技术能人的需求呈现井喷。可此时,职业技能人才地位低、教育资源落后的人才培养困境如多米诺骨牌最终倒在了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里。转变观念,迫在眉睫。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与新时代同脉搏共成长。

其次,人才培养应一碗水端平。让传统观念中“矮一截”的职业教育站起来,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统筹协调将教育资源向职业教育倾斜,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畅通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求学道路,逐步打通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打造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符合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

最后,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应一视同仁选用人才。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用人观,主动摘下“有色眼镜”,打破“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考试招录过程中,尤其是针对技术岗位,要明确人才录用维度,将技能水平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条件,决不能让厚“普”薄“职”传统观念作祟,更不能让合适的人才垂头离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