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太卷?连锁茶饮品牌多地关门疑似跑路
跑路失联、优惠卡无法使用、员工遭欠薪……长沙一家茶饮品牌“爆雷”?
近日,有消费者向《民生追问》栏目反馈,总部位于长沙的某知名茶饮公司被打上“经营异常”的标签,正面临大规模关店,不仅消费者充值的金额、购买的卡券无法使用,还拖欠了大量员工工资。
茶饮连锁店多店关门
“饮品店不打招呼就停业了,我办的会员卡还没有消费完呢!”6月11日,家住长沙开福区的周先生反映,半年前在“小柠撞茶”湘江世纪店办了一张价值800元的会员卡,近期去消费却发现该饮品店已关门停业,担心卡上的钱白白打了水漂。
“钱虽然不多,但感觉被骗了一样。”周先生说,当时办卡时,店方说可以享受“小柠撞茶”全国所有连锁店的优惠活动,不料还没消费几次,门店突然关门了。
家住长沙四方坪的胡女士告诉记者,位于双拥二路的“小柠撞茶”门面店也在半个月前关门。胡女士曾经在小柠撞茶四方坪店工作过一段时间,今年3月离职。她告诉记者,自己早就预感到公司可能要出事了,因为门店开业之后生意一直很不好,2023年底开始拖欠员工工资。直到现在,胡女士依然没有拿到2个多月的工资。
而这并不是个例。在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表示,“小柠撞茶”门店停业,为了将卡用掉,消费者全城寻找还开着的门店,但大都无功而返。
一位曾在“小柠撞茶”长沙财经学院店工作的兼职大学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这家门店今年5月初关闭,从2月开始自己的工资就被拖延发放,目前门店还拖欠他2万多元工资。
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小柠撞茶”品牌隶属于湖南小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在其鼎盛时期,“小柠撞茶”在长沙、广州、云南等地的门店数量一度超过100家。
然而,记者从“小柠撞茶”小程序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标注可到店自取的门店仅剩39家,其中高达37家状态为“暂停营业”,余下的2家则标记为推广或测试门店,提示“当前无商品销售,请选择其他门店或联系商家”。至于提供外卖服务的门店列表中,29家全部显示“暂停营业”。
6月12日,记者来到“小柠撞茶”位于岳麓区望岳街道荣泰商业广场的办公总部,发现总部办公地点已是大门紧锁。一位物业负责人表示,“小柠撞茶”全国多家门面店关门事件发生后,公司已经被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记者拨打“小柠撞茶”客服热线试图了解相关情况,但客服热线始终占线无法接通。记者查找湖南小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电话并多次拨打,一位接线人员表示,“我们是工厂,和门店有时也联系不上,现在工厂已经放假了,要放多久也不确定。”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门店未用的储值卡怎么办”,接线人员建议,可以关注门店张贴的通知,或许后期会统一告知解决办法。
茶饮赛道同质化竞争明显
今年以来,走上下坡路甚至关停的茶饮品牌并非“小柠撞茶”一家。 1月份,“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发布运营情况公告,宣布将关停旗下子品牌“台盖”,热门奶茶品牌黑泷堂和伏小桃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降价和关停部分门面店。
一度风光无限的茶饮业为何陷入“至暗时刻”?一名茶饮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茶饮因颜值高,口感好,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具有很强的话题性,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传播比较通畅,因此迅速打开了市场,占领了消费者心智。
然而,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操作门槛低,容易复制,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品牌间内卷加剧,大家卷味道,卷新品,卷活动,谁能胜出,既要抓住消费者的胃,还得抓住心。”该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那些定位不清晰、核心优势缺失以及未找到融资等促增长突破口的品牌企业,最有可能成为时代的炮灰。
除此之外,不规范的内部管理也是新茶饮降温的催化剂,去年有知名茶饮品牌部分门店被曝光制作环境卫生差,并且篡改标签,还有些茶饮品牌存在开封食品保存不当的问题。
律师观点
未按规定妥善处理 将被视为欺诈
茶饮门店关门跑路,消费者和被欠款的员工该如何维权?
长沙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成表示,《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经营者停业、歇业或者变更经营场所的,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已交预付款的消费者,并按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经营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预付款的消费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又无法联络的,视为欺诈行为。因此,消费者可凭消费凭证,如合同、发票、付款凭据等,拨打“12345”“12315”等热线电话反映问题,也可通过诉讼方式依法维护权益。
如何追讨欠薪,周成表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
1协商解决。如果涉及人数较多,工友们可以选出代表,和公司进行协商。协商过程中,工友们要记得收集证据,如果能达成协议的话,要谨慎保存好协议书等文本。
2进行投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按照要求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3劳动仲裁。工友们也可以就讨薪事项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
4提起诉讼。工友们除了对劳动仲裁不服可以提起诉讼以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还明确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5申请垫资。为解决欠薪问题,依据相关法规,如果欠薪的公司向法院申请了破产或者公司老板隐匿、逃避的,申请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垫资。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