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湖南民生网 > 民生要闻 > 头条

“文旅+”架起“连心桥” 新业态解锁就业“新空间”

2025-03-30 17:05:59 来源:中人社传媒 作者:刘璋景

分享至手机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3月30日,2025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在长沙启幕。此次大会有5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超万个,吸引了近万人现场求职。

到家

春寒料峭的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早上8点刚过,入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队。背双肩包的大学生,着西装的科技大牛,还有穿着工装的普工,掮着易拉宝、攥着简历等待涌入场馆。

2024届湖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刘洋,专门乘坐高铁从武汉来现场找工作,早在一周前,学校已经通过微信公众号及班级群,告知了大家此次大会的活动信息。

“班上湖南籍的4个学生都过来了,我们都想回家乡找一份酒店管理或者民俗培训方面的工作。”刘洋说,近年来湖南文旅产业发展迅速,让相关专业就业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在家乡工作幸福度是很高,又能陪伴家人。”从江西南昌回来求职的大学生何婉云表示,希望能够抓住这次机遇找到心仪的岗位,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在招聘会现场,一些在外省工作的湖南青年也纷纷向专业对口的单位投去了简历。去年在天津参加工作的湖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徐进兵比较关注用人单位的薪资待遇和个人发展平台,当天他向几家专业对口的科技企业投递了简历,和用人单位洽谈得也很愉快。他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用人单位诚意十足,不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发展空间都让我感到非常踏实,希望和用人单位能实现双向奔赴。”

文旅新业态工作受追捧

文旅与科技的结合成为本次招聘活动的热点。

《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爆款作品的成功,无不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形式中的重生。从数字化技术应用到AI编剧,科技为文旅创作开辟了新路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打开就业的新空间。

26岁的郑依红是一位海归,从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去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深造。“我是学数字艺术的,这次的主要目标是文创产品策划或旅游咨询相关工作。”相比于薪资,她更看中在企业里的发展前景,所以这次她带来了20份简历,希望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此次招聘会文旅新业态相关领域岗位受求职者青睐。如文旅数字化、沉浸式、AR、直播、露营、研学、夜游等相关工作岗位招聘展台前人潮涌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互动频繁而热烈。

时代在发展,趋势在变化,于文旅产业而言,唯有提前做好布局,完善管理机制,才能从容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各项挑战。一位有近10年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表示,对于文旅新业态工作而言,唯有扎实练好基本功,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并迈向更高的平台。

“跨界就业”成选择

因为天气比较寒冷,不少求职者不约而同地把装着简历的文件袋夹在腋下,快步向前走。

“快点,趁着现在人少,多去几家公司投简历。”人群中,26岁的吴静芬吸引了记者的关注。吴静芬手握湘潭大学数学专业硕士文凭,却在一家旅游公司面试销售岗:“现在文旅产品需要懂技术的销售,凭借我坚实的数学基础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肯定可以胜任该工作。”

像吴静芬这样的“跨界选手”不在少数。在现场一家酒店展位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温小敏正在应聘运营岗:“我懂流量密码,你们缺变现专家!”而曾创办过幼教创业项目的一位应聘者,在创业遇阻后打算重新找工作,他辗转于各个展位,希望应聘销售岗位。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的创业项目也与销售有关,所以对行业的选择没有那么受限。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排斥跨界择业,一位招聘者认为,跨界可以带来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会有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工作经历,这些新的思维和视角可以为公司带来创新和新的思路。

【编辑】易巧君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即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