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模式、发挥新作用 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登台“秀肌肉”
中人社传媒记者 邓宇
4月7日上午,湖南省第一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长沙举行。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宣讲推介环节,株洲市新希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湘中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外企市场营销顾问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等8家机构代表逐一登台,重点介绍各自服务业态和优势领域。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人力资源从业者、人力资源协会及用工企业代表应邀观摩宣讲。
被称为铆焊技能人才“黄埔军校”的株洲市新希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锚定中国制造 打造铆焊湘军”为题,介绍了企业如何构建“3(有特色)+X(极优势)”完整人才链,通过搭建“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培训链”和“就业链”精准服务“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技能人才培养输送模式。
宣讲负责人表示,企业成立成立十多年来,累计为中国中车旗下轨道交通产业、湖南及外省工程机械制造业和株洲各大园区企业培养输送上万名以铆焊工为主的各类技能人才。如今,“要焊工,找新希望”已经成为中车系统和株洲众多制造企业的共识。
后疫情时代,不少企业和劳动者都更加倾向于灵活就业这种新的用工模式。湖南湘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抢抓变革机遇,以区域型灵工产业平台开发及联营为切入点,推出“区域型灵工产业平台”叮叮灵工,通过带动产业下游中、小服务商集中上云、抱团合营,共创人力服务领域的微生态。
宣讲负责人表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突破2亿大关,灵活就业形态及配套市场服务将成为劳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她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零工市场建设将更加规范、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更注重数字平台搭建,个体技能培训不断强化,劳务援助更易触达。
天下英才聚湘中,万类霜天竞自由。近年来,娄底市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奋力打造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去年3月,湘中人才集团揭牌,并坚持以科技引领城市运营新未来。
宣讲负责人表示,该集团坚持改革与创新同步、机遇与挑战并存,服务范围从安保物业不断扩展至劳务派遣、技能培训和数字档案等。同时,强化城市智能运营一体化能力,通过精准、专业、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和劳动者解决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接下来,集团将不断促进全省人力资源共享与融合,打造一体化生态圈。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向海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一系列雇佣管理风险随之产生。活动期间,北京外企市场营销顾问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负责人围绕此类现象,从风险概况、场景案例和服务方案三方面入手,向到场观众进行了推介。
截至目前,该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其总结出一套“一地签约,全球服务”“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五大保障体系”“七大模块解决方案”工作法,可为企业提供从招聘到离职的全周期服务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全方位用人需求。
智慧档案室又叫智能档案室、数字档案室,是一种高效且可扩展的存储方案,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近年来,湖南人才市场有限公司不断完善智慧档案馆建设整体解决方案,以科技赋能智慧档案室数字化新升级。
宣讲负责人介绍,数字孪生档案馆通过场景构建、数据集成、数据报表等方式实现全馆可视化管理,打造楼宇管理、库房管理、档案安全等多个应用场景。该方案可帮助企业节约80%的成本,全方位升级安全体系,利用范围可覆盖全网,获得了省人社厅、芒果TV等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与选择。
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重心从HRO(人力资源运营工作)往HRD(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转移,企业的关注点将从TD(人才管理)向OD(组织发展)升级……本次宣讲会上,湖南安博人云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人力资源实践的两大趋势洞见。
企业宣讲负责人表示,企业只有激活人才,才能助力组织持续发展。对此,该公司提出从组织发展云、人才管理云、招聘管理云和人事管理云等方面入手,通过内容、服务与科技的有效结合,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力资源整体运营的服务商,湖南省湘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服务客户1000余家、服务人数约10万人,每年解决就业超1万多人次,每年纳税额过亿元。目前,该公司已形成集招聘服务、用工服务、人才发展、技能培训、国际业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宣讲会上,企业宣讲负责人展示了企业自主研发的“青阳云”HR Saas云平台主要功能,介绍了“青阳云”HRO业务平台。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企业系中远海运集团在湖南地区的唯一船员基地,未来将致力于让更多湖湘有志青年了解并选择船员这一职业,为我国的航运事业添砖加瓦。
最后一个登台的长沙市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发布了《云领就业变革 数启职业未来——湖湘校园招聘趋势及洞察》。宣讲负责人表示,为助力高校高质量就业进程,企业在数字化就业转型中主要聚焦企业入驻标准化、企业服务专业化、就业数据智能化、学生培养信息化和全面管理数字化五个方面。
该负责人指出,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要以优质业务和产品支撑精准供需对接体系,为校企融合人才战略保驾护航;打造全方位职业生涯发展体系,促进校企融合“就业育人”战略落地;构建一网通办的数智就业管理体系,为高校管理就业工作提质增效。此外,要以高校数据为资产,赋能高质量就业数据研究发展体系,为高校就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