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我省民营企业人才评价服务年,省人社厅继出台《湖南省创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10 条措施》后,近日又发布《湖南省民营企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工作方案》,决定组织开展一系列民营企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
7月28日至30日,由全国博管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湖南省人社厅主办的2020年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活动在吉首顺利开展。该活动是博士后研究人员为中西部地区开展科技服务的品牌活动,2020年主要面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挂牌督战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要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健全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延揽各方面优秀人才投身强军事业。
——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举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彼时,听人说,他是英国留学归国博士,圣湘生物研发项目总监,是湖南向上向善青年讲师团成员,等等。
此时,眼前人,却常蹦出短语“我承认”“说实话”“我们常开玩笑地说”,生生让记者欲采访的这位高层次人才、抗疫英雄,变得接地气、可触及。
小小的病毒
纪博知说,他第一次对“病毒”这个字眼有强烈的好奇心,是由于2003年非典暴发,那时他还是湖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一名普通的大二学生。“说实话,那时成绩还算过得去,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智力资源或者竞赛成绩等。”
路边的公司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是什么高层次人才引进,就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留学归国博士,向圣湘生物投递了求职简历并被录用了。”纪博知表示,自己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是因“圣湘的路边广告做得好”才回来的;但如今回顾归国的这5年,却深刻地认识到,平台对于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非常重要。
强大的自驱力
今年初战疫,圣湘生物大楼里,那些深夜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那些24小时运转的实验仪器,那一箱箱被消灭掉的泡面,都见证了纪博知这位尚未至不惑的科研人员“熬过的最深的夜”和“掉过的最多的发”。
临近采访结束,纪博知说经历这次新冠战疫,他似乎才开始真正理解了在湖南师大读书时,看到当时已七八十岁高龄的“鱼院士”刘筠每天还早早前往办公室工作。“这就是强大的科技自驱力。我也希望自己始终保持科技的敏感性和科研的热情,直到完全干不动的那一天再退休。”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招录人数较2019年增加60人;南开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000多人,较2019年多100余人;东南大学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较去年多200余人;河南大学已明确要求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
国内40多所院校近日陆续发布招生简章,稍作整理便不难发现,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趋势日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将达到10万人。如何在人员扩招和现阶段博士培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记者也就此事展开了调查。
现状:在读博士延迟毕业已成常态
最近这段时间,正就读于北京某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三年级的印洋基本上都泡在图书馆为论文发愁。
“读博期间,我们必须在国内新闻传播类期刊上发表至少4篇论文,基本要求为A类期刊上2篇,B类期刊2篇。”印洋说,这样的要求在国内同专业人才培养中已经属于较高的了。而此类学术刊物每年的出版期数往往有限,国内很多高校教授也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获得职称,发稿竞争也因此变得愈发激烈。
为了更快地发表论文拿到毕业证,印洋不是在找论文主题,就是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试图找到论文的创新点。毕竟,一篇论文如果想要顺利发表,除了新的论点,还需要各项调查研究,正式成文前还要与导师沟通并再三修改,以及对接后期发表等各项事宜。
印洋介绍,虽然其博士学制为3年,但由于写论文、发论文、做科研项目等都需要时间,能够按时毕业的实际上少之又少。“考博的时候导师就跟我说,顺利毕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一共15个,其中顺利毕业的只有3个,剩下的基本都延期了。”印洋说,从下决心读博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注定是一场负重的修行。
近年来,绥宁县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引才育才的主战场,将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人才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有效推动脱贫攻坚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