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面向未来的计算机盛会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圆满落幕。世界计算机大会,为何落户湖南?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在基础软硬件、终端及安全设备、服务集成及应用等方面,湖南已经逐步形成优势。截至去年年底,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已突破2000亿元,移动互联网产业年营收突破了1000亿元。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永远铭记各行各业奋斗者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铭记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永远铭记英雄模范承载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
如何让老百姓看病少跑路、少花钱?醴陵市二医院院长巫飞虹长期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在巫飞虹的带领下,醴陵市二医院开创了片区医疗服务“醴陵模式”,目前这个卫生院级别的医院年门诊量达到了15万人次,本地患者就诊率高达95.1%,“看病不出镇”成为了当地人的共识。
扎根醴陵,只为了给乡亲们看好病
“人们生病了,都希望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这一点可以理解。”巫飞虹表示,从当前很多大医院的门诊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人们千方百计去大医院找专家,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家门口的医院和医生不放心、不信任。”
赢得病人信任的秘诀是替病人着想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很多,因为经济问题,大部分人有病拖着不治疗。” 巫飞虹说,除医疗费外,交通费、伙食费、陪护费对于他们也都是很大一笔钱,如果当地有一所好的医院,就能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建立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就诊格局
“病人能不能留下来,还要看医生。”巫飞虹说,要让患者留在家门口医院看病,就必须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医生队伍,真正做强基层医疗机构。为了尽量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巫飞虹还十分重视辖区的卫生防疫,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院讲座,推动医院开展“五进”系列活动,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广泛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和强身健体技能,努力培育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新生态。
“我的梦想,是在长沙拥有一套自己亲手设计的房子,把爷爷接过来住在一起。”9月9日,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首期“青苗班”学生段周清,即将启程前往上海进行顶岗实习,他告诉记者,2年前,这个梦想他连想都不敢想。
2017年,段周清等12名湘西孤儿走出大山,相聚“青苗班”,学习一技之长,从自卑内向到乐观向上,从迷茫失爱到自信阳光,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用爱展翅,用技能振翅,凭借一双“隐形的翅膀”正携梦翱翔。
而孩子们的这一改变,得益于学校2年多来不断探索完善湘西孤儿技能扶贫新模式。日前,这一模式被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7家机构入选为“全球减贫案例”,湖南仅4例。
展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据悉,截至去年底全州共有法定孤儿2180人,事实孤儿3270名。段周清出生在凤凰县沱江镇杜田村九组,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一家人靠低保或政府贫困补助救济生活,后来奶奶因病去世。
离开故土,来到学校,段周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说起最难忘的事,他回忆,去年暑假,自己浑身冒出许多红疹子,奇痒无比,到附近诊所医治后依然不见起色。就在他心烦意乱之时,班主任曹鑫二话没说,骑着电动车带着他直奔医院。那一刻,坐在后座的段周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后来,因病住院的半个月里,为不耽误学业,段周清就由曹鑫每天来回接送。
该校党委书记刘清告诉记者:“青苗班”,寓意今日之青苗,明日之栋梁。眼下正值新生开学季,第三期“青苗班”学生也正式入学。截至目前,“青苗班”共吸收湘西孤儿26名,年龄在14-18岁间,主要就读于水电安装、装饰装潢、工程造价等专业。
刘清介绍,针对这一贫困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学校因材施教,全免学杂费,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彩虹计划”爱心助力活动,成立贫困帮扶基金,从心理健康、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给予帮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由6名省派科技特派员、12名“三区”科技人才、28名市(县)科技特派员等84名科技人才组成的慈利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近日实地调研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