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在1月8日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这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团队,也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首次获奖的创新团队。
这支获奖团队共有15位主要成员组成,自称“80后”的袁隆平院士是队长。从当年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到如今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耕耘杂交水稻这块科学稻田已历经53个春秋,他参与、推动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性进程。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8日在京举行, 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与8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院士摘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桂冠。
“火药王”王泽山:国家最高科技大奖“三冠王”
王泽山院士是中国火炸药学科带头人,是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被称作“火药王”。他更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三冠王”,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又先后荣获1996年、2016年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斗毒士”侯云德:铸就重大传染病防控之盾
SARS、甲流、埃博拉……近年来,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猛虎”侵入人体细胞后,大肆破坏人体“化学工厂”,致人生病,甚至夺取生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与病毒“斗”了一辈子,年近九十还在上班。
黄丹莲,湖南长沙人,1981年出生,博士,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4 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 年)、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2016 年),已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 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
说起黄丹莲与环保事业的缘分,可以追溯至她上高中的时候了。上世纪90年代,黄丹莲还在长沙雅礼中学读高中,当时学校旁边有个锅炉房,天天冒出白烟,发出刺鼻的味道。望着天空被白烟遮住,慢慢地泛起一层灰蒙蒙的“薄雾”,黄丹莲很不是滋味。从那时起,她便下定决心要读环境专业,为环保事业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集聚人才优势,打造人才高地。益阳市为探索引才引智新路径,将引才引智与地方发展深度对接,着眼全市事业发展需要刚性引才、柔性引智、平台集聚人才,切实解决“招什么人、去哪里招、招去哪里”的问题。
1月3日,“院士专家益阳行”活动举行,面向重点优势产业,推动益阳相关企事业单位与院士专家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在前期调查摸底中,58家企业有13家被纳入益阳市院士工作站筹建库,其中6家对接了院士,将在这次活动中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其他45家企业则一对一、多对一地提出了拟对接的院士专家。
近年来,常德市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大引才聚才力度。
为切实推动人才工作开展,该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园区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制度,支持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为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实现人才本土化,培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备军”,浏阳市普迹镇把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