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筑梦③丨宋希:专注果苗种植 守护乡村“希”望

2023-11-02 17:23:48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邓宇

分享至手机

【开栏语】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要如何将个人抱负与历史重任紧密联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即日起,本报开展“扬帆筑梦 就创三湘”———湖南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典型系列报道,讲述身边人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和动人故事,激励更多青年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建功立业。

中人社传媒记者 邓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返乡入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80后长沙伢子宋希,将果苗种植与销售作为返乡创业目标。近年来,他创办的湖南湘移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云苗库”品牌坚持以企业带动农户、贫困户培育果苗,教村民通过短视频平台售卖出果苗,不仅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还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村电商带头人和乡村振兴“领头雁”。

培训果农带货 探索农业扶贫发展新路

在长沙县路口镇花桥湾村占地230亩的湖南湘移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果树育苗基地,超过10万盆果苗在此拔节生长。

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是宋希于2017年流转的。“为了选育最好吃的水果,我尝过3000多种果子,对近400个果苗品种进行了实验。”宋希说,经过6年尝试,3大品类、30多个品种的果苗被筛选出来,成为湘移农林主要种植的果苗。

宋希从短视频平台上嗅到了商机,并主动探索面向周边村民开展农业创业培训和直播带货技能培训。这种节奏快、现场感强的视频“致富经”很快圈粉无数,触“电”的果农们纷纷尝到了甜头。

“以前全靠老公在外打工养家,现在我每月收入七八千元。”只需一个支架、一部手机,当年只能在镇上打零工的屈慧,如今已能熟练地讲解各种苗木的特性,最多一场直播卖出过价值4万多元的果苗。事实上,得益于宋希不遗余力地向有意向的村民传授从场控到发货的实战经验,目前当地还有10位像屈慧这样的主播活跃在直播一线。

宋希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2019年4月,由路口镇扶贫工作站牵线,湘移农林与花桥湾村87名村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高品质果树种苗育苗和种植高端新品种水果,采取委托帮扶、直接帮扶和就业帮扶3种方式帮助480名贫困户。同时,公司作为长沙县就业帮扶车间,累计吸纳30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贫困户在工作中学技术,回家后可以自主培育果苗,收入比过去高2-3倍。

人社资金帮扶 现代农业大棚拔地而起

在路口镇政府支持帮扶建设的现代化农业大棚内,宋希不仅安装了自动灌溉系统,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苗木修剪、授粉,保障果苗的优良品质。

走上这段创业之路前,宋希曾是湖南开放大学的一名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果农声泪俱下的控诉,将他的目光拉回到农村市场。“那位果农耗资近30万元从网上购买果树苗,历经3年培养发现果子又酸又苦,最终血本无归。”宋希随后自费从电商平台上买来一批果苗尝试种植,结果一部分苗几天就死了,一部分长出叶子后被鉴定为绿化树苗或其他植物苗。当他试图联系商家维权时,对方却早已关店注销。

宋希意识到,如果没有实体种植基地,自己的创业项目和那些第三方平台没有本质区别。可一旦涉足果苗种植,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准确解答客户疑问是整个团队普遍存在的短板。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宋希不得不整天拿着商业计划书到处拜访投资人;果苗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他抱着SCI论文和专业书籍一点点自学入门。

“那段时间,我们总是在不断突破困境中寻求发展。得益于镇政府和扶贫工作站的大力帮扶,项目才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顺利运转起来。”宋希感慨地说。

2019年3月,宋希正式对外发布第一条果苗打假科普视频,因为有问必答、干货满满,很快获得大量关注,其中最火爆的一则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万次,收到1万条私信和1200个咨询电话,为后续销售果苗积累了用户和信任基础。

专家把脉开方 深耕农业也能事业有成

为了从源头把控苗种品质,宋希在全国与20家各类果树品种代表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每个品种花1-3年时间选育和栽培。同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专家达成深度合作,从研发、检测、种植等全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确保上架的都是出果质量优良的种苗。

在花桥湾村,宋希团队与镇扶贫工作站密切沟通协作,除了为果农推荐最适合当地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果苗品种,还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帮他们消解行业信息鸿沟,实现从“看天吃饭”到“靠数据吃饭”的转变。

2020年下半年,宋希开始研究直接在盆里育苗、种植并取得成功,可以面向市场投放更多易栽培、树形好、能结果的好果苗。此外,他和团队通过大量实验,逐渐摸索营养土配方。果苗运输成活率高了,快递成本下降一半以上,更多果农和普通消费者因此慕名而来。

让广大中国果农种上好果苗,为国内乃至国外消费者提供国产好水果,是宋希的创业愿景。眼下,他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每天在基地苦干实干,致力于实现“45岁前公司上市”的目标。“农村天地大有可为,我希望做一个深耕农业也可以事业有成的‘新’农民。”宋希说。

【编辑】多利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