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部署会议上获悉,我省将重点推进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基层一线、非公经济组织和青年人才等六大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赞佳出席会议并部署相关改革工作,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李小兵主持会议。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湖南科技扶贫进入“升级”阶段。继今年3月,湖南正式组建首批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并经历半年“打磨期”取得初步成效后,10月8日,该省启动了专家服务团团长专题培训班,为服务团后续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加油”。
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技术移民制度,加快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集聚更多优秀创新人才为我服务。
——2014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人物名片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特别顾问,隆平高科信息中心高级顾问,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湖南农业大学国家2011粮油协同中心兼职教授。迄今为止,他已经在《Nature自然》《P.N.A.S.美国科学院学报》《Plant Cell 植物细胞》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了近二十篇学术论文,多次受邀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知名高校宣讲研究成果。
与农业的不解之缘
“读完学士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做博士后!”这是一个“超级学霸”一路读书的理想路径。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冰冰,对农业情有独钟。以前读书放暑假,他会到姑妈家帮着搞“双抢”收割早稻和抢插晚稻。
学成归国是必然
王冰冰告诉记者,在备战考研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科研方向。在陈老师办公室复习的时候,他偶然在办公桌上看到了陈老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材料,这让王冰冰深思,原来农业研究还可以这么有深度。
谈起回国的理由时,王冰冰觉得在国外的学习、工作只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阶段,学成回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种业,回国势在必行。他说自己是国内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因此,更希望能把在国外所学所获带回到祖国的大地。
实现生物信息智能化
2014年,王冰冰作为创始人之一加入华智水稻生物技术公司,组建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信息团队,带领成员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软件——华智育种管家,为我国育种人员田间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提供了专业的工具。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我们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来专注于植物育种的数据深度分析。”王冰冰告诉记者,“通过整合植物材料田间的表型数据、试验室的基因型数据以及生长的环境数据,我们将建立分子标记与植物生长的关联模型,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育种材料的田间表现进行预测和选择,从而有效降低田间工作成本,大幅提高育种效率,实现农作物品种培育的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9月17日至22日,全省各条战线的33位优秀专家人才代表,赴延安开展以“爱国奋斗、建功立业”为主题的研修培训活动,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红色洗礼”。
专家们表示,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国奋斗精神和建功立业决心,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保持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再立新功。
赵成新 湖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社务委员、副总编辑
延安之行,我们感悟很多、收获很大。总而言之:一种传统不能丢,即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值得永远发扬;一种精神要铭记,即延安精神永远值得学习、铭记。坚持实干成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始终做到为党工作、为民服务,不怕苦累,勇攀高峰,锐意攻关。
曹 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
爱国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凝聚人心、确保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我要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勇于担当和创新,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按照“谋、想、做、干”做好每件事。
今年以来,道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注重从打造良好人才引进环境、充实人才后备信息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入手,构建人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