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举措不断出台。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3年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努力、久久为功。
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群体不愿被当成“上帝的弃儿”,他们加倍地努力,为的是获得自食其力的本领,也希望通过就业实现自身价值。那残疾人群体求职就业现状如何,是否面临阻碍?企业对于残疾人群体接纳程度如何,他们有何顾虑?社会各界给予了何种支持?5月15日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前后,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残疾人就业呼声应被更多人听见
“会招聋人吗?”5月6日,申巧玲与同伴来到长沙市人力资源市场,想找一份工作,但又很担心被企业拒之门外。
“残疾人群体同样享有就业的权利。现在有部分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只要能够胜任工作内容。”职介员李静在服务这一群体时发现,“一方面,很多来求职的残疾人都有这样的担心;另一方面,他们不想等靠他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求职就业、融入社会、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申巧玲之前在某大型企业从事普工工作,月薪能达5000元到6000元,现想找一份相当的工作。
“部分残疾人朋友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工资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考虑换工作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李静坦言,从她联系企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提供的是基础性岗位,且需求少,如客服、保洁、打包员等,所以相对应的工资不会太高,一般在3000元左右。
企业往往担心肢体障碍的残疾人是否能胜任工作,需不需要特殊照顾。还有部分企业认为招用他们,会增加无形成本。如,在管理、团队沟通与协作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障碍;部分企业无障碍设施不健全,不能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便利的环境。这些问题都为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增添了层层阻碍。
“残疾人群体不是没有工作和生活能力,随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该群体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提高。他们进入企业,并不是增加负担,而是能实实在在创造价值。”李静呼吁,要消除对残疾人群体的歧视,正确认识其价值。她在为残疾人群体推荐岗位时,也会充分了解求职者自身情况,考量其能够胜任的工作,再根据企业需求精准输送求职者。
有才能的残疾人值得被看见
“我能做的不只是客服。”王丽娜是一位聋哑人,毕业于某特殊大学教育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后被分配到某纺织厂,每天钉纽扣、剪线头,这并不是她喜欢的工作。
王丽娜现在成为了美容师,尽管她刚开始认为美容师就是按摩的,内心也是十分拒绝。但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她才了解到:“面部按摩是最基本的,还有皮肤清洁、修眉、SPA等,还有好多要学习的。”
“以后我还可以自己开店当老板,去教别人,带动其他人就业。”王丽娜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像‘盲人只能去按摩’‘聋哑人只能做文字客服’,都是偏见。”职业指导师郝好指出,实际上,现在很多残疾人和普通人一样能够使用电脑、手机。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残疾人群体的价值,根据其需求,提供多元的就业机会。
刘金华中专学的计算机和CAD,他毕业后被分配了工作,当了解到这份工作必须要到工地实习,他傻眼了,“我一个坐轮椅的怎么跑工地啊”!他之后尝试找一些前端、美工之类的工作,然而一旦发现他需要依靠轮椅出行,企业就会直接回绝他。
后来刘金华成功进入一家公司担任客服,兼做一些销售工作,但是他对直播相关工作更感兴趣。“我很欣赏罗永浩,他失败之后又站了起来,不服输的精神很打动我。我还想像他一样做直播。”
“花花(刘金华)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我觉得他在直播上是有天赋的。”刘金华的老板何成考察他一个月后,决定让他在直播领域放手干。现在,刘金华正忙于许多直播开始前的案头工作,包括设置直播话术,拆分产品特性与优点等。
何成说自己的母亲也是残疾人,所以他招了很多残疾人,觉得能帮就帮,但后来却发现他们的工作能力没有想象得那么弱,“他们同样能做得很好”。
期待无障碍就业到就业无障碍
相关人专业人士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关心、积极参与推动残疾人平等就业氛围越来越浓,我国残疾人就业率也呈上升趋势,但无论是心理接受度还是环境建设,推动残疾人群体从无障碍就业到就业无障碍仍需久久为功。
5月15日至6月15日,湖南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2022年湖南省高校残疾人大学生网络招聘专场活动。此外,长沙、郴州、道县等地人社部门也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或线下专场招聘会,帮助残疾人群体就业。
肖永丰想借此机会找一份工作,但是他连续投了9份简历,内容却都是空白的。李静注意到这一情况,特意联系了解到,原来他是一名肢体四级残疾人。对于他来说,完善简历有一定的难度,心急找工作的他看到有合适岗位就投了出去。
据介绍,长沙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求职者能够与企业面对面沟通。部分残疾人现场还会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现动手能力,以获得企业青睐。但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不少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转移到线上,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又给存在视觉、肢体等障碍的群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李静帮助肖永丰完善了简历,为其推荐了岗位,并提供了详细的职业指导。目前,肖永丰正与一家企业对接联系,企业对其很满意。日常也有一些残疾人求职者到长沙市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李静尽量克服相关障碍,通过纸笔与聋哑人在“无声”的交流中荐岗,并通过添加微信、打电话回访等提供服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虽然给部分残疾人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但我们更应该感到欣喜的是,这也更大程度给了其拥抱新技术、新行业的可能性。”李静还期待,政府能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求职就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打造一个友好型环境,让企业更加愿意招用残疾人、大众更加接纳善待残疾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残疾人就业无障碍。
(唐云路对本文亦有贡献)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