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坚守初心是本,工匠精神是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国企人才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广大“国企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我省日前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国企楷模”评选宣介活动。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社(中人社传媒)现在省国资委党委宣传部指导下开展“国企楷模 湖湘力量”系列融媒体报道,以营造“国企楷模”企业立标杆、社会受尊崇的良好氛围,敬请关注。
国企楷模⑧丨刘建伟:30年磨一技 造业界“传奇”
从一个懵懂的学徒工成长为业内公认的技能专家,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厂房。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他都坚守岗位生怕手里的机器出乱子。
3月25日,在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钳磨班,班长刘建伟拿上头盔去车间检查仪器设备……他笑着对记者说,几乎每天的工作都是从这样开始。
“钳工的活要干好,一个是经验积累,一个就是手上的功夫要硬。”怀着追求极致的匠心,刘建伟30年如一日在钳工台上不断突破自我,用一手硬技术说话,把自己打磨成了业界“传奇”。
技术面前绝不能认怂
自小在工厂环境里长大的刘建伟,受到父亲的影响,特别想当一名钳工。“父亲是一名车工,经常跟他一起到车间看,久而久之,自己的兴趣也来了。”1992年,还没满17岁,刘建伟就读了技术学校学习钳工。
“这是一个被大家认为是又脏、又累、一把手锤和一把扳手就能搞定的简单工作,没有前途,但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刘建伟说,当时自己暗自憋了一股劲,“绝不能认怂”。在无数个夜晚,同学们休息了,他一个人还在实习工厂汗流浃背,苦练基本功,最初,是一个又一个水泡,后来慢慢变成了老茧。
1996年,刘建伟因为成绩优秀被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正式录取,成为了一名车间工人。
“当时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制作高精度测量工具,检测产品各个零部件的精密度,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刘建伟说。
1998年,公司的几台主要设备故障率很高,刘建伟观察发现,主要问题是配件磨损,每周就要更换一次,每次更换不仅费用高,还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刘建伟带领维修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怎样才能降低磨损?”他找出图纸,不断研究设备结构,不懂就找人问、上网查,不断打磨,终于用了7天时间制作出配件。经测试,配件使用时间增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刘建伟的世界里,计量单位是千分之一毫米。这样的精度,甚至连数控机床都无法达到。“很多部件误差只有千分之几毫米,我们拿来处理的时候只能手工打磨。打磨不够,不符合标准;打磨过了,咬合不能严丝合缝,这个件就废了。”
设计专用刀具加工法
经过近30年的磨炼,刘建伟的双手俨然已是一台精密的测量仪器。现在,他手中的零部件的单位都是以毫米、微米来计算,“我的手工加工尺寸精度能达到0.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八十分之一的厚度”。从不懂到精通,从简单到高难度的复杂件,刘建伟一步一个脚印,出色地完成每一项生产任务。
2014年,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一个产品尺寸精度要求为正负0.01毫米,当时公司并没有这样精度的专业加工设备。面对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正负0.01毫米的加工精度,刘建伟选择挑战它。
为了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刘建伟和团队必须要设计一套专用的刀具来加工它。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我们经过10多天的反复琢磨,整天泡在车间里面不断探索,终于把刀具加工出来了,现在每年可为公司创造180多万产值。后来湖南省职工技协将其命名为“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2020年疫情期间,刘建伟和公司4名技术尖兵先后5次被派往娄底一家口罩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援。面对杂乱无章的机器设备,在没有装配图纸、没有工艺流程的情况下,刘建伟和同事连续3天吃住在车间,与操作人员一起研究,想尽一切办法配齐零部件,以最快速度实现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有效缓解了医用口罩短缺之急。
近几年公司军品订单多,加工形状复杂,需要钳工制作的品种就有400多种,几乎没有通用工具可以用得上。为解决这一难题,刘建伟和同事们反复查阅图纸,研究工艺,最终设计制作了一套操作简易、快速方便的钻、铰、锪孔定位夹具,工效提高了4倍,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年还可节约生产成本135万元。
劳模的“传承经”
师傅带徒弟不仅是教技术,也要传承刻苦学习的精神。刘建伟收徒弟有两个要求:对行业热爱,能吃苦耐劳。“我师傅做事非常细心、特别认真,对我们徒弟要求也很严格,甚至很严厉,有人被他骂哭过,但是严师才能出高徒。”刘杰说,他的基本功扎实都是师傅逼出来的,没事时师傅就让他练,练得不好或者偷懒,师傅都会有处罚。
“现在的新材料、新工艺更新换代很快,我自己也在不停地学习,有时候遇到了问题,整晚满脑子都在思考琢磨,我要求徒弟们也要不断学习和了解。现在徒弟们多是大专毕业,理论基础好,因此我也不能像自己进厂学徒时那样要求徒弟了。”刘建伟说,他首先做到以身作则,少说多做,在潜移默化中对徒弟产生影响;徒弟们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加工关键部位时,他干的同时让徒弟看,干完让徒弟们一起检查验收,以加深对关键技术维修的印象,对徒弟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经验。迄今,他已将自己的20个徒弟都培养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
自2013年刘建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创新,共设计、制作创新项目36项,其中特等奖2项、1等奖5项。这里不但是各类技术人才、技术比武精英的聚集地,也在生产工作中起着攻坚克难、技术攻关的作用,并肩负着技术传承、技术培训的任务。他表示,三尺钳台,不仅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安全紧紧相连。“我坚守了25年,还将无怨无悔、心无旁骛地持续坚守下去。我将努力把自己探索的新方法、新技术教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90后、00后新工匠成长为业务骨干。”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