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新一线”城市频频推出“人才新政”,与此同时,不少三四线城市也逐渐加入全国“抢才”大战,纷纷发布“招才帖”。在“抢才大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非省会城市引才优势何在?究竟哪些人才愿意前往建功立业?这些城市留住人才又有哪些底气?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探访了在湖南人才市场举办的岳阳市2018年四海揽才(长沙)企业产业项目人才专场招聘会。
一问:非省会城市引才优势何在?
岳阳在此次组织158家企事业单位赴长沙招聘前,其“四海揽才”品牌在湖南、湖北两地早已深入人心。为让此次参会供需双方均满载而归,活动举办方早就驾轻就熟“埋下伏笔”,不仅早早携手媒体和高校广发“英雄帖”,更是提前深入企事业单位和在长高校了解人才供需情况,搭建人才精准对接平台。在专场招聘活动现场特设的校企对接会,高校代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人才流动谈对接需求、商讨合作事项。
“你们学校有新媒体专业吗?全职或兼职都行,上班形式灵活,不一定要来岳阳坐班。”湖南长飞洲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沈石建为觅得新媒体人才向参会高校频频表露引才诚意。“上班形式灵活”是沈石建多年外地招聘经验的“杀手锏”,因为担心岳阳作为非省会城市引才难,公司特将部分岗位设置为线上办公,这样就解决了求职者就业地域选择问题。沈石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岳阳和长沙均设有分部,相对而言,长沙分公司招人会更得宠,但随着近年来岳阳巴陵人才工程的推进,城市重才引才的氛围也愈加浓厚。说到这,沈石建特地强调道:“发展需要人才,岳阳发展更需要加强与外界人才‘联姻’。” 飞洲达作为身处三线城市的小微企业,引才难度并不小,沈石建每月数次往返长岳两地,除了对长沙工作氛围和员工综合素质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事实证明,如此费力招揽来的人才确实能为公司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介绍,沈石建介绍,他的公司通过类似的人才校企对接会已先后引入过11位人才。
沈石建提出的揽才方式,得到了多家高校代表回应,他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沟通详细事宜。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招生负责人对本校培养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引以为豪,而作为该校应届毕业生的“娘家人”,对于是否愿意把孩子们送往岳阳,他坦言,目前,岳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大学生不一定非得扎堆奔向北上广,三四线城市同样能有所为。学生无论身处哪个城市和什么岗位,都应踏踏实实工作,释放自身能量,展示个人才能。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素有“洞庭湖明珠”美誉的岳阳,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为广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大力实施巴陵人才工程,推出一系列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已连续四年成功在武汉、深圳、长沙等地举办七场招聘活动,引进各类优秀人才3500余人,其中博士259名,为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岳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瑰曙在活动发布会上亦饱含热情地向人才们发出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各位英才,开放的岳阳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眼光,崛起的岳阳越来越需要人才的支撑。我们中心希望您能走进岳阳、关注岳阳,加入岳阳!”
二问:哪些人才愿意去?
“舍不得落下任何一场‘四海揽才’招聘会,吉首大学每年校招我们必须去,生怕与人才失之交臂。”湖南国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婷对人才的重视,体现在这些年来为揽才奔波的每一个脚印里。与现场多家参会高校洽谈后,她向记者坦言,愿意前往岳阳的人才,一般以岳阳本地人居多,此外,岳阳相对来说消费水平和房价均较低,向往安定的人会携家带口落户岳阳,这批人才对于当地来说是“固定财富”。这一现象,记者从现场多家岳阳企业负责人口中也得到了印证。据了解,国泰食品目前拥有近500名员工,其中岳阳本地人占据80%左右。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愿意选择和岳阳一样的三线城市?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晚云告诉记者,在招聘会现场,来了不少该校的大学生,以博士生为主。“不少有情怀与抱负的大学生和高层次人才对去基层拥有满腔热情。”陈晚云接着说,如今岳阳发展势头正劲,每年我们有100多位应届毕业生会选择岳阳就业,工作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初创公司。对此,湖南工业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就业管理科副科长冯猛也给出了答案,他说:“如果有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我们的学生同样愿意在基层岗位上实施抱负。”
对于目前硝烟四起的“抢才”大战,陈晚云也难掩他的忧心“这表现了国家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增强,无疑是个好现象。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吸引人才的‘巢’筑好了,切不能光玩噱头,而要勤练内功。一窝蜂似的模仿比拼并不是好事,要注重量体裁衣,切不能一味在抢人数、抢速度上抢风头。”
本次招聘会上,岳阳招聘企业占参会单位总数的93%,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工程机械、食品等支柱行业,这也正是岳阳地域经济特色下人才需求的写照。
岳阳市现拥有规模工业企业1262家,13个工业园区,石化、食品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另外北斗应用、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也在加快发展。进入新时代,岳阳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一三五”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力建设湖南发展新增长极。
“因为看好家乡的发展,我们老板将公司从北京迁回了平江老家。”湖南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助理王洁,对公司落户新址后的揽才信心满满,本次王洁想招揽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已在现场跟中南大学、湖南工程职业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等多个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三问:留才的底气何在?
“基层渴望有知识、有理想、有朝气的年轻人。”陈晚云深刻感受到当非省会对人才的渴望。目前,我国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离不开人才,农村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知识和技术。然而除了事业留人,三四线城市还有哪些留住人才的后发之力呢?
在人才会现场,记者见到了华容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郭辉,他与该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一起穿梭在各个高校展台。“这里面是招聘企业和需求,‘五险一金’,最高年薪15万。”她一边派发着该县《春季人才招聘手册》,一边向参会高校频频介绍他们的招聘优势。郭辉告诉记者,为把人才请到县里来,华容县去年出台了人才工作意见,今年正在紧锣密鼓的围绕“意见”讨论出台系列实施办法,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要给人才创造发挥价值平台和提供安定生活的保障。
实际上,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仅在招才引才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气力,把人才留住更是一门难做的功课。不少参会企业向记者透露,大学生流动性强,加之企业平台和资源与一二线城市有差距,招进来的人才最后能长期留下来的并不多。即便是这样,他们仍然对走出岳阳招揽人才相当执著。据悉,岳阳市除了在人才引进上推出绿色通道、创业扶持、创新资助、引智补贴和政策奖励外,还设立了“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窗口”,在选择落户、配偶随迁、子女就学和体检疗养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 “一站式”服务。
此前在衡阳工作的85后罗金鹏,在此次招聘会上想寻得下一站“安定感”。他极力将自己的优势和待遇期许坦露给意向的招聘企业。对于为何选择岳阳,他直言道:“除了家人原因,岳阳对待人才的态度让我很动心。”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