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日前编制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0万人。《规划》要求,到2025年,初步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作用凸显,以主体人才为核心、支撑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为基础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近日,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持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要求依托湖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持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提供5000个研修研讨名额,帮助各国培养卫生健康、减贫惠农、互联互通、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业人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2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宣布
不以为苦
几个月、半年地不着家,十天半个月又挪个地方,通讯联络写个信都难以维持,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专业技术人才周厚祥过30岁了都没能成家。后来好不容易得个相亲机会,黑黑瘦瘦的他,还被相亲对象的姐姐直接描述为“穷酸相”。
不以为牛
他说做好地质矿产勘查需要理论积淀与创新,更需要眼到、脚到和前辈包括深山老农等的大量实践经验,自己参加工作的前两年都是跟着师傅学。这也是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优良传统,他特别感谢曾经的师傅们毫无保留的“传帮带”。
不以为高
2005年以人才引进方式来到长沙,任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查部技术负责人,到2008年开始全面主持全省地质勘查技术管理工作,周厚祥对对国家地勘事业的政策导向、各级各部门对地勘事业的支持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我们也在致力于通过深入调查,科学规划,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业秩序整顿、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持续发力。”周厚祥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切实全面负起责,矿地融合、绿色矿山建设不是梦,地质矿产勘查事业值得高度重视。
对接产业发展的 专业体系基本形成
湘潭是全省职业教育大市,职校数量远超其他市州,且各职校办学特色鲜明。2021年,湘潭市在校中职学生28985人,中职与普高招生数控制在4比6左右。全市共有中职学校22所,其中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各11所,开设专业46个,分布于12个专业大类,以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财经商贸、旅游等专业群为主体,涵盖一、二、三产业,基本形成对接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是一所老牌农字特色中职学校,现有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具有湘潭特色的三大专业群。该校通过名师培养、科技下乡、科研助力等多种形式,打造了一支“名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团队。去年,学校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实施教室照明、实习农场及学生公寓改造等,并增加学位160个,校园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湘潭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科负责人介绍,全市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训实习工位141652个,新增实训场室31个。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2所,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1所,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3所,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牵头学校3所,基本形成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湘潭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师资队伍,不断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出台人才引进系列优惠政策,先后为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等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水平人才近30人;聘请产业导师100余名,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根据教师现状以及个性差异,遵循“双师”培养规律,分层次、分梯队培养教师,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并严格实施,培养出众多省级名师、市级优秀教师、工匠名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日前,株洲市天元区荣获2021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区县级)”,以其2019-2021年城市人才吸引及保留的政策、实施举措和成果,为广大求职者的城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