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湘商“牵线搭桥”!
我省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用工需求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湘商是湖南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也是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力量,抓湘商回归,就是抓经济发展。
新年伊始,我省多地多措并举,把返乡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春招”任务的重要抓手,主动寻访服务对象,帮助湘商回乡成功创业,开展创业指导,充分调动湘商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回乡创业遭遇用工难
“在家乡的土地上,听着家乡话,吃着家乡菜,心情愈发愉悦。”春节假后上班的首日,久未归乡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力军在江丰电子湖南项目二期工地,与前来看望走访的益阳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娓娓道来。
姚力军祖籍益阳,本硕博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进入全球500强跨国公司霍尼韦尔,短短几年晋升为日本区负责人,成为世界新材料行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之一。
“学子对家乡的思念是强烈的持久的,学子回乡的路是漫长的。” 2019年,在姚力军的引导下,湖南江丰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在益阳市赫山区龙岭产业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开工。该项目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然而,半导体技术人才的深壑始终难填。人才难找,已成为电子行业的共识。尤其2023年以来,集成电路行业的“抢人大战”长期持续。
“‘十三五’期间,我国预计需要芯片设计人才14万名,而同期全国高校培养规模约10万名,算上30%的流失率,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到7万人,缺口近半。”姚力军表示,人才供给不足,造成企业招人十分困难,人力成本大幅上升。
除了数量紧缺,人才质量“不对口”问题,也让企业苦恼。姚力军说,随着公司产能迅速扩张,急需大量的基础工程师。但高校毕业学生,其知识和能力结构与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需要系统培训后才能上岗。
“以才引才”打造聚才强磁场
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也引起湖南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帮助返乡创业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益阳市借助2024年“春风行动”,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企业运用“企业用工调剂”机制和政策解决短期用工问题,今年1月至今,通过当地人社部门用工调剂平台,调剂用工时间1个月以上的,按照调剂人数,分别给予双方企业500元/人的奖励。
与此同时,当地还成立了引才工作组,组织重点企业赴省外招工,帮助贵州黔东南州、四川宜宾市、云南楚雄州等地务工人员返湘务工,提供“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服务,将务工人员直接送往用工企业。湖南省人社厅也组织多家企业“点对点”护送云南、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务工人员安全返岗,节后免费输转务工人员数万名,切实缓解企业用工燃眉之急。
解决了岗位用工问题,企业便可以通过培育上游原材料企业和装备产业等方式,带动材料产业链落地湖南,吸引更多湘商和高层次人才回乡发展。姚力军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湖南江丰科技产业集团已经成为益阳一块特殊的“人才磁铁”。截止到目前,企业帮助湖南引进20多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又相继引来100多位高层次人才、30多个科研团队,实现“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环。
让湘商“满意”回家
为推动湘商返乡投资,今年1月份以来,省内多地抢抓春节湘商返乡机遇,组成工作专班,挂牌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指导服务站,成立返乡创业专项行动工作专班等,让湘商“满意”回家。
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推进“湘商回归”工作实施方案》《长沙市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在资本支持、要素保障、人才服务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精准化服务,为湘商回归提供从洽谈到落地建设全流程保障。
在人才服务方面,长沙市出台人才新政“升级版”45条,对产业顶尖人才予以200万元奖励、全额购房补贴,并享受子女可在市属中小学校、幼儿园任意选择等优惠政策。
株洲市内90%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在各区、县(市)建立服务联络站,致力于为湘商做好服务。
湘潭市推行签约即供地、开工即配套、竣工即办证的一站式极简审批。深入开展“千人帮千企”“暖企行动”活动,大力支持湘商回湘投资企业,做到企业开办一日办、一网办、免费办、套餐办。针对企业的难题,市区各级政府联合多部门共同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同时专人对接企业。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新增返乡创业主体29.9万个、返乡创业人员33.7万人,新增实际到位投资额959.4亿元,带动就业111.3万人。另外,全省湘商回湘投资新注册企业1360家、增长42.7%,项目累计到位资金达5915.2亿元、增长32.2%。
记者手记:
以人才集聚赋能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城市竞争之本、动能转换之要、创新活力之源。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来湘发展。通过以才引才,让各类人才在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中各尽其才、各美其美。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好的人才环境,好比阳光、空气和水土,既引得进良种、育得出优苗、结得出花果,又孕得出新苗。由此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以才聚才良性循环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历史对楚湘文化的赞誉,不少湘商与校友都深有感触,如今更是身体力行印证着斯地斯人情之真、才之盛的美好新时代。湘商归湘、校友回家,我们以更大的诚意和工作力度,从行动上表达欢迎、重视、爱护。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氛围和基础之上,校友回湘必定更加吃香,龙行龘龘、前程朤朤就是最美好的祝愿。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