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门专业热起来

让冷门专业热起来

2023-08-24 18:09:08 · 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 兴仁平

让冷门专业热起来

近期,就业市场上一些学着传统冷门专业的学生意外备受青睐,成了“香饽饽”引发热议。在某单位日前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一批焊接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各用人单位的争夺对象。

焊接长期被视为冷门专业,这也让我们想起了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绩选择北大考古学专业,很多人为她高分选冷门而遗憾。

在教育领域的话题中,人们关于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争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尤其是9月份临近开学时,所谓的“天坑专业”或“全网最冷专业”往往会被拿来评论一番。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当一众毕业生还在为求职而感到苦恼时,一批焊接专业的毕业生着实吸引了很多人对冷门专业热就业的关注。

先看一组“大数”:目前全国开设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含民办)一共44所,其中湖南只有1所高校。而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焊工长期位列“最缺工”职业前列。和市场庞大的需求相比,人才缺口显而易见。

在此背景下,类似焊接等一批顺应企业用工需求的专业,自然在就业市场风生水起。

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的社会为人才提供了多样的生活方式,比如学习竖琴的艺术生,目前在各地演出费用时薪为4000至5000元不等,演奏一小时,相当于当地白领一个月收入。

当社会发展足够多元,经济结构更为复杂多样,人们能够获得除工作之外更为多样的就业方式时,对待“冷门”专业或许也不必讶异。

所谓的冷门和热门,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是在变化的。曾经的热门,也可能变成未来的冷门;而不小心进入了所谓的‘天坑’,也不见得会有多糟糕。

学生与家长心目中的冷热门专业,与实际就业的冷热门专业,有很大的偏差。不少学生、家长追逐的热门专业,其实在就业市场中是冷门专业。选择专业,要克服这种冷热偏差,避免盲目追逐所谓热门专业,却掉进热门的陷阱。根据自己的兴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不受外部环境影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才是选择专业的正确开打方式。

像焊接这样的“冷门”专业再度受到社会舆论关注,这是好现象。冷热都是社会必需的,我们也更希望看到,更多“冷门”专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其中,这当然需要在制度设计、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合力推动。“冷门”专业需要有人继绝学,但也要通过扶持相关行业的发展,让学生毕业后能有用武之地。

在价值实现路径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没有绝对的界限。人们不应将自己的得失成败过多归咎所学专业,不应因为一时的得失就断言“学冷门专业无用”。因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家长,对一些专业、职业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避免望文生义,错失好专业。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