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阳”下 向“阳”而生

2022-12-22 17:50:03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兴仁平

分享至手机

12月15日,武汉市药房老板王璟将自家药店46盒药拆开赠予了约200位市民,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随后,南京市政府要求,12月19日起每日持续向市场投放退烧药200万片,由153家零售药店统一拆零销售,每个顾客限6粒,可凭医保购买。12月20日,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鼓励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对防疫药品进行拆零销售的通知》,通过鼓励全市各零售药店连锁总部及药品零售药店对防疫药品进行拆零销售,缓解群众买药难。

类似的,还有肇始于苏州的部分“核酸采样屋”变身“发热诊疗站”,引来深圳、杭州、长沙、西安等地纷纷效仿,不少网友甚至呼吁还未施此举的地方尽早“抄作业”。

与之前疫情零星散发、常态防控阶段,张姗姗们的核酸生意经、部分地方教条式执行等相比,这些变化是否让你感受到了一些正潜滋暗长、向“阳”而生的隐秘力量呢?

商家借助疫情赚钱不“香”了。其实,自2000年起,国家药监局颁布并多次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已反复明确,药品零售操作包括药品拆零销售。但现实中,这样原则性规定很容易遭遇模糊性执行,且对药店来说,许多常用药品售价本就不高,拆开卖利润更是不好算。但在当前疫情蔓延背景下,这位王璟药房老板,却干脆拆开免费相赠,可以说是“十足倒贴”。南京、长沙等地政府则“闻风而动”,用“有形之手”将这种非逐利的实用、便民之举迅速推而广之。而待疫情过去,这种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药品消费方式,还有可能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和习惯。

基层创新改革更有担当了。从“核酸采样屋”到“发热诊疗站”有多少距离?在苏州,它新配备有电脑、打印机、医保卡读卡器和应急用的制氧机等,这是专业物质成本;还配备有一名医生、一名药房服务人员,这是专业人员成本。另外,它还关涉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医生多点执业规定和相关安全保障、管理运营等,这是以后可能将承受的舆论怀疑成本。但事急从权,发热就医服务是当下民之大需,这一举措能对现有资源进行迅速有效利用,能缓解当前医疗资源紧缺的状态……所以,越来越多地方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紧跟上来,《人民日报》也对此发文点赞“便民措施越贴心,群众就会越顺心”,并且疾呼“以百姓心为心,这种措施多多益善”。

还有那越来越多的“共享药箱”等,都同样显示出“地气”上升,“天线”灵敏。相信每一个人担当“阳”下,我们整个社会不久就将向“阳”而生。

【编辑】易巧君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