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导师进校园|“追梦者”杜俊鸿:勇往“职”前必有所获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朱元珏 摄影 巩如泉
“人生就像一段未知的旅程,从一开始似乎并不清楚自己要去向何方,但伴随着阅历的增长,轨迹和方向会逐步显化,我们也会更坚定自己的目标。”3月20日,“稳企业 保就业”活动之“百名导师进校园”走进长沙学院(第18站),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杜俊鸿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学生们讲述其“跨界”追梦之路。
从美术老师,到报社记者,再到汽车制造业的企业高管,杜俊鸿的事业轨迹跨度极大。不过在她自己看来,正是这一次次出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热爱。
出生在教育家庭的她,成为老师是父亲对其最大的期盼。15岁时,在家人极力要求下,杜俊鸿成功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又以优异成绩进入长沙市芙蓉区一家公立学校当美术老师。当所有人以为其会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持续深耕时,她却毅然放弃公办带编教师的身份选择继续深造。“这条在别人眼里光鲜又安稳的路,并不适合自己,我想离开舒适区。”
于是,她顶着压力辞职,并考入了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一家香港驻内地的报社工作,主要负责企业家专访、政府招商推介。由于当时的采访对象是各行各业的知名大企业家,杜俊鸿当起了“杂学家”,疯狂汲取着各行各业的知识,而她的努力也让她和许多行业领军人物成为了朋友。“我的视野在这个时候也变得更加开阔。”
2007年她接到了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也正是看中了杜俊鸿在做记者的时候身上那种不服输、敢挑战的湘妹子气质。一份来自实业、正在创业的企业家的邀约,对她颇具诱惑力。“我的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于是,她又再次出发。
进入晓光汽车模具公司后,杜俊鸿再次开启了“跨界”之旅。从思索如何挖掘到满意的人才到找到自主培养人才的路子,杜俊鸿的脚步从未停止。公司具备让学生学到全部工艺流程的条件,且在校企合作、“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锻造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讲师队伍,“为什么不再进一步?”杜俊鸿在公司掌舵人的支持下,到德国、日本等地学习、调研,充分准备之后,晓光工匠学院于2016年诞生,她担任第一任院长。学院依托政府与企业共建平台,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效人才培养基地。不仅如此,她还建了工业研学基地,希望社会群体能走近工业制造,了解中国工业文明,在新时代培育更多“大国工匠”。目前,晓光工匠学院辐射湖南装备制造和整个汽车产业,真正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
这16年里,她的身份也完成了一次次蜕变:从人力资源主管,到综合管理部长、副总经理,再到如今的副董事长。杜俊鸿用自己经历鼓励学生:“不过分依赖现在所学,去经历,不管最后结果怎样,但过程对你总会有价值。”
“现在什么领域更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呢?”在导师答疑环节,有学生提问道。
“创新创业没有什么所谓合适领域一说,每个人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中信集团隆平高科隆平商学院院长兼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黄丹表示,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问到类似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自己。“只有明白自身的优势特长、兴趣爱好后,再去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寻找答案才有意义。”
一位来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问:“怎么了解个人能力是否匹配其梦想呢?”
“学生时期对于能力的评估是考试,而进入社会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其评估标准。”黄丹说,目前同学们对于社会上工作要求了解比较少,因此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建议大家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做功课,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的人才,自己所心仪的岗位和职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此外,当天还有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 经理黎琦、湖南红动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清、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施工技术员张珍等导师线上为同学提供指导。
未能到现场的或者有更多疑问的就业创业者可关注湖南民生网“我们就业吧”专题专栏,在线与就业创业导师进行互动问答,观看面试能力与技巧、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课程内容,了解职场兴趣、职业测评、就业心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划等。
据悉,下场“百名导师进校园”活动将于3月21日走进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