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不一样的春天 ——湘雅医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副主任李丽战疫记)
“这是个不一样的春天。”
湖南一师二附小六年级的小朋友李家隽告诉妈妈,他写了篇作文,叫《不一样的春天》。
“但是不能给你看。”不善言辞的家隽悄悄把作文藏了起来。
时间倒退回2月7日,李家隽的妈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副主任李丽作为国家第三批援汉队员踏上了前往武汉的路。出发前一天,李丽把出征武汉的决定告诉儿子,他只细细地连问了好几声:“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从那天开始,这个春天对李家隽全家人来说都不太一样。
火线出征不犹豫 |“迷糊”夫人告别“委屈”丈夫
2月6日晚上10点,在湘雅医院新冠楼里已连续工作了将近半个月的李丽,在护理部微信群看到国家卫健委驰援武汉的文件,立刻报名了。
“李老师,你已经在前线工作这么久了,这次就别去了。”李丽被同事劝阻了。
“这是自己手里的活儿,当然得自己干。”李丽对记者说,这种火线奔赴是下意识的,从湘到汉,只是区域不同,做的依然是一件事。
作为有急诊背景的副主任护师,李丽的临床专业背景和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让她的援汉之路变得更有底气,再加上在国家灾难护理专委会任教,她说援汉更义不容辞。“面对未知,迅速做决定是我的专业所长,我的沉着冷静也能让团队安心和稳定。”
从报名到抵达武汉协和医院,仅花了3天时间,火线出征如此急迫,导致李丽把丈夫的生日忘得一干二净。
出发时李丽与丈夫告别
李丽的丈夫李忠宇是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后勤处的工作人员。2月7日,是妻子的出征日,也是他的生日。平日,俩人常分居两地。当天,李忠宇特地从衡阳驱车来长沙送妻子出征,而迷糊的妻子李丽却在当天把这件重要的事忘得很彻底。
“50岁生日悄然而过,我什么都不说,惟愿你平安归来。”
2月7日晚抵达武汉,8日紧锣密鼓开设第一个重症病房,9日开设第二个……连续几天的紧张工作之后,李丽趁短暂的休息期间打开朋友圈,才看到丈夫发的这条“动态”。
“我早几天还惦记着2月7日是他的生日,到那天竟然忘光了。”说起自己的迷糊行为,李丽忍不住笑了。
丈夫李忠宇则对李丽表示,今年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她平安归来。
李丽告诉记者,由于都在医院工作,出征这件事对他和丈夫而言是理所当然的工作事项,再加上本就是“冷静一家人”,沟通则变得更容易。
病房解惑不畏难 |女汉子温柔家属随时切换
李丽与病人交流
“下午开科,行不行?”回忆起筹备的紧迫,李丽十分清楚地记得,在抵达医院进行任务对接时,协和医院西院护理部的罗建主任问到。
“好,可以。”爽朗的李丽也以同样简短的言语回应。
疫情似火,2月7日晚,湘雅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30名医生、100名护士除了知道要接管重症病房外,具体的工作安排却并未落实。但在奔赴武汉的高铁上,李丽已带着其他几位护士长临时组建护理小组,进行初步的人员分工。
2月8日上午在医疗队领队去医院沟通情况的同时,李丽在驻地酒店组织队员进行防护培训以及制定分区管理规范。当日下午,协和西院湘雅病房筹建完毕,当晚便开始收治病人。2月9日,湘雅联合病房也筹建完毕。不到两天时间,两个病房便收治了99名重症患者。
李丽笑称,因为时间紧迫,人手紧张,在准备病房里的物资时,团队的“湘妹子”纷纷化身“女汉子”。
工具只有病房里的床,人力只有团队的医生和护士,一箱箱的生理盐水等物资无法通过污染区的电梯进入清洁区,徒手搬运的活儿对于大家也就顺理成章了。
病房筹备完成后,收治病人才是困难的开端。
李丽团队援汉时,正是武汉疫情最为紧张之际,重症病人在病房隔离治疗,无法与家人见面,总体情绪焦灼不堪。
“很多病人偏悲观,有的甚至告诉我们,自己已经写好了遗书。”李丽表示,这种情势下,护理团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化身临时家属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并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新冠肺炎,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必须适应身份切换,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自然也会进入角色。”像家人一样陪伴病人,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这也是她的队友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2月16日下午,联合病房的沈奶奶一脸愁容地找到医疗队。原来,沈奶奶和老伴都因为新冠肺炎入院,老两口年近七旬,家住武汉,结婚几十年,感情很好。平日里身体还算硬朗的他们,没想到这次双双中招。
然而,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患者不能迈出所在病区,沈奶奶并不清楚老伴具体在哪个病区,也没有手机可联系。因此忧思严重,情绪波动极大。
“奶奶,我给您拍一段视频拿给爷爷看好不好?”李丽的队友吴宇灵机一动,发起了这场“告白传递”,用视频的方式慰藉两位老人。
“现在大家的心理状态都很乐观,非常积极配合我们的救治工作。”李丽表示,“病人心态在护理团队的耐心调整下,比起刚来时简直天壤之别。”
鼓舞士气不松懈 | 俏皮妹妹化身暖心家长
李丽与队友们
“有李丽妈妈在我们就特别安心。”队友们这样评价李丽。
“我平时都是妹妹的角色,怎么突然成了家长?”听说队友们对自己的评价,李丽笑了起来。
李丽告诉记者,自己带领的这批护理团队年龄偏小,最小的只有24岁,而抵达一周后,武汉正是大雪天气,好几位队友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
“好几个小朋友都感冒了,再加上睡不好和想家,我们会仔细观察、主动问候,解决问题。”来到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李丽做起了大家长,呵护着医疗队里的每一位护理人员,爱的抱抱、暖心问候在李丽的队员中从不缺乏。
而对医护人员最为严重的冲击是近在10楼的协和医院医生被确诊新冠肺炎一事。李丽所在团队在11、12楼工作,得知有医生确诊时,大家有些受挫。
大家长李丽软硬兼施。硬件上,设立个人防护专门岗位,反复检查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制定系列应急预案,请国家医疗队指导组成员、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再次进行培训和答疑;心理上,进行语言安抚,并在驻地酒店因地制宜地安排了乒乓球、广播体操、呼吸操、八段锦等工娱放松活动。
“大家的士气现在非常足,家里急诊科的同事前几天还给我们寄了蒿子粑粑。”提到坚守四十余天,李丽告诉记者目前大家的状态都不错。
据记者了解,3月5日,李丽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3月17日,湖南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始分批返湘。李丽所在的湘雅医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国家医疗队已援汉40余日,目前肩负着新冠危重症患者最后的定点救治任务,仍驻守在协和西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