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引发舆论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生产、治理存在的隐患

电动车安全隐患须严查严治

2024-02-29 18:07:33 · 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 兴仁平

电动车安全隐患须严查严治

兴仁平

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2·23”火灾事故,造成15人遇难,44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引发舆论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生产、治理存在的隐患(详见本报今日6版)。

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是许多家庭近距离出行的选择,保有量不断上升。然而,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车火灾。其中80%的火灾是充电时引发,超过一半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

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火灾隐患整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来看,居民住宅小区是高发场所之一。有的居民回到小区后,习惯带着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或“飞线”充电,有的甚至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

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既需要从源头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严查不按标准或降低标准生产、私自拆改装的违规行为,把好产品质量关,也需要从末端重视小区管理这道关键“防火墙”。

一方面,要让相关制度规定“长出牙齿”,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等行为真正形成震慑效应。有关方面要负起责任、宣传到位。对于屡劝不改者,要动真碰硬、严加惩处,通过对每一个案例的查处,传递出“真抓严管”的信号。同时也要加强技防手段,通过设置电子围栏、电梯报警装置等补上监管的漏洞。

另一方面,从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尽快推出针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明确准入门槛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将不合格电池驱离市场,从源头上减少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的概率。从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都必须得到严格执行,由此不仅需要制定管理细则,而且有必要明确管理主体。只有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共同维护公共安全,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火灾无情,警钟长鸣。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大家都来守护生命防线,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悲剧。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