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湖南民生网 > 民生要闻 > 头条

“五一”特辑 | 青春因奋斗而燃

2023-04-27 18:17:54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李娜

分享至手机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有人说,一个国家最美的风景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笔端与镜头对准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优秀青年,聆听“后浪奔涌”的劳动故事,感受青春因奋斗而燃。

王淑禾:敢闯敢创,坚定青年创业的“中国梦”

青春宣言:我们正值青春最好的年华,作为奋斗者,我会努力用勤奋给青春“上色”,勤思考,勤运动,提升认知,扩充知识,团结更多青年的力量,发挥自我价值。未来我会继续扎根文化科技融合领域,让文化为科技赋予灵魂,让科技为文化提供臂膀,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这是湖南禾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掌门人、薪火芳华品牌创始人王淑禾经历的真实写照。

00后女大学生、国潮传承人、《最强大脑》全国单项前十名、团中央“成思危社会企业提名奖”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子”榜样人物,新时代长沙向上向善好青年、22岁上榜《2022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湖南地区唯一上榜者)......这些都是王淑禾身上的标签和光环。

4月24日,记者来到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科技园里,聆听了她敢为人先、蓬勃向上的青春故事。

王淑禾的故事还得从5年前说起。2018年,王淑禾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湖南大学录取,怀揣着对大学美好的憧憬,来到了离家1000余公里外的长沙,开启了“学习-实践-创业”的人生新篇章。

王淑禾出生于农村,从小喜欢非遗文化。进入大学后,她积极投身公益实践,发起成立“薪火计划”公益组织,开展以推广非遗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这段经历也点燃了她的创业热情。

“通过公益实践和积累大量文化数据的过程,我认识到‘新国潮’时代已经来临,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迭代手段单一,脱离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赋能,整体上呈现‘科技进文化易、文化进科技难’现象,时代需要一个文化科技立体化融合的契机。”王淑禾说。

2020年年底,王淑禾结识了几位与她同样拥有创业梦想的伙伴,通过交流,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赋能文化的数字化革新,释放国潮文化的源头生产力,用数字技术推动海量文化遗产从数据化到资产化。”

“说做就做!”大三时,王淑禾选择申请休学创业一年,先后创办了湖南禾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薪火芳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立新国潮品牌“薪火芳华”。

在此期间,王淑禾带领团队开展了国潮文化数据库的搭建,运用AIGC技术帮助文化IP演变为数字资产。构建了全球首个聚焦中华文化的多模态中文数据集,并扩充形成民族、民俗、地域、文博四大数据库,创造了国产的AIGC内容生成系统(AI自动生成2D平面图像、3D 模型、视频等元宇宙数字内容)。

“在没有成绩和社会贡献的时候,撬动一方资源很难,凝聚团队力量也很难。”王淑禾说,从一个人单枪匹马的“闯荡”,到现在拥有47人团队的“创业”,自己走得并不容易。

去年8月,王淑禾的创业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正式官宣了在AIGC领域技术研发、产品革新和应用落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年12月,王淑禾带领团队斩获人社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经过2年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应用,公司目前在文本和图像方面掌握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

“我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止,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华传统文化站上世界之巅。”王淑禾说,从18岁到23岁,虽然自己年纪尚小,但对于这一份事业却有着巨大的信心。

“我想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力,也想告诉所有的年轻创业者,起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点是敢闯敢创、永不放弃。”王淑禾说。

董青:找到正确的人生赛道 跑出青春“加速度”

青春宣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通过学习技能、钻研技能,成了世界竞技舞台上时装技术项目的冠军,而今我走下领奖台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事业和生活,步入了教师岗位。我会把自己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建功新时代的技能人才,也让自己在奋进新时代的赛道上,继续跑出青春“加速度”。

董青(中)

4月25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董青正在指导自己的学生,为今年9月份将在天津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国赛选拔赛进行备战训练。

时间倒回2022年7月,彼时的董青作为参赛选手也曾在此紧张地备战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后来,她凭技高一筹,从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上的“三连冠”。

“同样的训练室,同样的参赛项目,不同的却是自己的心境。”董青说,从去年的技能参赛选手到今年的教师,“感觉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加重了”。

因为在职业技能领域的成就,年仅24岁的董青今年还当选为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到一年时间,这位准00后的身份完成了多次“蜕变”。

“时代赋予了我们展示技能、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只要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能够创造价值,就能成长成才,就能有所收获。”董青说。

董青很小的时候就对服装设计表现出了非凡的兴趣。在小学和初中时,她的妈妈在广东服装厂打工,每年寒暑假,被带到广东的她看着妈妈在流水线上踩缝纫机做衣服,就常爱“拼凑”着那些多余的边角料在一旁玩耍。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和动手实践下,她渐渐喜欢上了服装制作。

初中毕业后,董青在和父母商量后,选择进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专业学习。“当时身边很多人对读职校并不看好,总觉得其低人一等。”但董青始终坚信,精湛的技术是职校生的敲门砖。

2017年,董青还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名大一学生,偶然得到了机会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项目的选拔。当时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她没有任何犹豫便报名了,但由于经验缺乏止步于省赛。可这次世赛之旅在董青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奋起直追的决心。

2019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又开始了,蝶变后的董青成功拿到了世赛的入场券。2022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她成功斩获本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

当其斩获世界冠军时,她年仅23岁,人生道路宽阔平坦。“身边人觉得,在服装领域获得这么大的荣誉,应该继续深耕这个领域,或者开个人工作室,或者干脆出国,去国外知名服装公司学习、任职,成立自己的服装品牌。”但她却坚持自己的选择——留校任教。

“我也想当伯乐!”董青说,她只想在培育自己的母校,低下头深耕脚下这方天地,像指导老师帮助自己一样,用自身的能量为学弟、学妹们托举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他们在职业技能领域成长成才、发光发热。

【编辑】木子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