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养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2022-11-06 18:16:56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谢泽球 孙慧

分享至手机

【案例】

Y市于1996年1月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在Y市两家公司工作的张某和李某均于2022年1月退休,张某的养老金为1598.9元,李某的养老金为4762.7元。张某感到不解,认为自己与李某都在企业上班,怎么自己的养老金比李某少这么多。带着这个疑问,张某向市社保中心咨询情况。工作人员查看两人的缴费记录后发现,张某于1997年1月起在企业工作并参加养老保险,每年按全省缴费基准值的60%缴纳养老保险费至2022年1月,工龄301个月,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34613元;李某从1996年1月开始,每年按全省缴费基准值的300%缴纳养老保险费至2022年1月,工龄313个月,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174217元。张某个人账户存储额比李某少139604元,缴费时间比李某短12个月。工作人员解释养老金计发政策和计算方法后,张某恍然大悟,后悔当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太少,缴纳的时间也短了。

【评析】

企业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还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本案中,张某和李某均在Y市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后参加养老保险,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两人的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本案已知参数:张某从1997年1月起,每年按当地缴费基准值的60%缴费,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0.6;李某从1996年1月起,每年按当地缴费基准值的300%缴费,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3。Y市所在省份2022年上年度即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728元,张某和李某60岁退休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一、张某养老金

(一)张某缴费年限=301÷12=25.08年;

(二)张某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6728×0.6=4036.8元

(三)张某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6728+4036.8)÷2×25.08年×1%=1349.9元。

(四)张某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139=34613÷139=249元。

张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349.91+249.01=1598.9元。

二、李某养老金

(一)李某缴费年限=313÷12=26.08年

(二)李某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6728×3=20184元

(三)李某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6728+20184)÷2×26.08年×1%=3509.3元。

(四)李某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139=174217÷139=1253.4元。

(五)李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3509.3+1253.4=4762.7元。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社会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养老金发放额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同一统筹地区内,缴费基数越高,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就越高,个人账户存储额也越多,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缴费年限越长,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也越高,参保人每延长1年缴费,基础养老金就增加一个百分点;法定退休年龄越大,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就越小,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由上可以看出,退休时想多拿养老金,参保时就应当多缴费、长缴费,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当按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全省缴费基准值60%至300%之间任一整数作为缴费基数,但从退休时多领养老金角度出发,倡导其按全省缴费基准值的100%以上档次缴费。

【编辑】周纯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