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对象:20所入围高校团委指导大学生团队申报,申报范围包含公益服务和产业调研两个部分
征集要求: 20所入围高校组织本校大学生组织策划的乡村公益项目、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其他有关项目报名参与。
项目申报范围: 公益服务、产业调研 (一)公益服务 包括公益项目但不限于青少年教育和健康、女童保护、弱势群体关怀、文化艺术等。 (二)产业调研 含产业振兴类、人才振兴类、文化振兴类、组织振兴类、生态振兴类等。
1.申报方式:各项目团队根据项目实施村需求进行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村须在所属高校结对的项目实施县辖区内。关注湖南学联、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业去哪儿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芙蓉学子”填写报名信息,并线上提交《第四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申请书》,线上申报无须签字盖章。
2.申报数量:申报数量为所在高校匹配项目实施村数量的5倍。项目申报不完整、与项目实施村需求不匹配的,将不计入申报总数,申报数量未达标的高校名额将重新调剂。
3.申报对象:各高校团队结合学术方向、专业特长、团队特色策划乡村公益项目、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以及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课题研究等报名参与。
4.申报要求:每个项目团队成员10至20人,1位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指导项目不超过2个。所有申报项目不得抄袭往届大赛项目或模仿他人项目,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评审
各高校团委按照“一村一项目”原则组织评审会,根据创新性、自主性、可行性、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等审定,评审结果需通过高校团委公众号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公示结束后高校团委填报《第四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学校项目结对表》。
公布
通过湖南学联、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业去哪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评定的120个受资助项目集中公布。
针对入选的120个项目负责人开展为期2天的集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策划与管理、新闻宣传、财务管理等。集训后,与团队负责人签署项目资助协议,颁发资助证书,划拨第一笔资助金(预算的70%)。
各项目团队按照计划实施项目。
具体实施要求如下:
1.项目实施主要分为前期筹备、实地实践和实施评估三个阶段,团队成员累计总服务时长不得少于120个小时(前期筹备不计入服务时长)。
2.项目实施期间,各团队需以“图文”形式通过申报平台发布实时实施动态,摄制不少于3条短视频发送至邮箱。对外发布的视频、图片、宣传稿件均需突出“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
3.项目实施结束后,各团队提交项目总结材料,含项目成员小结、项目签领表、结项报告、项目决算表、请款函、宣传汇总表、项目实施村反馈意见。审核通过后,划拨经费尾款。
项目答辩及总结
高校团委根据比例推荐项目参加线上答辩。每个团队派出1个代表进行5分钟演讲和3分钟答辩。结合结项材料、答辩结果及项目实施地评价,由专家评审团评选出20个优秀项目。
高校评选
专家评审团对21所高校团委根据地方贡献度、项目实施村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定,评选最佳组织奖10名。
关注民生· 服务人才
Copyright © 2013 - 现在 Hnm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备案许可:湘ICP备130059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