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社传媒记者 周纯 李娜
“直播1小时,卖肉200斤。”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囤年货,汤俊杰的朋友圈也年味儿十足。通过他的分享,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家养的鸡、猪等农产品得以畅销。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分享这些,他说道:“我认为把每件小事做好,每个人都了不起。”之前,汤俊杰在工作之余坚持做志愿服务活动,认识了很多爱心人士,现在通过分享,聚集了朋友圈众多力量,帮助困难农户把农产品销出去。
此前汤俊杰还化身“主播”,直播带货助残扶贫。连续6年参与爱心送考、抗洪抢险转移居民、勇救煤气中毒群众、疫情期间给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社区成员送蔬菜等,他的“公益小事”从未停止,他也因此被评为“湖南好人”、长沙“十佳自强模范”等。
汤俊杰是一名双下肢截肢的肢体三级残疾人,他的未来曾不被看好,被认为“只能守着家里的小摊过一辈子”。现在他建立起长沙市天心区暮云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虽然我们身体有残缺,但是我们心灵可以圆满。我们同所有人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可以发光发热,去温暖别人。”他说道。
坚持做公益是想回报社会曾带给他的“善意”。汤俊杰加了2000多位残友,他坚持“以残助残”的初心,每天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激励其他残友建立起生活的自信。
记者注意到,有段时间汤俊杰的朋友圈停止更新,当谈及原因,他犹豫良久,说道:“自己逐渐被大家所知道的时候,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觉得有压力。”直到有很多人都私信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你的分享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是你让我们知道,没有完整的身体也可以活得很精彩。”他感受到了自己朋友圈带给残友们的力量,从此,无论忙到多晚每天都坚持更新。
杨毅(化名)是汤俊杰朋友圈的“常客”,汤俊杰教会他用手机后,成为了他的“第一位朋友”。45岁的杨毅从小不能说话,只会简单手语,文化程度不高,与人沟通困难,很难交到朋友。
“现在他还经常在我朋友圈留言、点赞,过节还会发祝福语。”汤俊杰经常去到杨毅家坐坐,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励他学技能,还给他介绍了洗车的工作。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都被汤俊杰记录在笔记本里,他说这也是自己的力量源泉。汤俊杰任暮云街道5个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他的4个笔记本满满当当记录了与50多位服务对象之间的故事。“他们都很信任我,有什么困难也愿意找我帮忙。”汤俊杰坚持一家一户走访,与残友们建立起尽可能亲切的联系。
“我的家里6口人有5个残疾,我更加能懂得残友们的境况和心态,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帮助他们。”汤俊杰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帮助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定位,让他们通过各类学习,改变生活,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