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湖南民生网 > 兴乡 > 头条

阿信:贫困户脱贫实录

2020-10-24 10:38:58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阿信

分享至手机

编者按:每一户贫困户的脱贫故事,背后都是一个中国奋力搏击战贫的感人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将在2020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记载在历史史册。以下7个湖南贫困户脱贫实录,由省摄影家协会阿信拍摄记录,他们是中国千万贫困户脱贫的缩影,更是我们党聚焦面临的现实难题,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万众一心,合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战贫答卷。

贫困户之一:欧刚家

通道县坪坦乡半坡村是一个侗族村。

村民欧刚因多病,小儿子在上学,家庭无固定收入,2016年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之后,欧刚身体渐好,小儿子也毕业了,他便和小儿子一起来到大儿子打工地------杭州打工,父子俩年收入有6万元左右(大儿子、儿媳因成家,其收入不计入欧刚家),次年即2017年就已成功脱贫。 大儿子的两个女儿成为留守儿童,由欧刚的老伴(如图)照料。

大孙女欧焯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好孩子”“好学生”,在期末考试和各种竞赛中都获得优秀成绩。她获得的奖状,被奶奶贴满了墙。

在父亲节、母亲节,欧焯都做了“礼物”------图画送给爸爸妈妈,上面写满了她对爸爸妈妈的热爱、感恩与思念。

欧焯在一幅图画上写下“美满生活”四个大字,表达了她心中的梦想。

贫困户之二:欧顺标家

半坡村村民欧顺标(如图)家有六口人,本人及老伴均有70多岁,身体都不是很好,常年需要药物维持生命,因病和缺乏技术致贫。

儿子欧利勇和儿媳常年在外务工,靠外出务工维持家计。图为欧顺标的老伴。

孙子欧元浩在皇都中心学校读书,孙女欧媛媛在职高读书。孙女欧元媛有体育特长,中长跑比赛在学校获得好成绩,奖状贴在墙上。

家庭年收入仅1.5万左右。虽然家里老人多病,小孩读书开销大,但这一家人都很勤奋,通过他们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

欧顺标的老伴似有心思,站在窗边,眼睛望着通向外界的那条路。

他们家“两不愁、三保障”均已实现,每餐基本有鱼有肉。

欧顺标家一角。

贫困户之三:吴仕兵家

半坡村村民吴仕兵系从外村来的上门女婿。全家三代六口人,即他岳父岳母,他和妻子,以及他的一儿一女。 图为半坡村一景。

吴仕兵的岳父欧顺贤(如图)80多岁了。

他的岳母欧团练也近80岁。

吴仕兵的女儿吴娇漄在县四中读书,成绩和表现都好,获得很多学校颁发的奖状。爷爷奶奶高兴地把奖状贴满了一面墙。

两位老人身体都不好,时常吃药打针。家里因老人生病和缺乏致富技术而致贫。

吴仕兵的儿子随父亲在外打工,砌堡坎、做泥工。吴仕兵还时常在县内打些零工,以补贴家用。父子俩年收入1.5万元左右。另外,村里给欧团练安排了一个保洁员特岗,光这一项,年收入有1万元。这样,全家年固定现金收入2.5万元左右,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吴仕兵一家人在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耀下,正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自家贫困的状况。

欧团练笑得很开心。

贫困户之四:欧俊南

半坡村村民欧俊南一家有6口人,如今已住进了三层小木房。房子虽算不上气派,但独特的吊角楼式侗家建筑风格,加之外墙用无色清漆涂刷一番,也算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了。 可谁能想到,2014年以前,欧俊南一家6口还挤住在一个破旧的小木房子里呢?

他母亲吴腾花(如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妻子长期患有慢性病,干不了重活,他自己也在一次农活中扭伤了腰,不能长时间支撑干重农活,家中还有小孩在读书,全家主要收入来源仅为欧俊南与其兄欧塘明两人的务工收入。而其兄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未娶老婆。

欧俊南被评为贫困户后,决心用最短的时间摘掉贫困户这顶并不光彩的“帽子”。

在村支两委、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2014年,欧俊南一家老小齐上阵,开始用行动来摆脱贫困。其兄欧塘明在广东肇庆找了一份收入不算高但较为稳定的伐木工,平均一个月有2500元;欧俊南利用自己原有的积蓄加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钱,在自家的林地种植了3亩猕猴桃和2亩生姜,并利用自己的2亩水田和租借亲戚家的3亩水田,种植了5亩水稻,同时还养了5亩稻田鱼。妻子龙培余和大女儿欧苏乐见欧俊南一人忙不过来,也时常一起忙活。在欧俊南一家人的努力下,2015年,欧俊南利用发展产业的收入盖起了三层木楼,家庭人均纯收入也超过了当年贫困线,在当年的脱贫评议中,欧俊南顺利脱贫。

欧俊南说:“贫困不可怕,怕就怕没有志气,只要肯干,就不可能摆脱不了贫困。”如今他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再回想那段岁月,他依然充满激情,他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贫困户之五:欧顺敏

半坡村村民欧顺敏(左一)一家有四口人,因缺乏技术致贫。

他的独女欧红单带着儿子欧鑫炜在娄底读书。欧顺敏俩口子在家务农。

他们一家人都很勤奋,家里种植了很多玉米、红薯、生姜等,也养了不少鱼,年收入有1.6万左右。欧顺敏还是村里护林员,这一项年收入又有1万元左右。俩口子也不时在县内务工,赚些零星收入。

欧顺敏家的房子建在高处,可俯瞰全寨。一家人正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贫困户之六:赵纯强

通道县万佛山乡江寨村也是一个侗族村。

村民赵纯强,2014年因其父大病,本人右手残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家庭人口5人。这是他的母亲。

2016年,其父病逝,2018年其与妻离婚。现在家里只剩他母亲、他本人和他女儿三人。

他女儿获得的奖状。

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一方面帮助他家发展钩藤、黄桃种植,稻田养鱼等产业;一方面鼓励和支持赵纯强学习房屋粉墙装修技术。在各方帮扶和其自身的努力下,赵纯强家终于摆脱了贫困,于2019年脱贫。

目前,赵纯强盖起了新房。从地里收获的红薯放满了客厅一个围角。“两不愁三保障”完全兑现。

赵纯强妈妈昔日忧愁的脸上,现在一直挂着满意的笑容。

省扶贫督导组成员10月15日上门调查,赵纯强不在家,其母连忙拿出桔子、花生、瓜子招待来客,实事求是回答各种问题。

贫困户之七:杨进才

江寨村村民杨进才,42岁,离异,儿子杨秀顺归他抚养。目前,他带着儿子与父母(如图)一起生活。

2018年8月以前,杨进才长期在广东打工。2018年9月,灾从天降,儿子杨秀顺突患急性白血病,花掉10余万元。而杨进才因照顾儿子治疗,不能外出打工,收入来源断绝,靠向亲戚朋友借债维持生计,家庭陷入极度困难境地。2018年11月被评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是他母亲。

按照扶贫政策,2018年11月以前杨秀顺的治疗费用报销了90%以上。这是杨进才第一次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温暖。

2019年7月,杨进才家被评为A类兜底保障户。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他家享受健康、教育、住房等各类扶贫政策资金达21.32万元。

经过一年的精心治疗,杨秀顺病情趋于稳定,逐步转入家庭疗养为主、住院检查治疗为辅阶段。期间,学校采取送教上门方式,确保杨秀顺离校继续学习,享受义务教育普惠政策。驻村工作队和县镇村扶贫领导多方支持杨进才家发展产业增收:帮助申报低产黄桃林改造4亩;办理产业扶贫贷款5万元,向亲戚借款、融资筹资14万多元,建设牛圈1栋,饲养20头大水黄牛。

据统计,杨进才家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养牛收入不计算收入情况下,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912元,今年可实现如期脱贫。

杨进才的妈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她说的侗语听不懂,但看她的表情,似乎是一个比较急的……

【编辑】周纯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