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容芥菜工”带动就业15.3万人

    省就业服务中心 供稿

    近年来,华容县人社部门深入贯彻省人社厅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推、企业主体”思路,以“华容芥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为依托,以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为载体,全力打造“华容芥菜工”就业“金名片”,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绘制全域“产业图”

    华容县大力推进以“华容芥菜”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明确培育机制、认定办法、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实施内容,逐步形成了“有基地、有园区、有品牌、有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芥菜生产合作社112个,芥菜加工企业32家,芥菜产业供应链企业5家;全县芥菜产业链产值达80多亿元,从事芥菜行业人员达15.3万多人。“华容芥菜工”被认定为“2023年度湖南省特色劳务品牌”。

    培训赋能,增强行业“硬实力”

    扩大品牌效应,技术是关键。华容县人社部门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与创建培训基地有机结合,采取“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合作模式,累计开展“华容芥菜工”特色职业培训90多场,培训4500多人,培训合格率达100%,充分满足了芥菜产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作为全县特色劳务品牌建设主体的湖南洞庭明珠有限公司,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县域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每年定期对芥菜从业人员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栽培、生产、销售等方面培训,在推动劳务品牌资源共享上发挥了核心作用。

    服务护航,激活就业“新引擎”

    华容县人社部门融合“与企有约”“四下基层”活动,通过实地观摩、上门走访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华容芥菜工”劳务品牌,积极将劳务品牌的“含金量”转化为就业创业的“增长量”。强化金融服务供给,累计为3家芥菜企业送上创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突出就地就近就业原则,组织开展“送岗下乡”“送工入企”活动,共促成1.5万余名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增收1300多元,“华容芥菜工”特色劳务品牌已成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

    返回

    迎“光”而上 逐“电”未来 宜章打造“光电制造工”特色劳务品牌

    通讯员 周家波

    近年来,宜章县聚焦光电特色产业,蓄能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科学定位,通过找准路子、打好底子、搭好台子、练好里子、吹响号子“五位一体”举措培育,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培训链、就业链有效对接,2023年“宜章光电制造工”荣获省级特色劳务品牌。

    做实选拔找“路子”

    宜章县聚焦光电支柱性产业发展,精准定位,把“一县一品、一县一产业”作为发展劳务品牌的目标,将“光电制造工”列为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对象,人社部门与光电协会均成立了劳务品牌培育工作专班,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者务工习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因素加强业务指导,建立起“人社指导+协会建设+企业参与”三位一体的劳务品牌培育格局。截至目前,共有光电产业会员单位60家,光电显示企业36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年产值达54亿元。

    壮大产业打“底子”

    2021年12月,宜章县光电龙头企业恒维电子、谱特光电牵头发起成立宜章光电产业协会,通过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形成了链条完整、富于创新、绿色低碳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格局。光电协会充分发挥产业聚合作用,通过产业链条串起劳务品牌建设要素,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培训链和就业链融合,聚“链”发展、用“心”培育,奋力打造、打响了“宜章光电制造工”劳务品牌。

    做好保障搭“台子”

    宜章县人社局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聚集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为“宜章光电制造工”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依托就业超市资源优势,组织园区光电企业年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低于4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5000个,达成就业意向2600人次以上;以就业超市为核心,同步在县城商贸区设立零工驿站、在工业园区设立产业人才联络站、在社区和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就业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和辐射范围,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链条矩阵;采取微信、抖音、短信、现场四融一体的招工方式全方位服务光电企业用工,共发布招聘信息41期,通过抖音推送招工短视频175期,有效促进村社区居民到光电企业务工就业。2022年以来,共帮助光电产业招聘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6000余人。

    做强培育练“里子”

    人社部门引导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积极开发和增设光电显示专业和光电类特色职业(工种),组织光电企业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各类培训班。组织开展光电前沿技术业务培训,与县职校合作开设光电显示班,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成立湖南晶铱恒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聘请湖南大学专业团队指导,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成功引进光电显示高层次人才29人、国家级科技人才1人、省级科技人才20人,“点对点”为链上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023年以来,人社部门和光电协会共为光电产业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蓝领工人5000多人,产品销售网络涵盖广东、江苏、浙江等二十余个省市,与美的、格力、格兰仕、飞利浦、创维、鱼跃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拓展了就业容量和质量。

    做大品牌吹“号子”

    宜章县政府出台了《宜章经济开发区光电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实施方案》,在光电企业开办、参保登记、惠企政策兑现等方面,进一步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限,全面提速审批效率。县人社局出台《宜章县支持园区企业稳工用工十条措施》,对品牌上下游企业在援企稳岗、用工保障、人才招引、技能提升等方面投入“真金白银”,兑现各类就业补贴678万元。人社部门利用已有劳务对接机制,采取区域间定向输出、企业直接吸纳等方式,建立健全劳务品牌长期稳定输入输出渠道,实现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目前,宜章县1.9万多从事光电行业的劳动力,县内光电企业就业5000多人,输送到广东等沿海城市光电企业就业劳动力多达1.4万余人,每年可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6万余元。

    返回

    筑牢“凤凰旅拍师”劳务品牌 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马明

    “人生一定要来一次凤凰古城,拍一次超火的苗族写真,才不算遗憾。”随着文旅市场迅速回暖,旅拍作为文化旅游新业态,集人文山水之美,成为凤凰文化旅游的崭新名片,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近年来,凤凰县抢抓文旅市场回暖良机,引导扶持旅拍行业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目前,凤凰古城涌现出旅拍店1026家,预计年收入将突破5亿元,并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凤凰文旅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新业态带来新活力

    3月28日晚7:30,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凤凰古城霓虹璀璨,古城街巷游人如织。在穿城而过的沱江两岸,由无数补光灯、道具马灯组成的两条银色“长龙”盘踞江边,化着精致妆容、身着民族服饰“变身”苗家阿妹进行旅拍的游客随处可见。

    旅拍让凤凰再度成为热点,不少人也享受到随之而来的“红利”。

    秀女神旅拍城创始人张建勇,是凤凰古城第一批从事旅拍行业的人,也见证了古城旅拍的蝶变。2019年,来到凤凰古城旅游的他被古城美景深深吸引,在摄影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他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商机,便决定在此开设“秀女神”旅拍店。其目前已经拥有2家分店,吸纳就业近40人。

    张建勇介绍,旅拍并非一个独立工种,需要多岗位人员协同配合。目前,他每一家门店均配备前台接待人员、化妆师、摄影师、后期制作人员。作为古城内经营规模最大的旅拍品牌之一,他们还依托线上平台大数据做好精准营销。

    目前,其店有1200多平方米,900余件特色服装以苗服为主,其中主题服有蜡染梦之蓝、青花3、金秀凤凰和黑森林民族婚纱,还有哈尼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饰。凭着风格独特、专业精致,以及态度好、服务优、产品佳,慕名来店里拍照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火爆的时候,得忙到凌晨3点”。

    “很多外地游客不远千里来到凤凰,就想留下最美好的影像记忆,所以我们务必让每一位顾客都满意而归,再苦再累也值得。”张建勇说,他不仅自己拍摄,还作为店内的摄影总监对所有拍摄进行总体把关,执行严格的拍摄流程和赏罚管理制度。

    凤凰旅拍火了后,张建勇还专门开展旅拍摄影师培训工作,目前已经培养了39名旅拍摄影师。

    秀女神旅拍城的化妆师颜颜是来自贵州的00后大学毕业生,自己参加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化妆学习,凤凰旅拍火了后,就来这里谋生。她说:“凤凰旅拍越来越红火,自己的手艺越来越精湛,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在凤凰古城,用“五步一店,十步一铺”形容旅拍门店之多,毫不夸张。“忙不过来”是大部分旅拍店常态。

    近年来,旅拍行业的火爆带动周边民众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凤凰旅拍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带动拓展相关岗位10000多个。

    凤凰县人社局局长龙腾江介绍,旅拍吸引农村和外地打工人来到凤凰就业,并且经过培训出来的优秀学员可直接到旅拍店,既解决了旅拍店技能人才缺口的问题,也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稳定就业。

    强培训端牢“金饭碗”

    为了让老百姓把旅拍“饭碗”端得更牢,凤凰县人社部门在标准制定、技能培训、人才评价、就业服务四个方面发力,采取“基础理论+讲解演练+实操指导”的方式,组织策划形象设计、摄影师等培训项目,采用“培训班+旅拍店”的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培训,让培训出来的优秀学员可直接到旅拍店上岗,有效提升了旅拍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解决了旅拍店技能人才缺口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稳定就业。

    “以前仅仅是爱好摄影,现在通过人社部门的技能培训,将爱好变成了事业,除了能拍出游客满意的照片,每个月也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幸福感满满。”今年37岁的钟敏是湘西龙山县人,去年来到凤凰从事旅拍行业。

    钟敏告诉记者,目前他每天接16单左右,月均收入可达上万元。在钟敏的带动下,其妻子目前也来到他所在的旅拍店从事前台接待工作。“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全家实现湘西本地就业。”钟敏开心地表示。

    为做大做强旅拍产业,2022年6月1日,凤凰县还组建凤凰古城旅游区迎晖建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对旅拍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旅拍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配合人社部门加强了前期的专项技能培训,协助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落地旅拍行业管理规范,为从业群体提供平台化管理资源,也为游客提供统一的宣传推广渠道及售后服务保障。”迎晖建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杰说,凤凰已按照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建设的考核要求,为凤凰旅拍师编制教材、制定标准、开发题库,建立考核场地及设施设备。目前已拥有旅拍实训场地7000平方米,设备操作室8间,实操考核工位数50余个,旅拍专职教师10人、兼职专家5人。

    此外,凤凰县人社部门还与县职业中专学校合作,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开展包括凤凰旅拍师在内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完善管理运行制度,配备与认定旅拍行业工种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对经备案的形象设计师、商业摄影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可申报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对符合条件的向州级推荐申报高级工及以上等级人才。

    “这两年来凤凰旅拍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游客的体验感,用自己专业的摄影技术让游客融入到古城的每一处美景中。”钟敏说,未来,他将会努力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专业的摄影师。

    新标准打造新品牌

    2022年7月,凤凰县旅游行业商会旅拍分会成立,并制定《凤凰县旅游行业商会旅拍分会行业自律公约》和相应的《行为管理办法》,推动当地旅游摄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旅拍的“蹿红”速度之快,也让不少商家蜂拥而至,导致整个行业呈现出小、散、多、乱的特征。

    “一方面,旅拍行业的门槛不高,只要有相机,一个人单枪匹马也能干,甚至有些刚刚拿起相机、只会用自动挡的‘小白’也加入了旅拍行业,出片质量难以把握。”同时作为凤凰县旅游行业商会旅拍分会执行会长的张建勇坦言,当下凤凰旅拍市场主体参差不齐,有些为了抢客户甚至打起了价格战。

    张建勇表示,协会正在努力实现凤凰县旅拍行业的服务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凤凰旅拍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在协会的推动下,目前凤凰古城旅拍经营者已实现统一着装上岗。”

    此外,凤凰还制定了全国首个旅拍行业标准《旅游拍摄服务规范》,对旅拍服务机构的资质、专业人员、经营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明确各项管理规范、服务项目、投诉处理、评价与改进的内容,规范了接洽沟通、正式签约、制定方案、出行准备、拍摄、后期制作、交付取件等全服务流程的具体内容。

    龙腾江表示,如今“凤凰旅拍师”劳务品牌已成为当地就业“金名片”、致富“金钥匙”,更成为促进地区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凤凰古城赋予新的文化标识。

    “如何顺应旅游发展规律,让凤凰旅拍从‘网红’变‘长红’,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龙腾江表示,未来人社部门将积极推动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落实统一着装、持证上岗、定点执业要求,充分利用创业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发挥旅拍对周边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擦亮凤凰旅拍“新名片”

    返回

    沙坪湘绣工:一针一线,绣出就业“前景图”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杨小娟 王钟菀

    湘风独韵“绣”出圈,针尖芭蕾“耀”福城。近年来,长沙市开福区高度重视湘绣产业的创新、传承和发展,整合行业协会、湘绣企业、高校人才多方资源,积极推进“沙坪湘绣工”劳务品牌建设。目前,沙坪湘绣占全省湘绣行业总产值的70%以上,近两年产值均超2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吸纳留守妇女600人就业,成为居民增收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开福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培育先行,文化传承焕新彩

    为建设开福区湘绣劳务品牌,做好湘绣特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福区人社局积极承办省、市各级湘绣技能竞赛,依托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竞赛培训、“传帮带”持续选拔与培育湘绣人才,涌现了一批研发创新劳动模范和湘绣大师,累计开展湘绣培训2万余人次,形成“签订订单—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的劳务输出新格局。开福区人社局开展“抽纱刺绣工”优质特色培训工种培训,为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的特色技能培训,培训人员居家实现就业和增收,目前已开展4期培训班,培养湘绣人才200人。

    同时,开福区人社局用心做好湘绣专场职称评审工作,根据湘绣产业特色与行业需求选拔人才,通过人才评价、价值认可,激发湘绣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助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护航,产业发展添动能

    开福区人社局加大对湘绣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培育湘绣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对符合条件的湘绣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贴息28万余元。2023年,“沙坪湘绣工”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长沙市湘绣研究所作为建设单位,获得20万元的奖补资金。同时,开福区依托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沙坪湘绣工”劳务品牌建设,进一步畅通供需对接,带动当地更多人就业,提升周边绣工收入水平。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增活力

    开福区始终坚持以创新赋能湘绣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着力塑造“沙坪湘绣”品牌体系,让湘绣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推动湘绣产业出新出彩。2024年,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开福区选拔赛上,开福区人社局指导的湘绣产业以“湘绣+文旅+桑蚕农业+非遗教育”全产业链项目出圈,成功晋级市赛。

    此外,开福区深入推进地理标志与湘绣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湖南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区”等,成功入选国家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2023年5月,“沙坪湘绣”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授牌。

    湘绣日益成为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开福区将深入挖掘湘绣文化价值,持续擦亮“沙坪湘绣”品牌名片,更好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与多元市场需求,推动沙坪湘绣产业创新升级发展。

    返回

    精耕“釉下五彩” 炼就醴陵高质量劳务品牌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如果选一个产业代表一座城,陶瓷在醴陵的地位无可撼动。醴陵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被誉为“中国陶瓷之都”。近年来,醴陵市结合陶瓷产业发展,育强“陶瓷工匠”特色劳务品牌,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立”品牌 就业增收见实效

    早上8点不到,家住醴陵市沈潭镇53岁的黄建军就早早来到工作的陶瓷上釉车间。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让这位返乡后一直处于待业状态的农民工少了一块心病。

    今年初,黄建军通过醴陵政府的“就业超市”平台与一家陶瓷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经过几个月的培训,黄建军正式上岗,成为一名上釉工,每个月的收入能有四五千元。

    在醴陵,像黄建军这样到陶瓷企业工作,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的人很多。这与醴陵市多年来打造的“醴陵陶瓷工匠”特色劳务品牌密不可分。

    一个劳务品牌就是一张闪亮的就业名片,就是赢得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醴陵市人社部门通过劳务品牌建设,助推了陶瓷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醴陵市有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592家,仅规模以上陶瓷企业产值就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万,陶瓷产业规模、产品门类、市场份额、综合发展能力均处于全国陶瓷产区前列。

    “育”工匠 ,产业发展显成效

    产业做大了,一线工人缺乏的问题开始显现,特别是陶瓷大师。

    在醴陵陶润实业生产车间,女工彭炎凤动作娴熟,她的岗位工序是“擦釉”。得益于当地人社部门及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入职不到4个月的她,已从“门外汉”变成了熟练工。

    “醴陵陶瓷工匠”特色劳务品牌将求职者和企业的需求对接,人社部门由此建立了一个部门协同、培训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专注于培育输送陶瓷产业工人。

    目前,醴陵陶瓷企业已建立8家企业培训中心,几年间培训了近4000名学员,100%实现就业。当地以校企“共建共培”为依托,开设了陶瓷机械、陶瓷彩绘、陶瓷销售等系列陶瓷工匠培训课程,依托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和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开设实训基地,每年培养输送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500余人。

    此外,醴陵市人社部门积极搭建技能竞赛平台,组织陶瓷从业人员参加湖南及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积极推荐陶艺人才参加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评比,培育出了26名陶瓷“国大师”、159名“省大师”。

    “亮”名片,助推生产提质效

    “醴陵陶瓷工匠”特色劳务品牌的打造也正推动不少企业生产提质增效。

    陶瓷生产大量环节依靠人工,要提升产品质量,工人的技能水平十分重要。依托“醴陵陶瓷工匠”特色劳务品牌建立的企业培训中心,开设了“陶瓷成型缺陷问题分析与改进”等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对工人在实际操作中的帮助很大。

    “之前工厂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在83%左右,通过加强培训等举措,现在的平均合格率已经提升到86%。”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醴陵市人社部门通过在全市开办的培训机构,精准对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培训需求,加大对陶瓷炼泥机、陶瓷上釉机、陶瓷磨底机等新型机械的使用培训,解决了企业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难题,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

    返回

    “电力湘军”点亮万家灯火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杨小娟

    从几个人的包工队到60多家企业,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到跨出国门……近年来,湘乡市结合本地电力建设企业多、基础好的特点,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全民共建模式,打造出“电力湘军”这一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的劳务品牌,带动全国20多万人就业,其中湘乡籍农民工12万余人。累计为务工人员增收1000多亿元,缴纳国家税金100多亿元。

    培训筑基,技能提升“促就业”

    44岁的陈耀剑,是“电力湘军”的一员,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他从基层民工,做到了湖南省湘粤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当时不懂技术,从基层民工做起,后面多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取得中、高级工程师职称,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近年来,湘乡市人社部门始终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在重要位置,组织电工、焊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等电力产业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500余人;协调电力企业与湘乡市第一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试点专业,定向培养电力产业技能人才;充分掌握群众需求,组织培训机构开展“送培送教”下乡,将培训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助力农民实现就业;狠抓职称评审工作,连续三年组织电气工程专业专场评审。据统计,在10万湘乡电力大军中,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名,其中高级职称1000余人,中级职称3000余人。

    园区搭台,优质服务“唱大戏”

    湘乡市人社部门依托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区,选派专业的法律顾问常驻园区,围绕工伤待遇、工程结算、劳动纠纷等方面开展指导与服务,已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6起,涉及调解标的740余万元,保障园区生产经营秩序;以湘乡市电力工程行业协会为抓手,围绕社保政策、就业、劳动维权等开展知识宣讲,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指导协会开展网站建设、资料汇编、制度建设等工作。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电力湘军”先后获评省级劳务品牌、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和“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

    此外,湘乡市鼓励企业创业,为新成立的电力企业发放创业补贴10多万元、贴息贷款500万元;组织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典型评选,对获评“创业带动就业”典型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补,同时将其作为重点服务企业,优先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营造了电力企业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集群建链,擦亮劳务“金招牌”

    近年来,湘乡市统筹推进“电力湘军”劳务品牌建设,以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为支撑,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引进配套企业项目落户湘乡,形成了从电力施工、电力装备制造到电器检测的完整产业链,将电力湘军品牌打造成全省领先的劳务品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

    不仅如此,湘乡市乘着“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助力“电力湘军”走向世界。2023年6月,在人社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湘乡—非洲电力劳务合作对接会成功举行,国内电力企业、非洲企业之间共计达成意向合作协议8项、意向合作合同额达1亿元;对接央企国企,引导电力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和境外工程承包,推动湘乡电力产品、技术和劳务“走出去”。目前,“电力湘军”参与20多个国家电力项目施工,已建和在建项目合同累计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数千人走出国门实现就业。

    返回

    南县稻虾种养工:因地制宜 铸造就业致富“硬支柱”

    中人社传媒记者 傅晓

    近年来,南县依托“洞庭腹地,水清土沃”的自然资源禀赋,围绕“南县稻虾种养工”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稻虾产业,逐步打造了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健康餐饮、冷链物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完整稻虾全产业链,稻虾种养面积达62万亩,综合产值达160亿元。“低收田”化身“聚宝盆”,为南县经济发展和人才就业、创业注入强劲动能。

    双线推进,筑牢技能基础

    养什么?怎么养?面对这些产业发展初期需要率先解决的卡脖子难题,南县人社局挑起了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的大梁。

    在县人社局的牵头下,南县稻虾养殖形成了线上授课与线下实操相结合、高校专家与当地“土专家”联合教学的技能培训体系。来自湖大、湖南农大、华中农大等高校的导师线上普及专业知识的同时,技术“老手”带领学员走进田间地头,传授劳动人民身体力行总结出的“土方法”“土经验”。此外,南县还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纳入了培训课程,确保“南县稻虾种养工”学员学有所用、用之有道,积极促进高质量就业。

    据悉,南县累计开展稻虾种养技术培训216期,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总计6000多人经培训后实现就业,走上了稻虾产业经营和创业之路,成为稻虾种养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多措并举,落实政策保障”

    “回到脚下这片土地,守在父母、妻儿身边,才有了落叶归根的实感。”45岁的毛竹青曾是在外务工15年的“广漂”,谈到当年返乡创业的契机,他记忆犹新,“我也是赶上了劳务品牌建设的东风,吃到了不少政策红利。”

    为解决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南县人社局出台了创业担保贴息贷款政策,为具备规定条件的个人提供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的担保额度。此外,通过优质初创企业项目,一次性给予市、县级优质企业5万元奖励补助资金,帮助培育产业有生力量,让创业创收的源泉充分涌流。

    与此同时,南县还成立了稻虾全产业链协会和全产业链联合党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举旗”的作用,推动稻虾全产业链良性发展。

    资源统筹,全产业提质增效

    从生态田地到百姓餐桌,从闻名于省到出口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农业大县的劳务资源优势,一步步探索着稻虾产业链延伸发展的边界。目前,南县已培育稻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157家,培育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230家,规模化效应显现。

    “沿湖路的虾,一家一个口味,各有各的美味。”南县就业服务中心的朱主任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圆桌一摆,小风一吹,这是独属于小县城的松弛感,也是外地游客来到这里的原因。”在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县依托稻虾种养产业打造的“罗文夜市”“洞庭虾市”“稻梦田园基地”等文旅名片,成为稻虾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典型。

    截至2023年,稻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14万人,创造年收益近10亿元,1.8万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稻虾产业技术培训服务带动本地50%的农村劳务人员、农民从事稻虾种养和小龙虾养殖创业,发展稻虾产业所带来的人均年收入达到38000元。南县稻虾产业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南县就业致富的中流砥柱,撑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返回

    “一技在手,焊出花样人生”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走进湖南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焊接车间,透过刺眼的焊枪弧光,闪光间能看到电焊保护面罩后面一张张认真专注的脸庞。

    以钢铁为“画布”,以焊枪为“画笔”,多年来,武陵机械焊工凭借着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精湛高超的技艺,在焊花飞舞中描绘着美好事业蓝图,演绎出精彩人生。通过示范带动效应,常德武陵机械焊工逐渐成为立得住、叫得响的金字招牌,在端牢就业“金饭碗”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地方致富。

    民工吃上“技术饭”

    一大早,电焊工刘科和工友们就在车间里忙活起来,他挥舞焊枪,焊花四溅,巨大的专用车骨架被一点点焊接起来。

    “每个焊接都关系着产品质量和美观,必须表里如一,不能有半点瑕疵。”刘科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焊匠,必须每一步都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刘科来自常德市武陵区芙蓉街道,以前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在武陵城区打零工。2023年7月在参加了常德市人社局组织的电焊职业培训并成功考取相应证书后,刘科成了一名焊接工,月收入近万元。

    在常德,刘科只是庞大技工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据悉,“常德武陵机械焊工”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数已达1.8万人,月均工资达7000元,许多农民工凭借“电焊”变成了产业工人和技术骨干。依托品牌效应,他们向长沙、上海、深圳等地进行技术性劳务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靠着手艺端上稳定的“饭碗”。

    培训造就“熟练工”

    焊接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这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活,要想学精吃透,需要付出百倍艰辛。

    为确保常德武陵机械焊工劳务品牌技能水平和就业率,常德市人社部门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不同企业对电焊类人才的差异化需求。在湖南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常德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的协助下,市人社部门还推出了常德武陵机械焊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为提高学员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市人社局通过推动建设劳务品牌工作室、培训基地等措施,让学员毕业后,上岗就是熟练工。

    从2020年以来,仅通过湖南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订单培养的焊工就高达8570人,他们大多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98%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就业率达到100%。

    聚力打造“金招牌”

    在拓宽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渠道的同时,常德市还鼓励全市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发挥技能特点、专业特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引导各类机构提供专业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此外,市人社局还认定了一批特色劳务品牌的建设单位,提出了“1+10+10”的培育目标(培育1个省级劳务品牌,10个市级劳务品牌,10个县级劳务品牌),并为劳务品牌建设单位发放3万到10万元的建设补贴,全方位壮大劳务品牌行业规模。

    常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立新表示,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当地将按照“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思路,聚力打造常德武陵机械焊工这块“金字招牌”。

    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常德武陵机械焊工劳务品牌效应实现了用工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待业群体的双向奔赴,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积极作用。

    返回

    双峰农机:“小”机器耕出“大”民生

    中人社传媒记者 傅晓

    娄底市双峰县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湘中腹地,这里山地连片、岗丘交错,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孕育了以小型农机为特色的“中国农业机械之乡”。近年来,双峰县以农机产业为抓手,举全县之力推动“双峰农机”劳务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双峰农机产业占地面积达23.52平方公里,2023年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产值达47.4亿元,成为稳民生、扩就业的强大引擎。

    政府提灯,政策护航

    为擦亮“双峰农机”这块金名片,县人社局“下苦功,亮实招”,多措并举,为农机产业创业就业保驾护航。

    “一站式”服务是双峰农机就业工作最大的亮点。双峰县人社局健全完善了“信息收集、基地考察、用工洽谈、组织招工、教育培训、签订合同、专人护送、跟踪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在促进就业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创业初始资金从哪儿来?对此,县人社局出台了创业担保贴息贷款政策,为具备规定条件的个人提供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的担保额度,鼓励技能人才积极创业。

    此外,县人社局还积极借助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寻求同企业的合作,鼓励农机协会、铸造协会积极作为,发挥行业举旗作用,构建起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网络。

    筑能提效,对口输送

    江让是从事双峰县早批返乡就业的代表,他曾常年在外省打零工为生,一年最多能挣4万至5万元。通过参与县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的焊工培训班,江让从成功考取了特种操作证,并入职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年收入提高到了8万元左右。

    围绕劳动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双峰县制定了“双峰农机”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创新了“企业订单,行业组织、公司培训、劳务输转、人社监管”的模式,强化培训基地与就业推荐机构的深度合作,打通技能人才对口输送渠道,辅以现场招聘、网络招聘、职业中介、学员互推等方法,最大限度实现“培训即就业”。

    据悉,双峰县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7期,培训学员3228人,取得证书2914人,培训合格率达90.3%。在此基础上,劳务品牌建设单位双峰鸿运科技创业有限公司与100多家企业进行了长期劳务输出合作,还与广州、东莞、长沙等地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开拓省内外劳务基地6个,先后为蓝思科技、比亚迪等企业输送务工人员460多人。

    强产立品,持续赋能

    为强产业,立品牌,县人社局组织开展了各类“技能比武”“创新创业大赛”、农业机械“湘博会”等活动,展示“双峰农机”工匠的竞技风采。

    双峰县还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各项会展活动。2023年7月,双峰农机8家农机企业16个品种亮相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签约金额达1200万美元。双峰农机成功“出海”,销往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增长率维持在40%以上。在202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中,“双峰农机”代言人李铁辉被评为“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为我省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树立了模范典型。

    返回

    衡东土菜厨师:舌尖上捧出的就业“金光大道”

    中人社传媒记者 傅晓

    “带笑问客何为来,衡东土菜分外香。”衡东土菜香飘大江南北,衡东土菜厨师功不可没。近年来,衡东县人社局注重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撬动市场资源,全力推进衡东土菜厨师劳务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兴产业、以产业稳就业的金光大道。

    强保障 夯实“育品牌”支撑体系

    “衡东土菜以‘土’闻名,采用土材质、土方法,使用土器皿……形成‘鲜、辣、美、俭’的特色绝味。”去年,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蒋崇华在该县第六届土菜文化旅游节上介绍。

    如此有底气的推荐,重要来源便是该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就业工作思路和要求,把衡东土菜厨师劳务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全力推进。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衡东土菜产业的意见》,设立500万专项资金,对培训衡东土菜厨师的职业学校、厨师学校和行业企业予以特别扶持,对土菜技艺创新等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衡东县人社局充分运用相关政策,优先向劳务品牌行业企业倾斜。2022年来,采取“免申即享”方式落实稳岗返还和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共为包括土菜餐饮企业在内的60余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80.5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25.65万元。

    以发展和推广衡东土菜为己任的湖南聚味堂食品公司,是衡东土菜厨师劳务品牌建设单位,通过安排专项教育经费,成立“聚味堂员工夜校”,组建衡东土菜研发中心,对衡东土菜加工进行技术培训、改造和深度开发,更好助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抓培训 拓展“创品牌”发展空间

    2023 年,衡东县成功纳入中国“厨师之乡”名录。目前,衡东土菜厨师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衡东为何能如此源源不断“产出”高质量土菜厨师队伍?

    原来,衡东县按照有教学场地、有师资队伍、有配套制度、有厨艺展馆、有信息化平台的“五有”要求,建立了“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立足本地特色和市场需求,聚焦脱贫劳动力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按需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不断有效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拓展衡东土菜厨师劳务品牌发展空间创造条件。近年来,累计培养衡东土菜厨师1900余人输送至全国各地。

    该县还组织特色菜品传承人编制了《衡东土菜菜谱》标准化技艺教学大纲,通过传承让衡东美味历久弥新。

    搭平台 共享“兴品牌”发展成果

    打造受欢迎优质劳务品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让更多人分享衡东土菜经济发展的成果。

    衡东县人社局利用线上线下平台,举办衡东土菜烹饪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厨艺活动。建立衡东土菜厨师劳务品牌库、劳动力数据库和劳务需求库,依托衡东智聘服务平台,定期举办系列特色招聘活动,为衡东土菜厨师供需双方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组建“人社援企”小分队,对接餐饮企业,与县内外土菜餐饮经营实体持续开展劳务协作,采取定向输出、直接吸纳等方式促进供需信息有效对接。

    一业兴,百业旺。目前,衡东土菜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衡东土菜餐饮店达1200多家,间接带动就业达13万余人。衡东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倾力打开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带来大效益,让衡东土菜厨师劳务品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返回

    保靖黄金茶制作工:一片绿叶蹚出一条“黄金路”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走进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一垄垄茶树郁郁葱葱,万亩茶园似碧海绵延。保靖黄金茶被称为保靖县的“绿色金矿”,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保靖黄金茶制作工”更是成功入选2023年度省级特色劳务品牌。

    2023年,保靖黄金茶园总面积稳定在15.5万亩,全年干茶产量1480.7吨,综合产值23.16亿元,小小茶叶已成为造福一方的“黄金叶”,“保靖黄金茶制作工”成为武陵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车头”引路 实现绿叶变“金叶”

    保靖黄金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浓厚。而把黄金茶确定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不过是近10年间的事。

    上世纪80年代,经保靖县农业局农艺师张湘生等科技人员的艰苦攻关,黄金茶苗在黄金村扦插成功。黄金茶大面积推广、种植成为现实。

    “没有张湘生,就没有今天的保靖黄金茶。”这是常挂在吕洞山区等地村民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已经68岁的张湘生,从1982年在黄金村与保靖黄金茶初相遇,转眼已过去40多年。1982年,26岁的张湘生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保靖县农业局。上班仅一周,她受邀去黄金村讲解炒茶技术。这是她第一次品尝黄金茶,就认定比大学期间尝过的所有国内外茶叶品质都好。

    “但无法大量繁殖严重制约黄金茶发展。”张湘生意识到,如果不破解繁殖技术瓶颈,保护好黄金茶,这个珍贵的茶种可能就要被取代了,于是她开始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1993年,张湘生异地扦插育苗取得突破,黄金茶繁殖技术瓶颈终于破解。2003年,她又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绿茶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2005年,保靖黄金茶顺利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评审,成为“名正言顺”的茶叶品种,迈上了产业化发展的大路。

    位于湖南武陵山脉深处的葫芦镇国茶村,据说是保靖县人均收入最高的村之一,全村家庭作坊和茶厂达80余家,茶叶基地1.5万余亩,更是湖南省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与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

    “以前,村寨里没有茶业加工厂和茶业合作社,乡亲们加工鲜叶或是销售茶叶要担着担子步行到10余里之外,太辛苦了!”葫芦镇国茶村党总支书记石忠正向记者诉说着国茶村这些年间的变化。

    2013年底,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从十八洞村吹向了全国,也吹动了离十八洞村仅70余公里的国茶村。彼时,石忠正早已走出大山,在外打拼多年,靠着建筑业和餐饮业在城里安家生活。他思考再三后,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回村发展茶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火车跑得快,还得靠车头带。长期以来,国茶村茶叶都是农户小规模的分散加工生产,大多数茶农发展意识不强,村里缺乏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于是,在2014年,石忠正筹资办起了保靖一品香黄金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服务,并优价收购茶叶,解决了茶农种茶卖茶难的问题。2023年,合作社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48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2000多人。

    政策引领 助推品牌“从小做大”

    “保靖黄金茶是保靖的金名片,我们立足优势产业,把保靖黄金茶制作工摆在谋划和培育劳务品牌的首位。”保靖县人社局局长徐永生表示。近年来,县人社局鼓励保靖黄金茶制作工发挥专业特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推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服务保障等政策措施,引导相关部门、各类社会创培机构提供专业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依托县产业开发区、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按规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方位壮大劳务品牌发展规模。

    “多亏了黄金茶专项贷款,支持我们村走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党总支副书记石金贵便是贷款贴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黄金村是保靖黄金茶的发源地。过去,家家户户都种茶,可缺乏种植、加工技术,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茶叶价格也上不来。”石金贵告诉记者,“村民守着金字招牌却吃不上饭,着实让人痛心。”2006年,原本在黄金村当老师的他,毅然决定辞职带领村民共同创业。

    2012年,石金贵以个人名义申请了3万元贴息贷款建立了专业化茶叶加工厂;2018年,他以合作社名义再度通过人社部门帮助申请50万元贴息贷款,茶厂渐渐步入正轨。

    “我们依靠黄金茶专项贷款建立了专业化茶叶加工厂。”石金贵很自豪地说。作为较早获得黄金茶专项贷款的受益者,他坚持回馈村民,回收村民的茶叶都会主动提高价格,并积极吸纳和带动本村及邻村村民就业。2021年,他的茶叶加工厂被县人社局授予“就业帮扶车间”。

    如今,保靖县有茶叶经营主体500余家,加工主体300余家,形成了种植、采摘、加工、收购、销售以及出口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随着茶产业面积扩大、茶产量提升,茶叶产区季节性“缺采工、采工贵”成了制约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保靖县制定采茶工培训政策,通过打造“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创建品牌”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补贴性培训。

    近年来,保靖县累计培训保靖黄金茶制作工、茶艺师、评茶员、茶园管理者2982人,人均年收入可达7.2万元。

    去年9月,《黄金茶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正式在全省推广实施,实现黄金茶从业人员从“有技无证”到“有证可考”的转变。目前全县有茶农6万人,其中有保靖黄金茶制作非遗传承人7人,“保靖黄金茶制作工”带动就业10万余人。

    品牌赋能 实现产业“新跨越”

    近年来,保靖黄金茶异军突起,走俏全省,走向全国,成为湖南高端绿茶的“顶流”。这与保靖县重点培养壮大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和产业集群等举措密不可分。

    “要想将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保证茶叶质量。”“湖南省扶贫龙头企业”保靖林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开谈起茶产业颇有心得。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建机制、拓基地、建品牌、提质量等一系列举措,发展蒸蒸日上,引领当地保靖黄金茶产业加速发展。

    “我们始终紧跟市场需求,突出抓好先进加工装备和技术应用,提升生产现代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石开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共有4条全自动生产线和2条半自动生产线,日均产量能达到4000斤左右,配有红茶、绿茶、黑茶3个生产车间。

    “黄金茶叶就是金叶子,也是我们‘长富久安’的支柱产业。”石开期望通过茶科技的带动,让茶产业全产业链更加地提质升级,实现科技兴茶、科技富农。

    近年来,保靖县坚持引进、输出双循环战略,不断聚集人才力量。抓住保靖黄金茶产业转型机遇,打通柔性引才堵点,通过“院县共建”成立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保靖黄金茶产业研究院,打造了“一茶三院士”高级别、高规格产学研合作平台,聚力保靖黄金茶产业,用科技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扩大“保靖黄金茶制作工”劳务品牌影响力,保靖县连续3年举办“保靖黄金茶制作技能竞赛”,为技能达人提供展示、交流、成长的桥梁。同时,积极扩展新媒体宣传渠道,2024年3月,由中共湘西州委、湘西州人民政府联合湖南卫视茶频道,打造中国黄金茶之乡·非遗村茶大赛,全面展现制茶技能人才和茶农们的专业技能,助推“保靖黄金茶制作工”劳务品牌提质增效。

    返回

    长乐甜酒古法酿造师:助力产业焕新生 富民增收“甜”劲足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黄昔云

    “看起来像米,盛起来像饭,喝起来像酒。”这几句俗话,说的便是岳阳汨罗市长乐镇的甜酒。东依巍巍幕阜山,南临盈盈汨水河,长乐镇以“甜酒之乡”蜚声海内外。它是湖南首批特色产业小镇(甜酒小镇),也是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这里用上千年独特的手工甜酒酿造技艺,酿出了产值达8亿元的大产业。

    近年来,汨罗市大力传承长乐甜酒酿造技艺和文化,不断培育市场主体,壮大甜酒产业,拓展产业链条,“长乐甜酒古法酿造师”被认定为2023年度湖南省特色劳务品牌。

    匠心打响“金招牌”

    长乐甜酒的酿造始于北宋。相传,长乐照壁巷一个名叫陈玉昆的年轻人,在伺奉生病的母亲时,无意间发明了甜酒。后来,元顺帝赞之:长饮此酒,乐而忘忧;清乾隆帝驻驿长乐时,御笔亲题“长乐甜酒”。自此,长乐甜酒始得其名,誉满四乡。

    在长乐,家家户户都会酿甜酒,且遵循古法酿造,是当地热情的待客之酒。

    “一碗‘视之晶莹可鉴、闻之馥郁芬芳、食之唇齿留香’的甜酒,才可称为正宗的长乐甜酒。”在长乐镇麻石古街照壁巷的“熊记甜酒古法作坊”,长乐甜酒非遗传承人熊湘和正在为记者展示手工制作甜酒的步骤。

    经过淘米浸米、上甑蒸米、解淘、拌曲、装坛、保温发酵等数道传统严谨工艺流程酿出的长乐甜酒,入口生津,酒香四溢,味甘如蜜。

    熊湘和家祖辈都以做甜酒为生。12岁那年,母亲便教他学做甜酒。“可以说,就是这碗甜酒养着我们一家老少。”作为长乐本地人,熊湘和想要继承这一门手艺,可真正开始动手制作才知道,甜酒酿造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很强的体力和功力。此后的半个世纪,他与米为伴,日复一日地操持着这门古老的手艺。

    “七分米,三分水,水干饭就熟。”熊湘和在酿酒时,口中常念念有词。“甜酒酿造流程非常繁复,十道工序不得马虎。从淘米到拌曲,柴火蒸煮约半个小时,发酵时的最佳温度是25至28度。整个流程讲究时间和温度,也考验娴熟的手法和恰当的火候。”

    “长乐甜酒风味独一无二,只有这里的水才能酿出这样的酒。”熊湘和说,水质清甜,加上长乐特制的酒曲,这里的甜酒才这么有讲究。

    近年来,长乐甜酒先后获得国家地理商标保护标志产品、中华老字号、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中部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地方标准化产品等称号,成为汨罗一张极具特色的“名片”。

    流经千年岁月、醇香甘美的长乐甜酒如何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保留传统口感风味、传承特色?长乐镇负责甜酒产业发展的副镇长曹陆兵说,为规范长乐甜酒生产秩序,汨罗市在2016年成功申报长乐甜酒为地理标志产品后,提出了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长乐甜酒》地方标准的申请,且被列入了2017年度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第1批)。

    “传帮带”释放大能量

    记者走在长乐镇街头,两旁密集分布的甜酒制作门店格外引人注目。在当地,有3000余人常年从事甜酒制作。

    循着“长乐甜酒”劳务品牌发展壮大的轨迹,不难发现,酿造“好甜酒”不简单,打响“金招牌”更非易事。多年来,当地人社部门积极引导发展劳务经济,以培训强技能,增强劳务品牌竞争力。

    长乐甜酒协会副会长、湖南长乐金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琨告诉记者,传统的甜酒制作主要依靠家族“传帮带”,2011年,长乐镇长乐甜酒传统制作协会正式成立,建立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肯钻研的队伍,开始对一般的小作坊进行技术培训,认真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协会以培训为切入点,重点培训长乐甜酒古法酿造师,同时,通过培训为长乐甜酒及关联产业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和各类人才,实现促进产业发展和带动地方就业的双赢。

    近年来,人社部门与协会共同联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专业培训,以服务产业、带动就业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长乐甜酒古法酿造师”劳务品牌,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对甜酒生产、营销、糯稻种植等环节的专业培训,只要想从事甜酒行业都有人手把手地教,甜酒产业队伍不断壮大。

    “一坛小小的甜酒,却是许多长乐人谋生的依靠。”熊湘和作为长乐甜酒的非遗传承人,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长乐甜酒,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来继承和发扬长乐甜酒制作技艺。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协会的“传帮带”工作,免费收带学徒,并担任各类甜酒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培养出多名甜酒制作技艺熟练的“好师傅”。

    今年53岁的秦阿姨是长乐金福解淘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去年上半年,来自贵州毕节的她通过跨省劳务协作招聘会来到这边工作。“之前就有老乡来这边务工,听说福利待遇很不错,工作也不累,我就过来了。”秦阿姨说,上岗前,协会对她进行了专业培训,现在熟练后每个月收入超5000元。

    随着“长乐甜酒”名气越来越响,其就业行情也越来越火。汨罗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举办点对点招聘会10余场,向甜酒产业输送人才400余人,帮助不少居民轻松实现“家门口”就业。

    “专业化”闯出大市场

    今年2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湖南有11家老字号品牌入选,汨罗市长乐镇的长乐街甜酒是其中之一。

    现已古稀之年的创始人李阳波在酒香中熏大,退休后埋头研究甜酒,他第一个在镇上成立甜酒专业合作社,并第一个打造“长乐街”品牌。

    “我对长乐甜酒是有情怀的,希望打造长乐甜酒一个示范的样板。”李阳波尽管已经78岁,思维却还相当活跃,他说自己从开始创业之初,想的便是如何让长乐甜酒实现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李阳波介绍,他的长乐街牌甜酒秉承古法酿造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近年来,公司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沙理工大学等深化合作,开发了新产品“冻干方便甜酒”与“花色甜酒饮品”,解决了长乐甜酒保质与运输的两大难题,实现老字号创新发展。

    2021年,长乐镇被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甜酒品牌,2022年12月21日,长乐镇打造的甜酒产业园正式开园,长乐金福、湖南誉湘、坛坛香、一碗陈记等首批4家企业入驻并启动生产。

    “产业园的落地,既能为长乐甜酒小镇打造一个产业集中区,提升产业竞争力,又能为小型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取暖,企业和家庭作坊遍地开花,长乐甜酒香飘全国百姓的餐桌。”李阳波说。

    近年来,汨罗市人社部门更是积极服务长乐甜酒产业发展,壮大甜酒产业“生力军”。2022年4月,湖南长乐金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人社部门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带动260人就业,目前产值已超1亿元。2023年,汨罗市人社局对长乐甜酒制作产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0万元,着力助企纾困解难。

    劳务品牌作为劳务标识,一方面促进就业、带动就业能力强,另一方面对产业发展也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对长乐镇来说,“长乐甜酒古法酿造师”劳务品牌已经不单是“就业名片”,更成了“城市名片”。

    返回

    小粽叶成为群众致富“希望叶”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桑植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这里处于武陵山腹地,虽然山明水秀,但碍于地形和交通等原因而难以发展。武陵山上,粽叶青青,如何让粽叶的香味翻过大山?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桑植粽叶制作工”劳务品牌,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蹚出一条极具地方特色的劳务就业“新路子”。

    一个品牌带动6万多人就业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桑植县,拥有27万亩野生粽叶。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将粽叶转换为致富的“希望叶”?

    张家界市人社局高度重视粽叶产业发展,印发了《全市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确定“桑植粽叶制作工”特色劳务品牌建设重点、发展方向。桑植县成立了以县人社局牵头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出台了《桑植县粽叶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30年)。

    一系列相关粽叶产业发展文件措施,从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全力扶持当地粽叶企业发展,并与当地企业积极探索种苗培育、精深加工研发路子,打造了“桑植粽叶制作工”这一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了18个粽叶乡镇、150个粽叶大村,带动全县2.3万农户6万多农民就业,4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全县80%的乡镇通过粽叶实现了产业振兴。

    一个产业改变就业观念

    有了好政策,来桑植投资的企业多了,外出打工的桑植人也回来了,2024年,桑植全县规模粽叶企业达到了5家、粽叶加工厂5家、粽叶专业合作社58家。

    为了缓解产业做大后的人才短缺问题,桑植县人社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能人带动”等机制,建立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实训基地等举措,专注于岗前培训、产教融合、技能提升及认证培训,有效破解了粽叶产业中企业技能型人才“招工难”与低技能农民工“就业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同时,桑植县人社局鼓励全县粽叶从业人员发挥技能优势、专业特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每年发放近6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引导政府部门、各类社会创培机构提供专业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依托县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按规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方位壮大劳务品牌行业规模。

    一张“金名片”撬动大市场

    对于小小的一片粽叶,桑植县还展露出了更加长远的“野心”——将传统的粽叶加工产业升级、转型为中国粽叶科技产业。

    张家界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绪新介绍,桑植县立足优质粽叶资源和规模企业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质量,树立知名品牌。依托三全、思念、五芳斋等知名企业的市场优势,推动粽叶企业集群发展,打造立足湖南、面向东南亚的粽叶重点产区和粽叶种苗繁育标杆基地,形成辐射全国的粽叶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粽叶供应基地。

    目前,桑植粽叶经过加工后,受到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华人的青睐,其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增加。2023年,桑植粽叶产值达到了近10亿元。

    返回

    打破旧有束缚 “燃爆”人才需求

    中人社传媒记者 邓宇

    近年来,浏阳市依托特色花炮产业大力推进“浏阳烟花炮竹制作工”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浏阳花炮产业链带动30多万人家门口就业,2023年花炮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政策为基 因地制宜显特色

    为促进烟花炮竹特色产业发展,浏阳人社出台了一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对在科研、安全、文创等领域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且连续在烟花炮竹企业工作1年以上的,按每人1万元标准给予企业人才津贴。每年推选3家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等方面成效明显的烟花炮竹企业,给予每家5万元奖励。烟花炮竹产业人才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焰火燃放比赛获金、银、铜奖或对应奖项的,最高给予5万元奖励。对烟花炮竹产业从业人员中新引进或新获得工艺美术系列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分别给予1万元和5000元奖励。

    浏阳市人社局两次组织召开全市花炮人才培育和引进专题会,专题研究花炮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措施。制定《浏阳市打造花炮产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工作方案》,明确相关措施、责任单位、工作要求,汇编人才支持政策,不断提升花炮产业人才引进培育热度。

    品牌为先 提升质量练内功

    近年来,浏阳市人社局以职称牵引工程培育集聚更多人才,让新生力量起点更高,中坚力量发展更稳,先锋力量目标更远,助力浏阳花炮产业更响更红。

    2022年,浏阳市人社部门量身定制烟花爆竹工艺美术师中级专场评审,有116人评审通过获得中级职称。2023年,浏阳市人社局举办烟花炮竹工艺美术师高级专场职称评审。截至目前,全市烟花炮竹行业拥有正高级工艺美术师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74名,工艺美术师872名,助理工艺美术师1200多名。

    为全力推进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浏阳市人社局联合花炮产业发展中心、总工会等单位组织开展“烟花爆竹工”竞赛、烟花炮竹制作工技能大赛和“浏阳工匠”职业技能大赛;以浏阳市方圆技工培训学校为基地建设浏阳花炮工匠学院,成立“浏阳烟花炮竹制作工”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教学小组;与湖南工商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探讨浏阳花炮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汇聚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专家团队,搭建特色劳务品牌人才库;抓实特色劳务品牌定点式培育,手把手培养扎根花炮行业的创业能人。

    培训为要 强势赋能稳就业

    浏阳市现有焰火燃放公司70余家,相关岗位需求在2万人以上,然而全市持证人员仅4000人,其中50岁以上人员占20-30%。近年来,浏阳市开设退伍军人焰火燃放专题培训班,促进退役军人通过浏阳传统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就业,解急需紧缺人才之“渴”。

    浏阳人社聚焦花炮特色产业技能需求,引导职业培训学校举办专业化、特色化技能培训,聘请创业导师和业内专家分类指导培训,促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让更多新生代加入产业发展大潮。

    2021年以来,浏阳市重点针对“烟花炮竹制作工”举办新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员工转岗培训,共组织开展烟花炮竹工培训班436期,培育“浏阳烟花炮竹制作工”特色劳务从业人员2.1万余人,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返回

    邵阳家嫂:点亮“她”的就业路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琴

    在湘中明珠、资水名城——邵阳,有一支巾帼力量凭借专业、勤劳走出了特色品牌,她们就是邵阳家嫂。近年来,该市系统推进“邵阳家嫂”劳务品牌建设,有效促进妇女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邵阳家嫂”劳务品牌关联企业共24家,近10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本土从业3万余人,充分彰显“她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 培育“特色家政”

    邵阳坚持把家政服务作为促进当地女性劳动者就业增收的“朝阳”产业,立足实际,深入实施高素质团队培养、系统性标准建设、全方位提质扩容等“六大工程”,促进“邵阳家嫂”劳务品牌规范化发展。

    为将“邵阳家嫂”打造成邵阳家政服务的“名片”,邵阳市人社部门强化政策保障、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联盟支撑、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列支100余万元就业专项资金,在12个社区建立“邵阳家嫂”联络站点,推动家政服务无缝对接用工需求;打造互助家政智能数字平台,顺应家政服务员工制、定制化市场需求,全面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举办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提升专项培训班,并为劳务品牌建设单位、就业扶贫爱心基地提供奖补,用真金白银护航品牌乘风破浪。

    夯实技能培训 建设“品牌家政”

    谢巧群原是一名农村妇女,通过参与当地人社局组织的培训班,取得了高级育婴员证、高级催乳师证和母婴护理证,成为了“邵阳家嫂”的一名金牌月嫂,月薪达12000元。

    培育特色劳务品牌,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从业人员队伍。邵阳市人社局按照“标准规范先行、培训就业一体”的思路,依托邵阳市家政协会制定《邵阳市家政服务月嫂、育婴育儿嫂晋级标准》和《邵阳市家政服务月嫂、育婴嫂薪资标准》,并针对育婴员、保育员、保姆保洁等家政从业人员,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培训。同时,创新培训模式,与天鹅到家、凤网E家等家政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持续优化培训内容。

    近年来,该市组织家政类培训达2.5万余人,占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育婴员培训达8000余人。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90%以上可实现就业。

    品牌拉动就业 打造“富民家政”

    随着“邵阳家嫂”品牌成长,广大女性,尤其是大龄女性、失业女性以及欠发达地区女性群体掌握了“硬本领”,打开了就业增收的“新天地”。她们通过邵阳市人社局举办的“家政进万家,邵阳家嫂促就业”招聘会等渠道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逐渐形成“农闲时进城做家政、农忙时回乡种田”的季节性务工模式,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

    为做好规模化劳务输出,进一步扩大“邵阳家嫂”品牌影响力,邵阳市先后与厦门市家政协会、北京到家集团、长沙天鹅到家集团签订劳务输出协议,近2年组织输出家政从业人员3000多人,平均年薪达8万元以上,持续推进“邵阳家嫂”品牌立定邵阳,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接下来,邵阳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特色家政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标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推动“邵阳家嫂”品牌在高端家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返回

    靖州茯苓工:打造老百姓就业增收“茯”地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地处湘西南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种植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堪称“茯”地。近年来,当地通过“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赋能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增收。

    品牌发展助产业

    2019年,80后青年李焕国从广东返乡创业,成立了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人社部门主动上门走访,了解需求,解读政策,支持资金,帮助李焕国的企业快速成长。到2024年,公司已完成订单5000万元,成为了“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的龙头企业。为了鼓励更多在外务工的中药材加工技艺人返乡创业,当地人社部门推出了组团式包抓、面谈式问需、保姆式服务、菜单式解难、闭环式考评“五式工作法”,助力创业人员高效办理相关手续。

    为进一步发挥劳务品牌带动效应,当地人社部门建立健全了“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宣传推介体系。注册“茯苓工”IP、“茯苓工”劳务品牌商标,设计制作“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工服;建立推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宣传阵地;建设“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文化实践基地,设置“VR看靖州”“茯苓文创产品展”等生动有趣、数字化方式向公众传递茯苓的多元应用。

    经过多年发展,每年8万吨茯苓及茯苓面、茯苓茶、茯苓面膜等茯苓制品,从靖州走向全国,占全国茯苓交易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茯苓出口总量的2/3,年综合产值达63.8亿元。

    技能开发强内核

    提高技能含量,是推动劳务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社局通过构建劳务品牌培训体系,积极培养技能带头人,增强人才“造血”功能。

    一是鼓励企业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将集中培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二是积极协调各类培训资源,邀请行业专家、优秀讲师为企业员工授课;三是与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培训效果,培训“会做能教”的茯苓加工人才;四是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茯苓工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技艺切磋、技能展示平台。近3年来,“茯苓技术能手”人数呈2-3倍速度增长,自用或输出特色劳务从业人员每年超800人次。

    为全方位提升茯苓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社局表示,力争到2025年培育“栽培工”“菌类园艺工”“中药炮制工”等相关工种3000人以上。

    规模输出促就业

    依托涵盖菌种选育、种植、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技术推广、健康服务的完整茯苓产业链,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社局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和龙头企业直接吸纳等形式,提高就业定向性。2023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1场次,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宣讲、项目推介、技术指导等服务。并通过搭建直播带岗和零工市场等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建立茯苓产业务工岗位需求基础信息库,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信息收集、人员召集、纠纷化解以及权益维护等“保姆式”延伸服务。

    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输出,“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目前,靖州汇聚了茯苓加工企业29家、专业合作社26家、加工户3200余户、电商企业21家及物流企业4家,带动周边县市6万余人就业,从业人员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朝勇表示,将进一步以“靖州茯苓工”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当地老百姓的就业致富“茯地”。

    返回

    蓝山皮具产业工匠:小箱包“提”起大就业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近年来,蓝山县人社部门充分利用6万余名蓝山人从事皮具箱包行业的特色优势,将“蓝山皮具产业工匠”劳务品牌打造成促进和扩大就业的“加速器”。目前,蓝山县皮具箱包产业相关企业160余家,带动就业超过8万人,人均年收入7万多元。

    立足本地特色,精心培育品牌

    出台系列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实施产业扶持、创业补贴、金融资助等行动,引导在外从事箱包皮具产业的创业人员带资金、带工人返乡“二次创业”。如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专班,创办返乡创业指导服务站,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解答、项目申报、企业开办等相关咨询服务。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创业人员免费提供初期发展基地,采取“菜单式”点题培训、“送学式”普及推广、“联络式”实践跟踪、“交流式”观摩互比等方式,加大培训指导,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近3年来,蓝山县引入返乡创业投资金额达180亿元。

    当地还出台了《蓝山县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对被认定为省级、市级劳务品牌的建设单位分别给予45万元、40万元的建设补贴,用于品牌建设管理、宣传推广、就业服务等工作。

    实施精准培训,壮大人才队伍

    随着蓝山皮具产业的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和技能型人才缺口不断增大,该县人社局多措并举,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建设人才载体。建立以蓝山县职业中专为龙头、6所职业培训学校为核心的职业培训体系,成立“技工培训”“电商直播”2个培训基地,皮具箱包产品设计、工程研究、模具开发3个研究中心。架设人才桥梁。深化与温州大学、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做大做强本地飞翔技校,推行企业委培、校企联培等方式,开设了42个“校企合作”特色班,并指导企业成立“永州星月企业联合培训中心”,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造人才磁场。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引才、以才招才、柔性引才、市场化引才,与中国皮革协会以及全国唯一的皮革皮具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深度合作,引进各类专家人才14名。

    近年来,蓝山县累计吸引、培育皮具箱包设计等专业人才和各类科研人员上万余人。

    擦亮品牌名片,赋能就业市场

    打响劳务品牌,吸纳更多就业者,能让更多人靠着手艺端上稳定的“饭碗”。

    蓝山县人社部门指导品牌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引导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制定服务流程和质量评价指标,开展劳务品牌诚信评价和行业自律,强化市场秩序规范,推动劳务品牌良性发展。鼓励品牌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皮具箱包+文化”融合,将红色文化与舜文化等元素融入品牌LOGO,推进皮具产品个性化、定制化发展。带领品牌巩固提升影响力,常态化举办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蓝山杯”湖南皮具箱包原创设计大赛;开展劳务品牌展示专业论坛、典型人物评选;推荐皮具箱包相关项目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网络直播带货大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大型活动平台展示劳务品牌形象。

    如今,蓝山皮具箱包产业从散到集、从多到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蓝山人“在家出得去、在外站得住、前方能挣钱、后方有保障”,依靠“蓝山皮具产业工匠”劳务品牌在全国留下扎实的足迹和良好的口碑。

    返回