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坚守初心是本,工匠精神是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国企人才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广大“国企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我省日前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国企楷模”评选宣介活动。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社(中人社传媒)现在省国资委宣传部指导下开展“国企楷模 湖湘力量”系列融媒体报道,以营造“国企楷模”企业立标杆、社会受尊崇的良好氛围,敬请关注。

“护路先锋”李群辉

中人社传媒记者 龚颖 通讯员 罗文明

上午9点会议,李群辉照例提前5分钟抵达会场。开短会,切主题,讲干货,这是李群辉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他眉毛浓黑,眼神如炬,说话干脆,声音浑厚,他的座右铭是“事不过夜,案无积卷”。有人说“李总不怒自威”,也有人称“他是实干家”。

李群辉是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多年驻疆军旅生涯,曾参与并组织过抗震救灾、维稳平暴、弹药调运、重大演习等急难险重任务,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

2010年,从新疆军区正团级干部转业后,李群辉一直扎根湖南高速基层一线,用忠诚、担当书写着“护路先锋”的铁汉精神。

【“我必须去救援,死了不要你们管。”】

“马上到!”2018年7月2日傍晚,正在忙碌着的李群辉接到电话后,立即直奔沪昆高速雪峰山隧道。

雪峰山隧道全长7039米,是沪昆线上的大动脉和咽喉要道,也是当时全省最长的公路隧道,管理难度极大。

此时,隧道内由于两辆货车追尾,导致现场燃爆,浓烟滚滚,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李群辉抵达时,只见隧道里一片漆黑,热浪裹着刺耳的爆炸声向隧道口袭来,仿佛要把人吞噬了一般。

一边是手机响个不停,上级各部门关心事故最新进展;一边是消防队员严防死守隧道入口,不得进入。

“除消防人员外,其余人员都不能进隧道。你也不能进,进了也是送死。”把守的消防人员好意劝阻。

“我必须进隧道,隧道情况我非常熟悉,死了不要你们管。”李群辉扯着嗓子,像要把眼前吃人的“黑洞”击穿。

冒死逆行,李群辉顾不了那么多,在他心中有无数个疑问在疯狂盘旋:有没有伤亡?烧了多少辆车?是否会引起连续性爆炸?隧道会坍塌吗?怎么实施救援?如何有效疏散人员?

戴上防毒面具,拿了块毛巾,李群辉毅然向“黑洞”钻了进去。

面对复杂的形势,李群辉第一时间封闭洞口、救助人员、疏散群众、管制分流、灭火救援,并及时成立群众疏散组、应急救援组、后勤保障组、新闻报道组、舆情应对组等现场指挥部,分头协同作战。同时立即调配人员和物资,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事故损失降至最低。

仅仅半个小时,成功疏散群众351人,实现“零伤亡”!

群众撤离后,李群辉一直坚守到最后,直到隧道清理完毕。9个小时,连夜作战,此时天色已翻出鱼肚白,李群辉疲惫地从隧道走出来,从头到脚已熏得黢黑,双脚仅踩着一只鞋,却浑然不知。

这一仗赢得不易,李群辉终于松了一口气。

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多次应急抢险任务后,李群辉从生死实战中总结的隧道应急救援“封、救、疏、管、灭、保”六字诀,防汛保畅“防、卸、堵、警”四字经等,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邵阳高速经验,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

无数次生死救援也印证了李群辉常说的那句话:“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流汗,离不开平时非一般的应急演练。把隐患当成事故,把演习当战场,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演习的标准之高、要求之严以及对流程的熟悉程度是他必抓的大事,为此也批评了不少同志。

邵阳高速连续15年举办“雪峰使命”应急演练,紧扣高速公路常见突发事件,突出实战化、亮出真功夫,提升路警的“一路多方”联合作战、整体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了广大司乘人员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成为邵阳高速一张靓丽名片。

【“现在多吃苦,以后就不怕苦。”】

20多年部队生涯在李群辉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的人生有三次重要转折。”回望50多年人生路,李群辉总结道。

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从合格军人到合格军官,再转业到地方工作,他经历了钢铁般的淬炼与锻造。

刚去部队,李群辉由于水土不服起了一身疹子,奇痒无比。但他知道,相较接下来的训练,这点奇痒宛如小菜一碟。

在新疆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极寒气候下,李群辉和队友们每天天不亮便开启魔鬼训练。负重10公斤,跑步2小时,1000级台阶一路蛙跳向上,站立4小时屹立不倒。苦中不言苦,苦中长精神,苦中有作为,他时常这样激励自己。

“现在多吃苦,以后就不怕苦。”老班长的话萦绕至今。也正是炼狱般的军训,锻造了李群辉钢铁般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汽车部队工作十几年,他担负着往边防部队运送物资的艰巨任务。由于大西北地广人稀,路况极差,生活也极其艰苦。风沙漫天,饿了,就把风沙拌饭当作特色美食,就着馕饼,也能吃得倍香。他还常特有“讲究”,拿起馕饼,蹲在路边,往渠沟里一甩,甭管是否有牛粪羊粪,随着水流飘回来的硬邦邦的馕饼保准会软一些。他的经验是,甩一次不够,得三四个来回,饼就够得上下咽的标准了。

而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

2003年,新疆伊犁昭苏县6.1级地震,李群辉带领车队前往震区连夜运送救灾物资。零下20摄氏度,路上白茫茫一片,雪落下来,结成冰,一台车翻了,后面的车很快“黏”上来。见状,李群辉立马跳下车,指挥赶紧加固防滑链,现场成立“三互”小组,互帮互助互救,40多台运输车分组前行,保障安全顺利将物资送达。

2010年从部队转业后,成为一名湖南高速基层“战士”,是李群辉第三次人生转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似乎没有人比李群辉更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脱下军装后,李群辉在新战场上用忠诚与担当守卫着一方高速公路的平安。

【“下不下去,工作效果能一样吗?”】

“副驾驶上的人跳车逃跑了,一定要抓住他!”一天晚上,与高速冲关犯罪团伙斗智斗勇,上演惊险“擒敌大戏”时,李群辉厉声喝道。

10年前,驻地高速公路冲关、倒卡、换卡等乱象丛生。犯罪分子常是亡命之徒,目无法纪、气焰嚣张,加上当时团伙化、网络化、跨区域作案倾向蔓延迅速,查处抓捕难度非常大。

李群辉每天神经紧绷,夜不能寐。他攥紧拳头,发誓与犯罪行为势不两立。“我已把脑袋挂在高速公路上,不端掉冲关团伙,绝不罢休。”

经过几年重拳整治,李群辉在舍生忘死间与犯罪分子多次交锋。终于抓获冲关车辆180台、冲关逃费违法犯罪嫌疑人217人,打掉6个冲关团伙组织,驻地高速公路收费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仅2013年就堵漏增收1亿元。

而李群辉也因此多次受到犯罪团伙跟踪、辱骂、威胁甚至恐吓,他全部置之度外。

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3年防控,又是一场难打的仗。

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是流动人员密集区,也是高风险区。李群辉要求公司全员健康动态监测,24小时轮班值守,做好安全防护、日常消杀,出台防控操作指南。

2022年4月18日,驻地出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长期的部队生活,让李群辉对潜伏的危险有着过人的警惕性。嗅到病毒嚣张气焰,他第一时间发布疫情防控紧急调度令,由他口述,文员记录,不到一个小时,文件发至每个基层单位,而这也成了邵阳高速挡在人民生命安全前的一道钢铁屏障。

为了严防死守,员工也自创了好多好用实在的“土办法”。在收费站,一张塑料薄膜当帘子,中间掏个洞,舀水的瓢从这里进出,用来盛放高速通行介质卡,尽量减少与司乘人员的接触,很管用。

疫情最严峻时,李群辉放心不下基层防疫和员工安全,准备实地督导。

“您就别去了,线上也能解决。”下属建议。

“下不下去,工作效果能一样吗?那么多员工战斗在第一线,人命关天。”李群辉坚持每天下基层,与大家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在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前,邵阳高速900多名干部职工实现了“零感染”“零传播”的工作目标。

为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李群辉还牵头成立“紫薇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邵阳高速满意窗口的“紫薇”新样板,得到司乘人员的高度赞誉。2017年,邵阳分公司摘得了文明创建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单位”金字招牌。为保住这份荣誉,全体员工不断撒播文明的种子,点燃文明的火种,传递文明的力量,做到了“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文明创建系列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单位的形象,提振了员工的精神,也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感。

做好高速公路工作,李群辉说就是12个字:用激情干事业,用忠诚保畅通。

“老李的柔情都献给了高速。”

每年“八一”建军节,是李群辉心中雷打不动最崇高的节日。即便已退伍,每年这一天,他也会和老婆炒两个小菜,一同庆祝。在老婆心中,“老李的柔情都献给了高速”。

除了小家,李群辉更多的是心心念念这个高速大家庭。别看他平时表情严厉,但心中常怀慈悲,弃婴“高路平”的起死回生,验证了他们高速公路员工的柔情,寓意高速公路平平安安。

事情要从2016年4月27日说起。当天上午11点左右,在沪昆高速邵怀段东往西K1345+700处,养护工刘十连看见波形护栏板外有一个纸质手提袋。走近才发现,手提袋中放着几罐营养品和一个红包,一旁还有一床薄薄的毛毯,里面裹着一个正在睡觉的婴儿,脐带尚未处理。

在男婴身边,留有一份手写书信——“因父身体单薄,其母无力抚养,故狠心离别,愿有缘人相见……”

邵阳高速人成了信中所提到的“有缘人”,一场爱心接力在那个春天温暖传递。6年多过去了,高路平健康成长,而李群辉走到哪都惦记着他们在福利院的这个特殊的“儿子”。

邵东收费站一位票证员于2015年11月1日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当天,李群辉立即动员干部职工积极援助、爱心募捐4.5万元,帮助她一家共渡难关。2020年,这位票证员虽办理病退,但其康复情况一直牵动着李群辉的心,并多次上门关心慰问。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李群辉规定,对于职工群众要做到“六必谈”“六必访”,把他们最关心、最在意、最直接的问题和困难记在心里、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对待服务对象,他立下“三声”“五心”“十要”的规矩:车来有迎声、询问有答声、车走有送声;文明用语要热心、收费发票要细心、回答询问要耐心、微笑服务要真心、便民服务要热心;接待热情、言语温和、态度尊重、心理自信、表达准确、吐字清晰、交谈用心、赞美真诚、讲解到位、反馈及时。

“十分感动,太用心了,谢谢你们。”有人发信息、留纸条表达对永州高速江华收费站的感激。2020年,李群辉任永州分公司“一把手”,每逢瑶族重大节假日,他都要求收费站工作人员穿戴瑶族服饰。瑶家长鼓等民族文化元素在收费站附近随处可见,瑶族同胞刚下高速收费站就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对此,大家窃语“李总浪漫又温暖”。

退伍多年,李群辉还是习惯把军徽随身携带,搁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一日当过兵,终身是战士”。

铁汉亦有柔情,李群辉的魅力究竟来自哪?

他说:“德能服众、才能应变、廉能树威、体能耐劳,是我一直恪守的人生信条。”

返回

李中平:青春无悔爱恋 岁月不改誓言

中人社传媒记者 邓宇

3月31日,湖南省属监管企业第二届“国企楷模”宣介暨首批创新强基产品应用推介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直到活动开始前一天,有色集团湖南黄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辰州矿业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中平才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从沅陵县赶来。

“意外、惊喜、激动。”当被问及获奖感受,李中平用了三个词形容。不过在他看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应该归属矿山全体员工,是矿山人的培养和关心让他从初出校园的毛头小伙成长为掌管百亿规模国企的领航员。

“辰州矿业给了我安身立命之本,我是如此地爱着矿山,就像同甘共苦的恋人,在苦辣酸甜中把这份爱沉淀得越来越浓。”择一行、事一企、终一生,李中平用40多年的坚持,践行了年轻时许下的誓言。

【他希望年轻人相信长期主义】

“采矿是一项光荣、崇高的事业,如果没有它,国家的发展将失去一个很重要的支撑。”李中平说,“矿山需要不断有年轻人加入,除了提升大家对这份工作的使命感,企业要为年轻人的成长和成家立业创造更好的条件。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文化留人,我相信年轻人都有这种家国情怀。”

李中平本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1978年,从小梦想做一名工程师的他初中毕业,考入长沙冶金工业学校就读。3年后,国家号召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李中平和其他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湘西金矿(辰州矿业前身)。“当时矿里年轻人不多,我们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被人当宝贝一样看待。”李中平回忆。

条件简陋、工作辛苦,是矿山给李中平上的生动一课。作为选矿技术员,起初他连一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经常要去生产一线轮岗,其中最苦的是手工选矿,“一天要选180吨,手指都磨破皮了”。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8年,有人无法忍受决定离开,但李中平熬了过来。一线的磨练让他可以和矿工们更好地打成一片,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李中平说,很多事情都要一个人拿主意,锻炼了他的决策力和判断力,为其今后走上更重要的岗位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丰富的基层经验能帮助李中平更好地规避企业发展背后隐藏的人才断档风险。成为辰州矿业带头人后,针对矿山企业员工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等常见问题,李中平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培养管理复合型人才,推进岗位融合;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和技工人才,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建立岗位梯队培养机制,完善岗位人员退出机制,优化年龄结构等。

“年轻人只有相信长期主义,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才能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李中平说。

【他时刻关注生产效益和安全】

这些年来,辰州矿业依靠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同,始终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令李中平等一众矿山人打了一场历时3年的持久战。“我们在一周之内抽调400多名党员干部,成立13个临时党支部,在整个矿区、生活区和工作区值班设卡、执勤巡逻、排查消杀,通过日清日结、闭环管理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李中平说。

企业内部虽然稳住了,但整个大环境依然不乐观。物流受阻、销售受阻、人员复工受阻,辰州矿业的经营状态可以总结为“复工未复产,复产未达产”,导致2020年一季度直接亏损3000多万元。“第一个阶段没有病死,第二个阶段我们不能饿死,必须迅速开启复产加速度。”李中平表示。

为扭转困局,李中平提出了自产产量再提升5%,成本再节约5%,技术经济指标再提升1个百分点的“551”目标。“我们下到车间、井下和员工算细账,每天多干半小时,每天多出一吨矿,就能完成目标。”李中平感慨地说,与复工之初很多企业员工无法正常到岗相比,辰州矿业员工返岗率高达90%,他们响应企业党委号召迅速行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战疫情、抓生产、保目标热潮。

当年第二季度,辰州矿业即实现扭亏为盈,甚至到年底还超额完成了生产经营任务,这样的势头一直延续至今。近3年来,辰州矿业税收年均增长19%,员工收入年均增长9.3%。李中平信心满满地说,预计企业经营效益今年会再创新高。

“安全就是产量”是辰州人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这句话看似逻辑不清,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安全不能出问题,发生事故会停产,停产就会没产量。李中平常说,不是企业消灭事故,就是事故消灭企业。为此,他提倡到一线“战壕”里抓安全, 全面落实预防、避险和应急处置三个环节。同时,告诫员工“一不怕苦,二要怕死”,不能因为疏忽大意让个人置身于危险之中。

作为省人大代表,李中平每年参会都要提及安全生产话题。“由于安全、环保等原因,有些人谈矿色变,甚至把矿产开发和加工等同于破坏环境。”去年参加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座谈时,他还建议我省加大力度研发适合中小型矿山的机械化设备,推进安全型、绿色型、智慧型、数字型矿山建设,助力矿山产业升级。

【他在意员工和乡村的获得感】

辰州矿业位于沅陵县官庄镇,企业与乡镇相互依存几十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李中平介绍,在克服困难求发展的同时,辰州矿业时刻不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每年上缴税款超过2.5亿元,投入200多万元支援周边村镇修桥补路、整治河道。近年来,企业先后投入上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配合开展官庄小城镇建设,既提升了员工家属生活品质,也带动了该镇建材、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各地纷纷拿出工作岗位,满足劳动者返乡就业和就地就业需求。“矿山企业兼具技术密集、专业密集和劳动密集三大特点,我们每年稳定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从周边村镇招录沅陵籍员工1900余人,为脱贫致富贡献了国企力量。”李中平说。

如今走在矿区里,映入眼帘的不是滚滚烟尘,而是绿草茵茵。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省内首批“绿色矿山”,辰州矿业矿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5%。李中平表示,每年3月,企业都会组织青年党员、团员参与植树,鼓励大家争做“绿色园丁”。

2018年,辰州矿业在沃溪坑口打通两条竖井,将井下体感温度从30多摄氏度降至20多摄氏度。更令人称奇的是,手机在地下仍然有信号,矿工随时可以与家里人联络。这些改造的背后充满了人情味,大大提升了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李中平告诉记者,沅陵县有23个少数民族聚居,当初建矿的骨干力量同样来自五湖四海,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山文化。为了让这种文化代代相传,企业定期举办员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不断集聚3000多名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通过打造“学在沅陵”品牌,设立“辰州矿业沅梦专项基金”,免除员工子女受教育的后顾之忧,培养了一批有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子。

去年11月的一天,李中平与人事部门的同事谈完工作,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到了临近退休的年纪。当晚,他破天荒地不是因为担心企业经营或安全生产而失眠了。

“每当我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听到文化广场的欢声笑语,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想到这里,李中平起身走到书桌前,给18岁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辰州矿业。无论18岁还是59岁,我永远祝福这个百年老矿生机勃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返回

周源山智慧矿山建设团队: 矢“志”湘煤 “智”在必得

中人社传媒记者 易巧君 通讯员 李晓慧

一家承载着历史荣光和先锋期待的传统煤矿,领命探索建设全省第一个智慧矿山建设项目,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达到先进的技术要求,并完成艰巨的实施任务?

尽锐出战,短短8个多月,周源山智慧矿山建设团队将压力化为动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上下一股劲,用“志”和“智”交出了湖南煤炭领头羊的铿锵答卷。

【精心!构建智慧“大脑”不只是敲代码】

科技之美,为矿山赋能;智慧之力,为乌金添彩。记者近日在周源山矿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看到,几十台电脑依次排开,大屏幕上闪烁着井下主要作业区域实时画面与各子系统实时数据。

“这个平台就像我们矿山的‘智慧大脑’,工作人员一键启动采煤机,井下采煤量、掘进量等数据一目了然,并能第一时间监测到矿井安全生产信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周源山矿业公司智慧矿山管控平台主任张斌颇为自豪地介绍。

“大脑”的构建无疑是智慧矿山建设重中之重,回忆起自2021年4月正式启动后的建设过程,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张斌直呼:“是完全不同以往工作的一场硬战。”

智能管控平台建设需将矿井“一张图”、地测防治水、采掘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管理、一通三防、机电设备等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为了软件开发、页面设计、系统对接、数据收集,项目团队每天都异常忙碌,连外聘的2名技术员也都3个月未曾回过家。管控平台集成了数十个分线业务,涉及十多个厂家和几十个系统模式。这些系统不兼容,厂家还不愿授权,他们便一家一家联系,求取各个子系统厂家设备的数据通讯协议、数据定义模式。

张斌记得很清楚,为了地面配电房监测监控数据的通讯协议,他们先后联系18个人,打了一个星期电话才把正确的通讯协议拿到手。

一些现场技术数据采集需与矿井技术人员一一对接,有时为了校对一个数据,他们查漏补缺,查阅历史资料,现场实地测验,得花费2至3天时间才能完成。如全矿巷道布置图、设备布置图等,他们与矿井技术人员对坐标、对型号、对数量,前后花了一个月才完工。日日夜夜地守在电脑前,他们敲打着几十万个数据,写出几十万条代码,安装好4台超融合服务器、3台交换机、建好1套隔离墙,这个“智慧大脑”才逐渐成形。

【匠心!建设信息“高速”也得挑战慢】

智慧矿山建设光有“大脑”不够,还得有传输井上井下数据信息的网络系统,通风工区监控队便承担着万兆工业以太环网的建设任务。

“工业环网是矿井各项生产数据传输的核心系统,能有效打通信息传输的堵点,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网络保障。”挂图作战,每日督查,通风工区技术副区长杨德志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200多个日夜里,“整整掉了近30斤肉”。

铺设五六千米光纤线路,监控队5个人从地面到井下,从大巷到采面,一米米地向前延伸。铺设地面南风井到配电房的800米光纤正值端午节,大家坚持赶工期,途经一段灌木林,还纷纷拿起柴刀开路,皮划伤了,脸刺破了,直到当天晚上8点才铺完。

更难的是井下铺网,灰尘大,湿气大,给高精密仪器光纤熔接机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小困难。“为了对抗灰尘和湿气,我们就一方面利用中晚班时间,尽量插在生产不繁忙的间隙进行;另一方面则利用雨布等支起‘蒙古包’,想方设法创造一个相对适宜小环境进行工作。”杨德志说。

光纤熔接是利用高压电弧将两光纤断面熔化,同时用高精度运动机构平缓推进使之融合成一根。“光纤断面要求光滑,但操作过程中哪怕是风吹一下都可能受影响;而用的光纤支线8芯、主干24芯,也即意味着有橙黄蓝棕红黑灰白等8色、24色,需要一一匹配。”杨德志回忆道,在井下,灯光效果加大了比对较头发丝都细的光纤颜色的难度,同时,戴着的镜面也容易受潮致使视线模糊,所以“都得自带棉布或纸巾随时擦拭”。

一处一处,一点一点,慢慢熔接,反复熔点,几千米光纤的敷设与熔接,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但他们拧成一股绳,最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环网升级,完成了调度大厅主屏幕、机房硬件、4台井下防爆交换机、6台地面交换机等的安装调试工作,智慧矿山“信息高速公路”终成规模。

【苦心!开拓智能“采面”个个都瘦了】

割煤机在一侧旋转,刮板运输机自动向前,另一侧则有人行道供人来回巡检,在智慧矿山管控平台上,记者看到的采煤现场宽敞穹顶隧道,未见任何柱状支撑物。

周源山智慧矿山建设办公室主任张亮告诉记者,这个“穹顶隧道”名为综采支架,他们的机电队和掘进队为其顺利安装付出了大量心血。

机电队负责智慧矿山8大集中控制子系统的安装,那时大家都是好几个月不知道双休日是什么滋味。因为他们机电队不仅要参与安装,还要确保井下机电正常运行,每一个人工作量都不止翻番而已。

有一天,技术员黄俊带着4人正在安装21返仓皮带无人值守智能运行设备,突然被电话调到800米开外的事故点。大家几个变电所跑上跑下,找故障、查原因、定措施、备材料、制作电缆连接头,恢复正常供电已是凌晨2点。黄俊告诉记者,他们当晚出井和着工作服睡了一觉,第二天清晨却仍按时继续下井加紧安装工作。安装的那段日子里,他们个个都瘦了。

“变电所电力监控、井下主运输皮带、中央水泵房、地面压风机抽风机房等多个集中控制子系统一个个建成,凝聚了他们无数心血。”张亮感慨,但这种付出成效也非常明显,像他们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盛建勋所在的电气维护区人员就由42人减少到了19人。

3231工作面是智能综采的预设“战场”。为了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负责开拓施工的掘一队以党建引领项目开展,召开“誓师”动员大会、党员骨干动员会,把进尺任务和质量标准划分到班组、细化到个人,同时在全队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竞赛,并把工程质量、生产任务与工资挂钩。

掘进一支部书记何冬忠透露,为了解决支护难题,他们还群策群力,想出许多“金点子”,如架棚时,加密支护材料,以加强棚梁的抗压能力;在接顶时,放一些缓冲材料,以减少棚梁的直接压力……“那时,各班组真的是开启‘疯狂模式’,连每个小班都得保障进尺超2米、架棚3架。”

至今,周源山矿业公司智慧矿山建设项目已顺利建成并运行近一年。“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安全监控的数字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信息管理的集成化,让我们值守人员减少70%,采煤工效提高20%。”周源山矿业公司总经理李小全说,“智慧”成就周源山“硬核”实力,也为南方煤矿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湘煤样本。

返回

她有一股迎难而上的犟劲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建投六建集团施工技术员张珍

中人社传媒记者 龚颖

作为建筑行业为数不多的女性技术员,张珍常年在工程项目上摸爬滚打,养成了走路带风、说话快溜的习惯,在同事们眼中,她是不怕苦、不服输的“珍姐”。

而正是凭借着这一股迎难而上的“犟”劲,近日,张珍被评为湖南第二届“国企楷模”榜样人物。

【“不仅是盖房子”】

“珍姐”其实不大,生于1989年,长在农村,从小在苦坛子里泡大的她,对苦似乎有着天然的“钝感”。

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启动,张珍所在的单位以“零利润、总承包”模式负责项目建设工作。其中,慈利县26个安置点分布于17个乡镇,大部分处于山区,地质复杂、条件艰苦,技术难度大。

“我是党员,我报名!”张珍打破僵局,主动请缨,到条件最艰苦的项目上担任技术员。

可第一天抵达时的情形,还是让张珍有些意外。当时正值冬天,小雨夹着几分寒意,车窗外漫山的石头被冲刷得更光亮了。绵延的山丘在眼前铺开,却不见一草一木。

要在石头上建房子,难度可想而知。张珍每天穿梭在分散的项目点,一天来回几十公里。在号称“慈利的西藏”——洞溪项目建设点上,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她和工友们一道,住工棚、吃泡面,忙起来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

如何在复杂地形上,把房子建得又好又快,半夜躺在床上的张珍还在不停琢磨,她想到了无人机。第一次试飞,尽管技术不娴熟,但能把项目场地尽收眼底,这让张珍高兴得夜不能寐,她连忙钻出被窝,用电脑还原场地三维模型,进行三维坐标校正。最终项目减少土石开挖量2万多方,极大降低了项目成本和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15天。

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成为夺取全国脱贫攻坚胜利的一道靓丽风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张珍对每个字如数家珍,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她有个心愿,去一睹“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精准扶贫”的伟大成就。张珍说:“能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感到无上光荣,建筑行业不仅是‘盖房子’,也是在建造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世上无难事”】

如果盖房子,能像看3D动画一样,把一切流程工序、用工用料、预期风险尽在掌握之中,且一目了然,那将会发生什么样的神奇反应?

张珍打了个比方,这就如同卡塔尔世界杯上亮相的科技狠活“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一样,能够通过AI加持实现盖房子可视化、精细化。

而这在建筑领域也有专业术语——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2016年,刚工作不久的张珍被派往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一期工程项目担任施工技术员,这是张家界市当时最大的民用医疗建筑工程,工期紧、要求高、任务重、管理复杂。

彼时,公司正在探索BIM技术,与传统的二维绘图技术相比,BIM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绿色环保方面更具优势。

然而,作为新生事物,BIM技术被接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工友不看好,说就知道整些假把式,嫌我们还不够忙的么?有同事在观望,新技术无异于无人之境,拿下它难度空前大,能行么?有领导不放心,工期本就很紧张。

谁来啃下“硬骨头”?又是张珍第一个站出来。

“其实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困难没有吓倒张珍,要实地勘测,找不到捷径,她便起早贪黑,扎进现场手工测量,一个平方、一面墙需要多少块砖,她一块块数;项目需要多长工期、多少人工,她每天爬上钢架点人头。付出得不到理解时,张珍不解释,只是没日没夜钻研,困了洗把脸又接着挑灯干,与困难“犟”到底。

终于,借由BIM技术的辅助,模板管理难、项目管线复杂、大型专业设备多、净空要求高、协作难等问题均被一一攻克。不仅如此,还为该项目节省施工成本约40万元,成为公司项目精细化管理典型。

“这个好,一看就懂,房子还没建,就已经在脑袋里活起来了。”工友们也逐渐改变传统观念,向张珍竖起了大拇指。

项目到哪,张珍就把“项目新技术学习小组”建到哪。至今,其运用BIM技术帮助工人们优化施工,累计培训达500余人。

【“没有质的转变,那一定是量做得不够”】

采用BIM技术,仅单个项目就挽回损失448万元;在白马溪安置房项目查出图纸错误44处,进行重大变更23处;在《BIM+VR技术在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课题中,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其成果平均为每个项目质量安全样板间节约施工费10万元左右;成功申请省级工法1项,国家专利4项,发表专业论文5篇…….

如今,作为我省BIM技术领域的一名年轻老手,张珍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行业认可。

人人眼中的优等生,张珍却自称“没天赋,其实就是舍得下笨功夫”。

一次参加集团“建功之星”比赛,由于第一次上台路演,没经验的张珍面对观众紧张得全身发抖。不认输的她,回到家后,每天苦练演讲。26页的PPT,她打印出来,每天揣在口袋里,只要有空就默背,直到产生“口腔肌肉记忆”。

“别人也许只要一遍,而我背诵了上百遍。”张珍认为“没有质的转变,那一定是量做得不够。”

2019年,张珍第三次参加湖南住建行业技能大赛,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第一名的好成绩,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由于工作特殊性,张珍不得不人随项目走,常年奔波在外,长沙租的房子一年也住不了几天。

一年冬天,被派驻长沙某物流智能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第一晚,张珍主动提出留守基地值班。简易宿舍里,挤了五张床、两个桌子,连打开行李箱都局促。

在临时住所,最麻烦的是上厕所。这天半夜,张珍披上棉大衣,打起手电筒,走过一段泥泞路,不一会儿,细雨在头顶上就凝结成了一层薄冰,厕所终于找到了,可仅三面围挡,没有门。见状,她又深一脚浅一脚,从附近挪来一块门板,比自己高出两个头,这才应了急。

类似难忘的经历,张珍还“藏”了很多,但她却常常跟人打趣道:“我的工作‘包吃包住’,让人羡慕还来不及哩。”

目前,张珍参与的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该项目正积极快速响应国资委减碳目标,而这次,张珍又带头走在了前列。

工地现场,机器轰鸣,但依然掩盖不了她的拳拳心声:“我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创新创效的决心,苦练本领、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为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不懈奋斗。”

返回

岸桥司机孙权:“穿针引线”吊起工匠梦

中人社传媒记者 周纯 通讯员 马雨婷

11年前,孙权第一次站在岳阳城陵矶新港一期码头仰望高空,看着师傅们行云流水般将一个个集装箱吊起,心想:“一定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优秀的桥吊司机!”

不久前,36岁的孙权作为湖南湘水集团岳阳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岸桥司机被评选为湖南省“国企楷模”,其还曾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岳阳市“巴陵工匠”等多项荣誉……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始于“爱折腾” 第一个出师迎接挑战】

跟孙权同期到岸桥工作的同事都已转岗,而他说:“只要干得动,就会在岸桥上多干一天。”

这天像往常一样,孙权7点开过早会,来到码头检查设备后爬上15米高的工作岗位——悬挂在桥吊大梁下的驾驶室。这是一个不到4平方米的工作空间,透过脚下的玻璃往下看,地面上的集装箱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积木,集装箱上的锁孔更像针眼一样小。

而孙权要做的就是“穿针引线”,将由4根钢索吊着的4个锥形锁头送入集装箱4角的锁孔。他低头弯腰,透过脚下的玻璃瞄准集装箱4边,熟练地操作各种手柄和按钮,控制着重达千吨的庞大桥吊,着箱、闭锁、拉升、落箱、开锁……不到1分钟,1个庞大的集装箱被准确放在了指定位置,上下层叠放误差不超过2厘米。

日复一日,精细控制,对于孙权,早已形成肌肉记忆。

记者初见孙权,他质朴敦厚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黝黑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利落的寸头上冒出根根白发。工作10余年,他视力下降厉害,早生华发,且因工作常常低头弯腰,现在背也有些驼了。

回忆起入职第一天,孙权说自己一口气爬上了15米高的云梯,站在驾驶室里,发现整个港口都尽收眼底,尤其是那一排排整齐排列在场桥下的集装箱似在召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开好吊车”。

起初,孙权跟着师傅一起上场桥,坐在驾驶室看着师傅每一步操作。当时,他学得很快,基本操作两周就学会了,但速度、精准度却怎么也提不上来。

为更好掌握集装箱吊装的一次着箱技术,他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到桥吊驾驶室反复摸索其中要领。其他同事午餐时,他仍苦苦“折腾”在哪一个位置下吊具最省时;下班后,他泡在图书馆,查找关于吊装的书籍,研究器械的构造……

从零基础入行,靠着勤学苦练、细心观察,孙权成为同批新进员工中第一个出师的人。

6年后,孙权瞄准了码头上更具有挑战性、操作技术含量更高的设备——岸桥。

“岸桥与场桥不同,每个动作都既要快又要准。”孙权说,尤其是在刮风下雨天,吊具、集装箱都会随风摇动,这对技术要求更高,往往需要根据经验进行调整和判断。

【精于“不服输” “四步吊箱法”获全公司推广】

“桥吊效率是一座港口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尤其是岸桥司机,不能有半点闪失,不然既影响港口吞吐效率,又影响船期。”孙权说。

载货的集装箱最高重量可达35吨,连空箱也有1吨多。刚开始,新港桥吊司机的平均吊箱时间在3分钟左右。孙权观察发现,吊箱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调整箱位上,只要缩短调整时间,就能较大地提升作业效率。

为证实自己的设想,孙权开始了成千上万次的反复操作实验。每操作一个箱子,他都要琢磨琢磨,找出成功原因和失败教训,把不断总结经验当作提高自己技术的法宝。

终于,他总结提炼出了“四步吊箱法”,即稳、快、轻、调整,成功将岸桥吊箱速度由原24自然箱/小时突破至34自然箱/小时。像烟花、爆炸品、可燃气体等危险品转运,这些方法更为重要,且已在全公司推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些年来,孙权自身的技术也不断提升,从最开始吊一个箱子需要10分钟,到现在只需1~2分钟,从未出现过一次操作失误。2017年10月,他还在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港口电动港机装卸司机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二名。

同事评价孙权,生活上“佛系”得只爱钓鱼的他,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满是“不服输”的拼劲和钻劲。

有一天,“龙韵168”“湘水远98”“湘远8”等9艘船舶靠泊城陵矶新港码头,1000多个集装箱等待装卸作业。由于当晚有暴雨红色预警,为追赶生产进度,让船舶尽早离港,当天正值休息的孙权主动请缨上机作业,既快又好地完成了312个箱子的操作任务。

其中,“湘水运98”作业完毕后,因暴雨无法离港。为保证安全和效率,孙权又冒着倾盆大雨赶到码头岸边指挥,最终使船舶得以顺利离港,而他却被淋得浑身湿透。

类似的紧急装卸任务时有发生,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找孙权。因为他不仅技术好,还愿意牺牲休息时间说干就干,从没有一句怨言。

新港公司包括孙权在内有100多名岸桥司机,全年四班两倒,经常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无论是烈日当头的午后,还是光线渐弱的黄昏,都要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帮助公司完成了100万标箱的历史性突破。

【“绣花”般传承 让每个集装箱平安“着陆”】

孙权刚入行时还是个风风火火的年轻小伙,但他记得师傅的教导:“想把这份工作做好,没有别的,除了要吃得苦,还要耐得烦,‘粗汉子’也要有‘绣花’精神。”

每天正式工作前,孙权都要花上20分钟左右时间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看钢丝绳线是否有损,进行吊空箱调试等。他说:“对待工作要常怀敬畏心,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也要细致做到位。”

多年来,孙权的操作技术在新港公司已是数一数二。为做好“传帮带”工作,他也将这“绣花”精神用在了培养徒弟上面。

提到带徒弟,孙权说起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个让他惊魂未定的事。

当天,徒弟正在操作,箱子竟突然一滑。瞬间,孙权心头一震,条件反射般快速按下了紧急制动。事后,他检查发现,原来是4个锁孔只锁了2个。

“太马虎了!幸好没发生事故,要不然这几十吨掉下去,地都要砸个坑,更别说对货、船,甚至可能是对人的影响了。”孙权说,他要像自己的师傅一样,平常对徒弟要求更加严格,才能让他们在日后工作中尽可能不出错。

在孙权看来,桥吊司机岗位比较特殊,很多技巧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现场学习和体会。如何在短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培训学员,尽快给公司增添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安全质量优的新生力量,成了萦绕在他心中的头等大事。

于是,这位“85后老师傅”孙权连休息日也忙碌起来了,带着徒弟给机械设备做保养、练习操控空车,介绍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就连回到家里,孙权还会记录每位学员的个性特点,并根据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培训计划,再分阶段、分重点进行细化。他说,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安全意识等,是衡量他们是否出师的标准。

严师出高徒,正是在他如此精心的“传帮带”下,9名徒弟迅速成长。其中,刘岳文在2020年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荣获第三名,成为了公司新一代的吊箱主力。

在教学之余,孙权也会跟大家交流探讨人生的价值,教育大家如何当一个好工人。他说:“作为桥吊司机,要保有一颗干好所有工作的心,不断打磨技术,让每个集装箱平安‘着陆’。”

返回

刘建伟:30年磨一技 造业界“传奇”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从一个懵懂的学徒工成长为业内公认的技能专家,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厂房。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他都坚守岗位生怕手里的机器出乱子。

3月25日,在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钳磨班,班长刘建伟拿上头盔去车间检查仪器设备……他笑着对记者说,几乎每天的工作都是从这样开始。

“钳工的活要干好,一个是经验积累,一个就是手上的功夫要硬。”怀着追求极致的匠心,刘建伟30年如一日在钳工台上不断突破自我,用一手硬技术说话,把自己打磨成了业界“传奇”。

【技术面前绝不能认怂】

自小在工厂环境里长大的刘建伟,受到父亲的影响,特别想当一名钳工。“父亲是一名车工,经常跟他一起到车间看,久而久之,自己的兴趣也来了。”1992年,还没满17岁,刘建伟就读了技术学校学习钳工。

“这是一个被大家认为是又脏、又累、一把手锤和一把扳手就能搞定的简单工作,没有前途,但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刘建伟说,当时自己暗自憋了一股劲,“绝不能认怂”。在无数个夜晚,同学们休息了,他一个人还在实习工厂汗流浃背,苦练基本功,最初,是一个又一个水泡,后来慢慢变成了老茧。

1996年,刘建伟因为成绩优秀被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正式录取,成为了一名车间工人。

“当时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制作高精度测量工具,检测产品各个零部件的精密度,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刘建伟说。

1998年,公司的几台主要设备故障率很高,刘建伟观察发现,主要问题是配件磨损,每周就要更换一次,每次更换不仅费用高,还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刘建伟带领维修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怎样才能降低磨损?”他找出图纸,不断研究设备结构,不懂就找人问、上网查,不断打磨,终于用了7天时间制作出配件。经测试,配件使用时间增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刘建伟的世界里,计量单位是千分之一毫米。这样的精度,甚至连数控机床都无法达到。“很多部件误差只有千分之几毫米,我们拿来处理的时候只能手工打磨。打磨不够,不符合标准;打磨过了,咬合不能严丝合缝,这个件就废了。”

【设计专用刀具加工法】

经过近30年的磨炼,刘建伟的双手俨然已是一台精密的测量仪器。现在,他手中的零部件的单位都是以毫米、微米来计算,“我的手工加工尺寸精度能达到0.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八十分之一的厚度”。从不懂到精通,从简单到高难度的复杂件,刘建伟一步一个脚印,出色地完成每一项生产任务。

2014年,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一个产品尺寸精度要求为正负0.01毫米,当时公司并没有这样精度的专业加工设备。面对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正负0.01毫米的加工精度,刘建伟选择挑战它。

这些年来,孙权自身的技术也不断提升,从最开始吊一个箱子需要10分钟,到现在只需1~为了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刘建伟和团队必须要设计一套专用的刀具来加工它。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我们经过10多天的反复琢磨,整天泡在车间里面不断探索,终于把刀具加工出来了,现在每年可为公司创造180多万产值。后来湖南省职工技协将其命名为“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2020年疫情期间,刘建伟和公司4名技术尖兵先后5次被派往娄底一家口罩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援。面对杂乱无章的机器设备,在没有装配图纸、没有工艺流程的情况下,刘建伟和同事连续3天吃住在车间,与操作人员一起研究,想尽一切办法配齐零部件,以最快速度实现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有效缓解了医用口罩短缺之急。

近几年公司军品订单多,加工形状复杂,需要钳工制作的品种就有400多种,几乎没有通用工具可以用得上。为解决这一难题,刘建伟和同事们反复查阅图纸,研究工艺,最终设计制作了一套操作简易、快速方便的钻、铰、锪孔定位夹具,工效提高了4倍,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年还可节约生产成本135万元。

【劳模的“传承经”】

师傅带徒弟不仅是教技术,也要传承刻苦学习的精神。刘建伟收徒弟有两个要求:对行业热爱,能吃苦耐劳。“我师傅做事非常细心、特别认真,对我们徒弟要求也很严格,甚至很严厉,有人被他骂哭过,但是严师才能出高徒。”刘杰说,他的基本功扎实都是师傅逼出来的,没事时师傅就让他练,练得不好或者偷懒,师傅都会有处罚。

“现在的新材料、新工艺更新换代很快,我自己也在不停地学习,有时候遇到了问题,整晚满脑子都在思考琢磨,我要求徒弟们也要不断学习和了解。现在徒弟们多是大专毕业,理论基础好,因此我也不能像自己进厂学徒时那样要求徒弟了。”刘建伟说,他首先做到以身作则,少说多做,在潜移默化中对徒弟产生影响;徒弟们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加工关键部位时,他干的同时让徒弟看,干完让徒弟们一起检查验收,以加深对关键技术维修的印象,对徒弟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经验。迄今,他已将自己的20个徒弟都培养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

严师出高徒,正是在他如此精心的“传帮带”下,9名徒弟迅速成长。其中,刘岳文在2020年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荣获第三名,成为了公司新一代的吊箱主力。

自2013年刘建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创新,共设计、制作创新项目36项,其中特等奖2项、1等奖5项。这里不但是各类技术人才、技术比武精英的聚集地,也在生产工作中起着攻坚克难、技术攻关的作用,并肩负着技术传承、技术培训的任务。他表示,三尺钳台,不仅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安全紧紧相连。“我坚守了25年,还将无怨无悔、心无旁骛地持续坚守下去。我将努力把自己探索的新方法、新技术教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90后、00后新工匠成长为业务骨干。”

返回

梁亮:挺起湖南制造的“钢铁脊梁”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通讯员 柳琴声

春日钢城,阳光明媚,花红柳翠,莺歌蝶舞。

沿着涟钢厂区公路,一辆辆满载着高锰奥氏体钢Mn13的卡车整装待发,宛如一条机械长龙……

“这些出厂的高锰钢用在矿山设备和船舶建造上,不但性能稳定,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不宽敞的办公室内,涟钢技术中心主任梁亮仔细盯着电脑上收集的各项现场数据。他表示,在企业科技工作中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是原创,争原创就要宽容失败。

从“高锰钢”到“耐磨钢”再到“优特钢”……每一次新钢种的创新和成功研发,都意味着一批“大国重器”从此脱胎换骨,拥有了自立自强的底气和力量。在梁亮的心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用当代中国科研人员的底气、志气和骨气,挺起湖南制造的“钢铁脊梁”。

【扎根科研一线的“领头羊”】

约访梁亮不容易,涟钢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的时间从来都不够用,年初就更忙了。”除了科研规划,企业还有新产品研发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他得盯进度、做指导,考虑整体总结和后续细节安排;新产品投入生产后,他得全程跟着,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他要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拿出解决方案……

“不爱待在办公室,老往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跑。”有同事调侃梁亮,“你这职位早就变了,向往一线的心却没变啊。”

“科研人员无论何时都要‘接地气’,如果高高飘在上面,肯定水土不服,做出来的东西都是虚的。”梁亮笑着回道。

回想2008年刚入职涟钢的日子,梁亮内心还是有点复杂。作为北京科技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他进入公司1年多了,却干着在生产车间倒班的体力活。

根据涟钢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个技术部门的入职人员,必须在一线工作3年,学习和熟悉各个车间的工艺流程。因此,梁亮作为刚来的新人,是名副其实的车间工。

为了改善产品质量,梁亮主动申请到重要客户的生产一线蹲点,在这里一干又是3年。通过在一线蹲点,他广泛征集用户意见建议,了解产品使用需求和应用特点,在重点质量问题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有效地推进了产品适用性改进。

梁亮认为,科研是一个扎根基层和不断试错的过程。他分享了自己在高锰钢研发过程中经历的两次失败,尽管每一次失败带来的损失有100多万元,但公司一如继往地重视科研工作,给予团队充足财力支持。经过不断地“失败-总结-失败-总结”后,终于攻克了连铸工艺稳定生产高锰钢的难题,探索出了高锰钢系列产品高质高效生产的解决方案。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客户到公司,梁亮深入现场解决难题,扎根一线服务生产,推动科研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用实际行动助力提质增效。

【甩掉“镣铐”实现新品研发自主】

2011年,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颇多。大型工程建设离不开工程装备支撑,高强度耐磨钢是工程装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直接决定了其性能表现和使用寿命。但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耐磨钢板产品级别低,性能波动较大,耐磨性能差。

“超薄规格耐磨钢板能够突破传统耐磨钢的限制,但世界上又仅有瑞典SSAB和日本JFE能实现该类产品的稳定生产。不过,他们仅销售耐磨钢板产品,不对外出售技术。”梁亮认为,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他和自己的技术团队必须瞄准更薄、更轻、更强的耐磨钢项目,决定筹建全国最大的横切热处理线。

“该项目投资成本高,技术不可控,极易造成生产事故。”在横切热处理线最初提出时,各种质疑声不断。

打破质疑,得靠事实说话。梁亮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专家,记录分析每天的生产数据。根据市场反馈来的各种加工、使用上的问题,耐磨钢项目组优化成分,提高加工和焊接性能;改良加热轧制工艺,减少不同批次产品性能偏差;提升热处理设备能力,优化耐磨钢工艺路线;组织核心力量解决成分偏析以及夹杂物问题,减少断裂风险……

历时10年,梁亮及技术团队终于突破传统耐磨钢合金设计、组织调控与关键制备技术难题,研发成功新型减量化型、高韧性型、超级耐磨型和低屈强比型4大类、16个牌号耐磨钢板。

正是这次突破,奠定了涟钢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前我国自卸车行业所用高强度耐磨钢基本来自国外,其出口我国的高强钢和耐磨钢价格高达2万元/吨,还需提前预付款。现在涟钢耐磨钢不仅为自卸车车厢“瘦身”30%以上的重量,而且质量相同,价格少了一半。该产品一面世,就得到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等行业巨头的青睐。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奔跑】

从业近15年来,梁亮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最前线,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敢于突破,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从行业跟跑到领跑的转型。

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NM300-600系列耐磨钢板和Q960-1300结构钢板, 4项产品相继获中钢协“特优质量产品”奖,在涟钢形成100万吨/年的热处理规模;全面实现超大型起重机吊臂、商用车等关键部件材料国产化,打破SSAB垄断,出口欧美等地。年创效6亿元以上。

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华菱钢铁奠定了在各细分领域的区位优势和行业地位。海洋工程用钢、造船用钢、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超薄规格耐磨钢、锯片钢、桥梁钢国内市场占比第一。压力容器用钢、高层建筑用钢国内市场占比前三、API高品质油套管、非API及特殊扣油套管、高压锅炉管、特殊要求管线管、起重机臂架用高强合金管行业占比前五。

“科研事业还是要靠年轻人的。”他从前一辈人手中接过的接力棒,如今又要传给年轻一辈。一路走来,梁亮及团队获得18项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大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7项。但他始终感觉,在技术创新的路上,要做的还有很多。

“工作中,我要坚持每天往炼钢炉里加些‘创新料’,以青年人的执著,淬炼过硬本领,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以钢铁报国之志,扛起钢铁强国重任。”梁亮说。

返回

樊凯:永不止步是我的科研“钛”度

中人社传媒记者 邓宇

无论外貌轮廓还是发音腔调,樊凯身上的北方人气质都显而易见。2015年,拥有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的他从西安来到常德,入职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多种钛合金材料,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为提升我国高端装备用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谁差白雪至南国?而我却毫无兴奋之情,不是在北方早已司空见惯,而是心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8年来,樊凯用不知疲倦的钻研突破重重技术壁垒,连续获得多项个人荣誉,但他始终淡然处之。在他看来,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才能取得丰硕成果,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攥牢“入场券”】

钛是什么?“一种战略金属和新兴材料,在地层中占比达千分之六,具有轻量化、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钛有何用?“小到人体骨骼、牙齿、自行车,大到水上飞机、舰船、核电站,钛和钛合金的用途十分广泛。”

谈及自身专业领域,樊凯开始滔滔不绝。事实上,具备一系列优良特性的钛金属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称号——“世界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入场券”。虽然储量不算稀缺,但由于熔炼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全球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中国更是唯一一个不仅掌握技术、还具有丰富钛资源的国家。

此前,钛金属精深加工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把持垄断,成为阻碍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解决这一国家级重大战略需求,弥补我省在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领域的短板,金天钛业通过引人才、搭团队,在摸索中追赶国际领先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2015年9月,樊凯作为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赴常德开展工作。“当时我对常德了解不多,但初始印象很好,感觉特别宜居。”樊凯回忆,“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有桃花源的传说,公司所在的德山地区十分推崇‘德’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很适合安心作出一番事业。”

人员逐步到位,如何找到研发方向着手突破呢?“我们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国家重大立项的科研课题,二是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团队内部科技攻关,让材料性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樊凯介绍。

科研之路漫长且孤独,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熔炼过程中,活跃的钛金属在高达3000多摄氏度的加热炉中任性地四处游走,眼睛看不见,手掌摸不着,宛如面对一个个盲盒。“我们只能先从理论层面入手,通过宏观物理建模分析,再到实践中检验、优化,发现差距并予以修正。”樊凯表示,站在企业的角度,产品都是符合生产标准的,但对个人或者整个团队来说,研发是为了不断接近理论上的完美,而这种对更高标准的追求也会让企业、客户乃至国家重大战略长期受益。

这些年来,樊凯带领团队解决了多个钛合金材料制备难题,在我国某型运输机和AG600水陆两用飞机等高端装备上得到应用。“湘”字号新材料就此在我国高端装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金天钛业成为中国航空高端钛合金材料3家主要供应商之一和大型综合钛材加工企业之一。

【人生的使命】

1982年,樊凯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这里出产的柿饼闻名全国,苹果和花椒的品质也很不错。樊凯博士期间就读的西北工业大学位于古都西安,距离富平车程只有30~40分钟,但他却为此努力了4年。

2001年,一则有关纳米技术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樊凯的兴趣。“当时我还在读高三,对这类新名词了解有限,不过社会上已经有相关话题讨论和主打纳米概念的产品出现。”樊凯说。

各种信息叠加令樊凯隐约意识到,纳米材料不光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将影响一部分国内传统产业。高考填报志愿时,新概念和新鲜感驱使他走上材料科学这条路,并最终被郑州大学材料成型技术专业录取。4年后,樊凯决定回到西安,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深耕金属材料领域。

“其实那些年我主要从事材料由液体变成固体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钛金属没什么直接联系。”樊凯坦言,“金属材料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只要打好基础就能一通百通。而我最终选择钛的一个原因是它对国家科技战略的先进意义和重要性,希望有机会跳出理论研究层面,更多尝试应用层面的产业化研究。”

加入金天钛业后,樊凯和技术团队共同承担国家及省级项目20余项,帮助企业累计获得70项专利授权,参编标准17项,获得包括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对樊凯来说,起初作决定以及后来的职业发展轨迹或许不是偶然,而是时代冥冥中赋予自身的责任和机遇。在阅读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时,撒冷王对主人公圣地亚哥说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星球上存在一个伟大的真理: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

“人们常说‘心想事成’,但首先你得认定一件事,然后坚持做下去。当内心的想法越来越坚定,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你真正实现它。”樊凯说。

【导师与父亲】

如今,樊凯除了担任金天钛业总经理外,还身兼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作为校外导师,我首先要指导学生把论文完成好,其次向他们介绍公司情况,挑选合适的人才加入我们。这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需要找到有情怀、有决心、愿意为国奉献的人选。”

在招揽人才这件事上,樊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当初刚到常德,整个团队需要他一手搭建,樊凯便经常前往各高校宣讲,用质朴、真诚的语言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有什么说什么,不打包票,不作许诺,既讲公司前景,也不回避风险。”樊凯说,“如果一个人将事业放在第一位,真心想把一件事做成,那么他的满足感通常比较高,物质财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反之很容易经不起外界的诱惑而离开。”

想干事、能成事、相互依托、彼此信任……就这样,一支规模六七十人的科研团队逐渐成形,他们平均年龄29岁,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樊凯表示,通过设置不同的岗位晋升通道,开展员工持股和薪酬改革,核心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激励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人员稳定性大幅提升,做到了“零流失”。

“平时我会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不强求与专业相关。定期举办沙龙交流心得感悟,彼此传递正能量。”去年常德疫情期间,为保证企业生产不受影响,樊凯安排人买了40张行军床,吃、住都要在公司内部解决,所有人没有丝毫怨言。

工作之余,樊凯保持着运动的习惯。这两年,他专注于健身房锻炼,跟随教练用科学方法养成健康的体魄。每周末只要不加班,他都要赶回长沙陪伴妻子和一双儿女。尽管不可避免对家庭有所亏欠,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始终是樊凯打拼事业的坚强后盾。

家里到公司的路程大约160公里,樊凯坐上通勤班车,随手从包里拿出一本书。他最近在看湘籍作家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试图理解这位被称为“中人”的晚清名臣如何“不求近效,铢积寸累”“而困而知,而勉而行”。

正如他多年前翻阅《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使命一样。

返回

李发根:将科技成果“融”进奋斗里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戴博 李理纯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这些都是自己该做的本分工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近日,湘电集团有限公司电机事业部主任设计师李发根趁着忙碌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他奉献了20多年的科研事业,他云淡风轻地用一句话这样概括。

翻开李发根的履历,记者发现他曾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湘潭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近日,李发根的履历又增添了一项新的荣誉:湖南省第二届“国企楷模”榜样人物。

各种荣誉“加持”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敢于选择,才能实现超越”】

1998年,李发根从湖南工程学院电机制造与运行专业毕业后,成功进入湘电集团成为了电机工艺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电机及工业发电机和汽轮发电机的产品工艺工作。

一年后,他却跳出工作“舒适区”,毅然转岗为电机设计师。“当时公司有政策,需要几个能吃苦的年轻人,我刚好是电机专业,就报名了。”回忆当时的心情,李发根说既紧张又兴奋。

他说:“既然做了这个选择,那就不管未来如何,先做了再说。”

很快,李发根发现事情与料想中不太一样,虽然大学所学是电机专业,但真正踏进这个领域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足。

除了缺乏电机理论等基础知识储备,电机设计建模过程还很复杂、繁琐……他从网上淘来各种专业书籍,工作之余温习工程制图、仿真软件,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来自书本、领导及同事的知识和技能。

加倍学习、反复请教……性格温和的李发根,遇到工作却是个认死理的人。就这样,新手李发根开启了“多倍速”成长快捷键,下班后,周末、节假日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终于在电机设计这个岗位上站稳了脚跟。

李发根刚刚转岗到设计部门的时候,团队承担的是民品电机设计。李发根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刻苦,几年下来,他在民用电机上设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长为团队的“核心角色”。

2011年,湘电集团迎来新的机会,开始承担军品电机的设计工作。这时,李发根面临的第二个选择又来了:公司要在他们团队里选出一批人员开始从事军品电机设计工作。当时,整个公司对于军用电机的设计开发工作并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以参考。一切只能从零开始。

在所有人都望而却步的时候,李发根又冲锋在前,毅然转岗到军品电机团队,开始着手在这片空白的领域创出一片天地。

“当时,我心里其实也有点没底。”李发根说,“但只有敢于选择,才能实现超越。”

【“有什么困难就克服什么困难”】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对在湘电集团工作了25年的李发根来说,是最好的印证。

2008年,李发根所带领的团队迎来第一个大型项目——核组泵大型异步电机设计研发任务。这对他们来说既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有成熟的设计手段。公司将此项任务交给了李发根负责。

时间紧、任务重,李发根二话没说,就是一个字“干”!

“做就对了!有什么困难就克服什么困难。”抱着这样的信念,李发根一头扎进图纸里。2年的时间里,他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画了多少张图纸。

“研发时要做大量的对比试验。”李发根回忆,“常常一做就是通宵!”在研发关键阶段,通宵加班做试验对他和项目组成员而言是常有的事,但谁都没有抱怨过。

最终,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不服输的精神,李发根带领团队成员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湘电集团突破技术瓶颈、储备国产化核主泵技术、打开国内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1年,又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落到了李发根所带领的设计团队身上——承担国家一个重大电机项目研发。该电机是国家列为军用设备国产化重要产品之一。

为什么叫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发根向记者解释:在此之前,该设备只能从国外进口,国内研发人员既掌握不了关键技术,又受到国内试验条件制约。此外,在接到任务之前,国内先进同行业企业已经先行开发半年。

在电机设计领域摸爬滚打12年多的李发根已经算得上“身经百战”,然而他们在该款电机研制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挑战仍是前所未有的。

前方没有“路”就打破闯出一条新路来!抱着这样的信念,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研发,他和项目组成员完成4次设计优化、36次工艺验证,发电机机组一次性研制成功。凭借发电机机组的重量轻、噪声低、振动小、温升低、高可靠性等优势,湘电在与某大型国企竞优中胜出,同时填补了多项国内重点核心设备上特种电机的空白。

由于研制取得重大成功,2016年—2021年,公司又陆续接到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装备样机订单,均继续委任李发根为项目主设计的团队,团队成员不负重托,一个干得比一个好,捷报频传,定单接踵而来。

【“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

在工作中带着一股子狠劲、闯劲的李发根,谈起自己的家庭和团队成员却格外“柔软”。

在李发根的心目中,自己荣誉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妻子王小平的理解和支持。

王小平是湘电集团电机工艺部门的高级工程师,主管工业发电机和汽轮发电机的产品工艺工作。夫妻俩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的上的益友。

在王小平的眼里,李发根很少有闲的时候。加班、开研讨会、改进设计方案,数不清的通宵达旦……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李发根很多工作都是保密的,尽管是同事,但他却很少和自己的妻子讨论工作,在承担重大项目的特殊时期,甚至连一同坐下来吃个饭看个电视都是奢侈。但王小平却从不抱怨,在繁忙工作之余,王小平还甘当贤妻,精心打理好一日三餐,为李发根更好地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积蓄好能量。

“这么多年,都是她在背后默默地照顾我和女儿,她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谈起自己的妻子,李发根满眼都是愧疚。

除了妻子,还让李发根反复“牵挂”的,还有自己的团队成员。

“功劳是团队的,不能全记在我一个人身上。”在记者采访之际,李发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团队的成员。对于每一位成员的脾气、特点,他都熟记于心。

李发根说,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他的引路人史建平老师。在他刚刚踏入电机设计这个岗位的时候,是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才让他在电机设计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而他也想延续老师这种传帮带的精神。

这几年,李发根一直秉承着“多给年轻人机会”理念,做好团队的传帮带工作。他所带的徒弟吴亚君、王喜元等都已快速成长,成为了项目中独挡一面的技术能手。

“科研事业还是要靠年轻人的。”他从前一辈人手中接过的接力棒,如今又要传给年轻一辈。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25年来,李发根扎根岗位默默耕耘,他早已把自己融进了强劲的动力引擎当中,化作那一个个亲密的零部件、一颗颗坚硬的钢钉,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