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博事业繁荣发展,“人才”旗帜已被高高擎起。加强锻造来源更广泛的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力量正当其时。
2024-08-30 16:26:37 · 中人社传媒 · 兴仁平
据报道,截至目前,参观马王堆汉墓文物人数累计突破1亿人次,近年年均参观人次达到400余万。这充分说明,我省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包括收藏、展览展示、宣传教育、文创等文博事业各个端口取得良好成效,正逐渐推动文物“活”起来。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事实上,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便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今年3月,总书记再次来到湖南,更提出了“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命题。而今年以来,省委书记沈晓明又先后前往湖南博物院、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调研文博数字化和高校文博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说正是实地解答总书记命题,着力加速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省文博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而在近日举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马王堆文化+科技项目阶段性成果”全新面世,不但揭开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等双向融合的路径,更如同开出了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系列专业职位的求贤清单。就像同期发布的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便是汇聚湖南广电技术与人才优势,通过“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用新质生产力让古老文明满血复活的落地之举。
新时代的文博事业早已不仅仅是“洛阳铲”“故纸堆”,伴随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更加需要懂专业、有情怀、会创新的多方面人才,以传承考古技艺,更加完好重现出土文物迷人光彩;讲好历史故事,让文化瑰宝获得越来越多粉丝知音;做好营销策划,让更多文创产品走进老百姓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文物大省山西、陕西、山东已陆续开启相关人才行动,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在相关专业下定向培养的本科学生在获得入学资格的同时便安排带编制的工作岗位,以确保为基层文保工作输送年轻血液。
沈晓明书记则指出,要加强高校和博物院馆的资源统筹,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和文博领域的特色优势,深化文物保护与研究、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共同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积极搭建高校与博物院馆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高文物数字化采集水平,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为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院馆提供有力保障。
加速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博事业繁荣发展,“人才”旗帜已被高高擎起。加强锻造来源更广泛的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力量正当其时。
特别声明: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