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矿产集团新龙矿业隆回金杏,有这么一个班组,他们朝气蓬勃、爱岗敬业、积极创新,将“三特”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融入劳动竞赛的全过程,在全新的尾砂充填领域创造了新业绩,展现了新风采,他们就是卷扬充填班。
隆回金杏尾砂充填系统因工艺优化和空区准备等原因,一直未固定操作人员,由“老班长”沈岸负责跟进。2023年末,因工作区域和内容的调整,原绞车班8人整体转移至充填站,正式设立卷扬充填班,执行公司空区治理的充填任务。
因隆回金杏尾砂充填系统还处于调试运行阶段,在充填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困难和挑战,比如设备小故障,工序流程衔接问题等。彼时一群人初来乍到,面对尾砂充填站庞大的设备和复杂的流程,心中充满了迷茫。但班长沈岸的坚定和沉稳,给了班员们莫大的信心,他凭借对尾砂充填系统的深入了解、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预判能力,亲自示范操作,耐心为班员讲解其中的要点和技巧,带领班员一次次克服难题,一次次化险为夷。
有一次凌晨,在进沙的过程中,值班人员正按要求进行着絮凝添加、砂面量测等常规操作,突然发现浓密筒内的水位超过安全水位后仍在持续上涨,溢流水并没有顺畅排出,值班人员立即检查所有设备开关,但并未发现异常。这是在以往的进砂过程中从未出现的情况,一旦水位高出筒面,后果将不堪设想。情急之中,班长沈岸连夜赶到了现场,组织班员立刻切换进水口、检查管路,开始了一场“鏖战”。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问题顺利解决,“事故”被扼杀在摇篮,此时大家都在甜蜜的梦乡里,而他们奋战的身影仿佛藏着无尽能量,在深夜里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照耀得熠熠生辉。
日常面对充填挡墙跑浆、水泥吹灰管堵塞疏通等情况,班员们一个个身先士卒,用王进喜的铁人精神,顶着砂浆,将棉花用小刀片一点点地塞进裂隙,采用“过水不过砂”的最原始方式现场处置到位。每次处理完,大家都是一身水、一身泥、一身灰,只露出两只眼睛轱辘转,班员们苦中作乐,一个个“小泥人”面面相觑、相视一笑。
时间一晃而过,卷扬充填班逐渐成长,从开始的造浆充填,到现在“连续进砂,间断充填”模式的调试,充填能力从150m³/d提升到400m³/d。日常沟通协调、进砂值班、絮凝添加,水质观测、水泥转运、管道巡查、水砂管道切换、充填操作,取样计算、报表填写,每一个工序,班员们都认认真真对待,为了测试“连续进砂,间断充填”的效果底线,每天12个小时的充填工作强度,班员们从来没有叫苦叫累,将“做难而正确的事”写在了行动上。
隆回金杏尾砂充填的未来还在续写,卷扬充填班用他们的坚韧不拔、奋进担当坚守在充填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为劳动竞赛增光添彩,为公司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