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党建研究会要“发挥党建高端智库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党建研究会党建高端智库作用的意见》。该《意见》对进一步发挥全国党建研究会党建高端智库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加强新时代党建智库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提高新时代党建研究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春的梦想是什么?在基层一线有哪些收获与感悟?11月14日,由省人社厅举办的2018湖南“三支一扶”人员演讲比赛在长沙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常德市桃源县茶庵铺镇“三支一扶”人员谢小亮,在14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演讲比赛一等奖。比赛严格按照赛前制定的比赛规则进行,各参赛选手立足“三支一扶”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身边先进事迹,从不同视角阐述了自己在基层从事服务工作的观点和感悟,有个人的基层故事,有工作的感动,还有对美好未来的希翼与自我鼓励,气氛十分热烈,掌声不断,选手与观众都充满激情,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希望香港、澳门继续带头并带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参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讲话
人物名片
从学徒到如今的中医名师,任开益与中医打交道已经五十余年了。五十年间,他救助过的病人成千上万,却始终坚守在家乡。“河水取不尽,烧汤济苍生。”他把对家乡的爱铭刻在心间。11月8日,记者走近这位中医大师,感受他的医路芳华。
博极医源,志当“苦竹”
医术精湛、有求必应,无论远近,只要人家带个话要看病,任开益拎起药箱就跑去了。出诊最远的时候将近20公里,一天的脚程才够一个来回,尽管条件艰苦,但是那五年“赤脚医生”的历程却是任开益最快乐的时光,他说:“山里很多的苦竹,每次出诊累了坐在竹下歇脚,看着那些顽强生长的竹子,我总是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像这些苦竹一样,努力往上生长!”
故土难离,唯愿“当归”
眼前这个神采奕奕、面色黝黑的老中医即将迎来自己七十大寿,他说自己的愿望很简单:“我是喝烧汤河水长大的孩子,这里是我的根,我离不开这里。没有什么能够回报乡亲们,只有把这所医院办好,让他们治病不出远门、不折腾,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大医贵德,医德“沉香”
从五十年如一日的沉淀,留下的不仅仅是传承创新的精湛医术,更是传颂于民的留香医德。“这么多年,附近百八十里乡镇,来找我看过病的人我都记不清多少了,有些祖孙三代都找我看过,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和我红过脸,这是我最自豪的事!”任开益笑得很开心。
芙蓉辉映格桑花,湘藏情融天地间。
11月14日晚,湖南省第六批50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载誉而归。湖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赞佳率队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接机,并举行简朴迎接仪式。
“辛苦了!”“欢迎回家!”一声声问候浸润短援人才的眼眶,也唤醒着格桑花里永不凋谢的“湘藏情”。
“第二次选择参加援藏工作,一样的是对西藏的热情和眷念,不一样的是任务和新挑战。西藏是我魂牵梦绕,甘愿为之奉献的第二故乡,无怨无悔!”此次短援队队长方颂,来自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眼眶充满红血丝的他难掩激动地告诉记者。尽管对口帮扶仅半年光景,方颂因高原反应和责任担子,皮肤黑了,身体消瘦了十余斤,他说,常在夜深人静时听到自己清晰而强烈的心跳声,那是光荣、使命和责任的鞭策。
5月21日,方颂和队员们作为湖南省第六批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带着组织的重托,带着藏汉民族的深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缺氧不缺精神” “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的要求,坚持科学援藏、精准援藏、务实援藏,切实发挥 “传、帮、带” 作用,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业绩,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为山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美好山南立下了赫赫新功,成为雪域高原上一支“永不走”的专家队伍,赢得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谱写了湖南专业技术人才对口援藏工作新的篇章。
11月13日,祁东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席草种植产业发展培训会在金桥镇金龙村召开,为当地60余名席草种植户送去一份厚厚的“科技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