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省领导联系专家制度,1月24日下午,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飞走访慰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教授潘安练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送去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实施办法》,正式启动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办法》明确提出我省科技人才评价将向科研一线和企业及边远贫困地区科技人才倾斜,放宽推荐条件。
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分配激励,让科技人员和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通过科技创新创作价值,实现财富和事业双丰收。
——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才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人物名片
这是个不断发现、永无止境的漫长过程,在考古领域行走近30年的郭伟民如今仍十分“较真”:一器一物,坚持亲手细致挖掘;测绘数据不准确,反复重测;考古工地,一待就是半年……
30年来,无论是荒无人烟的深山丛林,还是漫天灰尘的简陋工地,甚至是孟加拉国等境外,都有郭伟民奔波的身影。他说:“我们搞考古研究的人,所有的成绩都是靠跑出来的。”
保护人类的根
对于郭伟民来说,走上考古之路既是机缘巧合,又是心之所向。时针拨回到1983年,从小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郭伟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却填报了刑侦专业,与考古相差甚远。然而出分之后,凭借优异的分数和接近满分的历史成绩,在班主任的劝说下,他改填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为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
“陌生”的诱惑与危险
在形容考古工作时,“陌生感”是郭伟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他翻了翻办公桌前一本历史书籍说:“考古工作就像这本书一样,你不可能通过封面就知晓书里的全部内容,考古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未知的陌生感。我们接触到的古代遗址或文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永远都有着陌生事物和新的问题等着你去发现,这种感觉很奇妙。但只要我们走的路越多,知道的也就越多,还原出来的历史真相就越真实、全面。”
还原更真实的中华文明
如今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更多的时候是从事考古研究工作,但是谈及中国考古未来发展时,他露出了少有的严肃神情。“很多人抱着猎奇娱乐的心态去看待考古行业,人们喜欢看鉴宝栏目,喜欢看盗墓小说和电影,但是却不去了解考古工作背后的重大意义。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还原更真实的中华文明。不仅仅是王侯将相的家史,考古挖掘的实物更多的是记载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是有血有肉的历史。”
株洲市连续5年举办职业技能电视大赛
2018年12月5日,株洲市举行“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颁奖典礼,智能制造工种冠军获得者刘江圣接受表彰后深有感触地说:“感谢职业技能电视大赛,给我们一线工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
近年来,株洲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导、职工唱戏”的模式,通过电视、微信、网络直播形式,连续举办5届“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电视大赛,大赛已成为株洲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表彰、激励的一张烫金名片。
冲击视觉的“技能盛宴”
如何精彩呈现职业技能大赛赛事和扩大影响力?株洲市人社局打破传统竞赛模式,从方案策划、舞美设计、整合传播等方面全程合作,采用网络直播方式,推动大赛迈向更高水准,实现技能竞赛与人才宣传的“双赢”。
在竞赛工种设置上,不仅和世界技能大赛接轨,还主动对接全市支柱产业,按照每年10个工种,3年基本实现全市支柱产业全覆盖。同时,坚持把技能大赛与产业项目建设、扶贫攻坚、企业帮扶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把直播现场搬到企业车间,搬到扶贫点上,既有力助推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也整体提升了企业对外形象。
“2018年的大赛吸引了全市300多家企业3.75万名一线劳动者参赛。在选手终极PK赛中,关注大赛直播的网络粉丝达到了近75万人……”说起大赛直播盛况,株洲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王付银仍很兴奋。
近日,宁远县召开2019年优秀人才迎新春座谈会,就如何聚才引才、爱才用才、育才留才,如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来自全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