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湖南民生网 > 兴国资 > 国企联播

飞起来的湖南“智”造

2025-03-18 14:37:31 来源:省国资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璋景

分享至手机

飞起来的湖南“智”造

——磁浮优质高效建设综述

省国资融媒记者 刘璋景

依靠电磁力悬浮在特定轨道上,因为没有车轮与轨道的撞击、振动及摩擦,如轻风一般“贴地飞行”,乘客也有如在云中漫步,舒适惬意。它就是奔驰在长沙和凤凰两地的磁浮列车。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湖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再出发。湖南轨道集团携手磁浮产业链众多战略合作伙伴,锚定端牢磁悬浮产业饭碗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湖南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在湖南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磁浮交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姿态,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腾飞、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精准定位驶入磁浮发展“快车道”

2014年,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湖南轨道集团、中国铁建、机场集团、中车株机5家企业联合注资成立湖南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启动建设长沙机场磁浮项目……

每次值乘列车穿行在城市间,湖南磁浮公司长沙磁浮快线乘务员江灵就会想起那个激动难抑的时刻——

2016年5月6日,她作为首发列车乘务员,见证了磁浮快线智能动车组列车从长沙高铁南站驶出,中国首条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制造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正式开通运营。至此,长沙成为世界上首个中低速磁浮线运营的城市。

磁悬浮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电磁浮原理,以磁铁对抗地心引力,让车辆悬浮起来,用电磁力引导推动列车前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当磁浮技术的浪潮初起,湖南便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机遇,1995年5月11日我国第一台单转向架磁悬浮列车在国防科大实验室试车成功;2008年中车株机公司成立磁浮技术开发部(磁浮研究所的前身);2016年,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历经长期项目建设的经验和科技创新的积累,202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又把视野聚焦在了速度区间在100 - 200公里/小时的快速磁浮交通系统上。

与时俱进的决策,每一步落子都是对湖南磁浮产业技术的坚定自信,每一步考量都蕴含着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发展快速磁浮,既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的技术专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又能吸引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本,形成盈利示范,为后续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技术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关键所在。湖南轨道集团旗下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携手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一头扎进磁浮技术标准编制的研究浪潮中。无数个日夜的潜心钻研,无数次失败后的重新站起,终于换来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磁浮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成功立项省交通运输厅“揭榜挂帅”项目;《磁浮交通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为首部磁浮工程计价行业标准;磁浮文旅交通设计技术要求、施工质量验收、运营管理规范三项地方标准为首套磁浮文旅项目技术标准;发布《快速磁浮交通设计暂行规定》,制定《快速磁浮主要工程投资设计分解表》,指导长浏磁浮项目核减投资20亿元。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成果,推动湖南抢占磁浮技术标准制高点,进一步增强了行业领导力和话语权。

创新融合磁浮+文旅打造新的标志性场景

初春的武陵山区云雾缭绕,一辆科技感十足的磁浮列车以最高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在山脉间穿行,几声清脆的叮当声后稳稳停靠在凤凰之眼站台上,一群游客依次下车观景,整个凤凰古城尽收眼底,她们向前再走几分钟便到达了凤凰古城,一览沱江风光……

如果说长沙磁浮快线是湖南磁浮技术的开启,2022年7月世界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凤凰磁浮的运营,则是湖南在该领域的一次创新,宣告着湖南在磁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无限潜力。

凤凰磁浮“接驳”凤凰县高铁站与凤凰古城核心景区,全线9.1公里,最高时速100公里,全程15分钟。“太有创意了,湖南人将‘文旅’与‘磁浮’深度融合,让磁浮不再只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充满魅力的旅游体验。”这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游客现场发出了感叹。

凭借“磁浮+文化+旅游”的全新模式,凤凰磁浮项目不仅为当地引入了全新的交通方式,更以其独特魅力成为旅游交通领域的一大亮点,让全国瞩目于磁浮技术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的巨大潜能,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磁浮产业发展打开了新视野。

凤凰磁浮的发展,还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在磁浮技术研发上,凤凰磁浮在项目规划、技术研发、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力求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不断提升磁浮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1月,在省国资委系统“国企品牌·湖湘力量”微电影首映观礼暨品牌宣介仪式上,凤凰磁浮品牌故事微电影《我叫香玉》发布,以一名香港游客寄来的游览手账为叙事原型,用细腻的故事情节反映了磁浮文旅为凤凰这片热土带来的巨大变化,体现了“推动绿色发展,连接美好生活”的磁浮文化主题。

统计数据显示,自开通运营至今,凤凰磁浮“磁浮+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列车每年拉动消费3.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7000个。

协同共进构建磁浮产业生态

湖南磁浮的发展之路,并非孤身奋战,而是一场全产业链协同共进的宏大交响。

2025年3月11日,快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套技术攻关任务书集中签订活动上,湖南轨道集团联合来自全国的15家行业领军高校、企业,现场签订并递交十大重难点攻关任务书。本次攻关是湖南规模少见的系统性联合技术攻关行动,锚定直接工程投资1亿元/公里的目标,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多轮驱动我省磁浮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湖南充分整合全省优质设计资源,由湖南轨道集团实现对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的控股,这一关键举措让“融投建营研”全产业发展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宛如为磁浮产业装上了强劲的助推器。

湖南轨道集团积极凝聚产业合力,投资中车时代电气、凌翔磁浮产业项目,与中车株机、威胜信息等达成战略合作,联合钢铁集团推动磁浮轨排制造本地化,牵头组织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湖南磁浮交通产业发展协会”,一个涵盖设计研发、装备制造、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产业联合体正在逐渐形成。

“出湘入海”,是湖南磁浮产业发展的未来。湖南轨道集团在深度参与全省磁浮交通产业发展、交通线路布局等规划编制的基础上,以凤凰磁浮文旅作为示范性场景,积极与恒山、天台山、西江千户苗寨等省外知名景区对接,努力将湖南磁浮的先进技术与独特魅力推广至全国各地。在海外,借助中车、中交、中铁等央企及大型骨干上市公司的优质资源,努力打开磁浮交通产业的国际市场。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湖南磁浮这一新质生产力样本正以破竹之势,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加速奔跑,腾飞的湖南“智”造必将闪耀世界。

【编辑】安彤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