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一小伙专门雇佣60岁以上老人干农活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据小伙介绍,他种植了1200亩桃树,每天会雇佣30名60岁以上的工人来干活,每天工资是80元。有网友对他指指点点,对此,小伙回应道: “本可以用机器还更省钱,但是这些老人怎么办呢。”

对“雇30名60岁老人干活”应理性看待

2022-09-16 08:46:56 · 中人社传媒 · 兴仁平

近日,河南郑州一小伙专门雇佣60岁以上老人干农活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据小伙介绍,他种植了1200亩桃树,每天会雇佣30名60岁以上的工人来干活,每天工资是80元。有网友对他指指点点,对此,小伙回应道: “本可以用机器还更省钱,但是这些老人怎么办呢。”

尊老敬老是我国传统美德,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却被雇佣去干体力活,于是,网友们坐不住了。笔者认为,理性看待“雇30名60岁老人干活”,不必上纲上线。

首先要明确这30名老人和雇主小伙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劳动关系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而劳务关系则只需要支付劳务报酬,两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不一样的。显然,新闻中老人与雇主之间属于后者,那么,围观网友所吐槽的“克扣社保”等说辞则不成立。

其次,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仅80元是否为“压榨老人”?诚然,薪酬高低与当地发展水平、劳动强度、个人能力等诸多因素有关。可以看到,这些在桃园干活的老人年纪均偏大,且家庭并不富裕,大多需要挣钱贴补家用,薪酬协商也是出于双方达成的共同意愿,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何至被苛责?

最后,也有人议论聘用超过60岁的劳动者是否违法?经查询,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文禁止用工单位聘用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不仅如此,就在上个月,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有报道指出其为未来老年人和企业之间实现“双向奔赴”提供了便捷桥梁。换句话说,积极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富矿”,促进退休老人再就业,正是认同老年人社会价值的一种积极信号。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作为全球唯一老年人口数量过亿的国家,我国老龄化问题已不仅是老年人及其家属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参与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老年人再就业,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方面,如上述新闻中,由于雇佣关系属于劳务关系,则也意味着缺乏劳动合同法律约束,这样一来,一旦发生纠纷,正当维权就可能导致麻烦缠身。另一方面,老年人就业,毕竟会有一些行业和工种的限制,综合考量老人身体条件、技能特长等各方面因素后,精准匹配合适的岗位,相关部门和行业还需要作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