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五关”方能行稳致远
——《忠诚与背叛》电视专题片采访札记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忠诚与背叛》专题片摄制,每一次摄制专题片,与被查干部深度交流,特别是了解到他们的奋斗历程和贪腐轨迹之后,目睹他们悔恨、痛楚的泪水,我既深感痛心,又倍感惋惜。痛心,是因为他们的贪腐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惋惜,是因为我忍不住一次次假设,要是他们能够自始至终守住底线、不破红线、清正廉洁该有多好。然而,世间没有后悔药。对于贪腐分子而言,已经没有如果,只有苦果和后果。
在此次专题片摄制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湘潭市委原书记曹炯芳系列案。期间,也听闻有些人对于曹炯芳的落马感到惊讶,这种惊讶主要基于两个背景:一是曹炯芳的前任、湘潭市委原书记陈三新被查,本应汲取教训,不蹈覆辙;二是曹炯芳在湘潭求学、工作十余年,缘分不浅,本应感恩回报,不负湘潭。
其实,惊讶的不止是旁观者,就连曹炯芳本人被带到留置点后,也曾一次次追问自己——“我怎么走着走着走到这里来了?”经过一番灵魂拷问,曹炯芳找到的答案是——“没有管住手中的权力,没有坚定自己的立场,逐渐在阿谀奉迎中迷失自己,在推杯换盏中迷失自己,在围猎和温水煮青蛙中迷失自己……”这一行行泣血带泪的忏悔,可能是他近十年来最大的清醒。不过,此时的清醒,留给他的只有刻骨的痛和无限的悔。
人性本是复杂,曹炯芳蜕变的诱因不止一个,也不会浮于表面。为了探寻其从忠诚走向背叛的最深层的原因,我除了仔细翻阅一叠叠证据确凿的案卷材料,还面对面采访了曹炯芳本人和十余个涉案对象。经过一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总结归纳、分析研判,我认为曹炯芳蜕变贪腐,主要因为方向迷失,底线突破,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五关”失守。
一是丧失理想信念,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政治关失守。可以说,随着职务的提升,曹炯芳并没有同步加强党性修养、思想修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政治落差和思想温差,最终导致其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时。有时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花样,搞变通,成了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两面人”。特别是在察觉组织开始调查他时,曹炯芳仍不敢与“旧我”决裂,没有主动向组织坦白,寻求救赎,而是干起了一系列荒诞事。比如,与家人、特定关系人搞攻守同盟、定口径、对口型。担心家中的美元、欧元等外币说不清、道不明,干脆一把火烧掉。为了求得菩萨保佑,四处请所谓的大师做法事,烧纸钱,甚至在被查的前几天,还在忙着请“高人”镇宅压邪,可笑至极。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是方向问题,方向一错,如不及时矫正,必然穷途末路。证据“烧”不掉,平安“烧”不来。最终,曹炯芳被这“两烧”烧掉了信仰和忠诚,烧断了仕途和前程。
二是习惯当“老好人”,缺乏斗争精神,权力关失守。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重权在握的“一把手”而言,一定要敢于斗争冲得上,善于斗争顶得住,不断涵养斗争精神。正是由于其个人性格、爱面子和“老好人”心态,导致其不敢较真碰硬,怕得罪人。比如,不敢与困难和不正风气作斗争。尤其是调任湘潭市“一把手”之初,曹炯芳没有抓住肃清陈三新流毒的机会,全面从严,全面整肃,而是“陈规曹随”,一团和气;不敢和自己私心、贪欲作斗争。对于围猎者的红包礼金、小恩小惠,从最开始的客气礼让、半推半就,到欣然接受,乐在其中;习惯当“老好人”,不敢和不当的行径、请托作斗争,“对一些朋友、熟人请托之事,几乎有求必应,能帮则帮,对大大小小的‘意思’,也不加分别,能收则收”。有时,曹炯芳的“帮助”,让一些说情打招呼者打成了说动了,让一些跑官要官者跑成了要到了,最终践踏了公平正义,让公权异化为私器,逐渐掉入了围猎者算计的罗网,成为被人利用的“猎物”。
三是丧失定力,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层层失守。关口沦陷,难以至远。政治关、权力关两道重要关口失守后,曹炯芳的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也跟着破防。交往关失守,围绕在身边的朋友,以利相交者多、以义会友者少,围猎奉迎者多、诤友益友少,哄骗利用者多、以心交心者少。生活关破防,特别是感到自己年龄增大、仕途无望,看到身边商人老板花天酒地的生活后,开始放纵自己,吃高档餐、喝高档酒,进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高档会所和娱乐场所。亲情关沦陷,由于胞兄从小将他带大,供他读书,帮他成家立业,于是“知恩图报”,对胞兄“提篮子”、揽工程等请托事项,要么默许放任,要么站台支持。曹炯芳本想给与胞兄关爱,最终互相伤害,双双深陷囹圄,令人唏嘘。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自身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了解曹炯芳的贪腐轨迹后,不能止步于当一名看客,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以案为鉴,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勇毅笃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干净担当,守住拒腐防变“五关”。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斩断荆棘,穿过迷雾,避开陷阱,行稳致远。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