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适应新形势对人社宣传工作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人社宣传主阵地“四全媒体”建设,提升全省人社宣传思想战线骨干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11月13日,来自全省各市州人社系统的百余位宣传骨干齐聚一堂学习政策、钻研业务、交流探讨。
日前,2019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单公布显示,2019年共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25项,其中湖南有12项。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2年起设立的人才资助项目,供未满38周岁的男性和未满40周岁的女性科学家申请。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发,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
——2019年11月2日—3日,习近平上海考察指示
“他,略有点胖,一米七几的个头,英俊,斯斯文文的,说话很文雅,爱笑,性格随和。他是我入班组时的铝合金焊接师父,他就是湖南省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国际焊接技师刘明。”日前,记者走进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焊工唐新明的日记本中看到了这么一段话。而唐新明描述的这个人,便是记者此行探访的主角——刘明。
知难丨伤痕是人生的“勋章”
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第一份工作也是做的画图设计,为什么后面会与焊接工种结下不解之缘呢?刘明有自己的理由,他说:“从事画图工作时,我感觉挑战不是很大,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让人感觉不是年轻人该有的追求,我想找点有挑战性的工作。”
迎难丨回报父母的爱与支持
2005年5月,在父亲病危的前一夜,刘明还在生产一线。“当时车间负责上海地铁二号线端部件的组焊,交付时间很紧急。我和刘明,一个是钳工,一个是焊工,我俩的工作是配套的,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耽误工程的进展。”
解难丨用“焊神”诠释工匠精神
2015年底,中国人自主设计、制造、施工,全世界同类项目中建设速度最快、工程造价最低、线路最长的湖南长沙磁悬浮快线“追风者”横空出世。刘明是参与到“追风者”车体端部件试制任务中的一员。
一次又一次的解难,使刘明在公司有了“解难高手”“焊神”“匠人”等称号,都说他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门手艺、一种追求,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修行。”面对大家的肯定,刘明憨憨地笑了。
贤才,国之宝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多次论述人才对于治国兴邦的重要意义。
如何做好人才工作,让人才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如鱼得水”,竞相迸发智慧活力,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放眼全球、着眼全局、统筹谋划,三湘齐动、鼓声雷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一股“天下英才聚湖湘,共绘美丽芙蓉盛景”的新风尚。
是什么让人才选择湖南、留在湖南、建设湖南,在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11月8日,记者尝试在2019年全省人才工作培训班上寻找答案。60余位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联络员等齐聚一堂,在这里学习理论、交流经验、剖析问题、畅谈建议。
向习近平的人才观看齐——正定县的“求贤信”
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被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按图索骥,总书记的人才观也并非“一夜成名”。
改革开放初期,早在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习近平就把人才视为“富民强县”的根本,明确提出“没有人才,民不能富,县不能强”。
与此同时,“正定县人才九条”“求贤信” “扯开嗓子喊人才”等一个个与人才有关的故事纷纷出炉,正定这座北方县城留下了许多爱才敬才的佳话,也为今天习近平人才观的形成埋下了慧种。
慧种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创新与实践。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带领群众继续开拓创新路径,念好念活“人才经”,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为日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对党的人才工作的论述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成为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注脚,也成为湖南人才工作领导干部看齐意识里的重要引领。培训班上,大家积极踊跃发言交流,引发现场广泛共鸣:
“作为人才工作的桥头堡、服务者,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对于人才工作要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亲自推、亲自查的良好机制,责无旁贷勇挑重担,排除万难开拓新的人才工作好局面。”
为期两天的省社科联“社科专家服务团湘西行”日前结束,来自省社科联、湖南师范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省旅游学会、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学院的专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