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将其贯穿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去,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日,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印发方案,决定在全省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努力把各方面优秀知识分子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集聚到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火热实践中来,形成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
——2014年5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物名片
“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量子物理、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理论研究。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用杠杆撬动整个地球。”初中刚接触物理的廖洁桥就被阿基米德的这句话深深吸引,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自此,他在学习物理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高考完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
天道酬勤,玉汝于成 成功来源于对事业的执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正是廖洁桥的真实写照。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勾勒出了他平时的工作和科研状态。
精于科研,诚于育人 把物理教学与爱国教育相结合
“我只是去外面学习和提高自己,所以学习完后,还是想着回到国内来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毕业后的廖洁桥,也曾去日本、美国等地深造,但是凭借一颗爱国之心,学成后的他毅然选择回国,想为祖国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国后的廖洁桥来到了母校,成为了一名老师。
钻石和贫穷共存,贫瘠的土地与顽强的生命力共生,这是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对非援助的大环境下,中国医疗队先锋辈出,自1973年首次向塞拉利昂派出援助医疗队开始,已先后有20批湖南医疗队在当地工作。45年里,湖南的医务工作者们已累计为数十万当地民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成为中塞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医疗队队长、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师梁力晖和医疗队成员、外科医师熊邦文,听他们共述湘非之情。
变“输血”为“造血”,培养本地专技人才
梁力晖是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医疗队队长,在他心中,援塞的初心便是想利用自身所学和资源,为在那遥远的贫瘠大地上苦苦挣扎的人民带去一点点生的希望。
从2017年5月底到达中塞友好医院,到2018年7月8日离开,13个月的援非经历无疑是梁力晖“创造希望”的经历。
“一刀大哥”为爱远行
熊邦文是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医疗队队员的外科医生,他在13个月的援非工作过程中,为多名身患艾滋、梅毒、肝炎等急危重症患者完成剖腹探查术,度过了一段人生的难忘岁月。
骄阳似火,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浩来到麻阳西晃山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对各项茶叶技术进行辅导。眼下,由周浩这样的专家组成的科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